“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与改革研究

2017-11-28 13:53:46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梁 慧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与改革研究

梁 慧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互联网+”理念自提出以来,在工、农、商、建等各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现在各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而“互联网+教育”的尝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慕课、微课堂的出现与推广都是“互联网+教育”的新尝试,这给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教育会发生很多新情况、引起很多新变化。“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变化,教育者应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与探索,努力把握规律,做好体育教学改革。

1 “互联网+”下的高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引发了人类教育的新革命。“互联网+”影响着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平台,拓展了教育教学空间概念。“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改变着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使得传统体育教育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分析“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与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1 慕课成为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新尝试,突破了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增加了学情分析。慕课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范例,教师通过播放在线视频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先了解课程内容,以便于在课堂上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挖掘与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慕课是“互联网+”视角下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1.2 “互联网+”成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直接动力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涵盖社会多领域。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并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一种重要工具,成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直接动力,在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1 变革新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重塑了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诱导教学模式创新。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结合体育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必然。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方面,体育教育属于寓“教”于“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强调实践性,能让学生在这种实践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在协作与创新中完善自身人格,提升自身团队合作能力等。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单纯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获取,而缺少对这种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视,“互联网+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教育状态,丰富了体育教育的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技术作为推动课程创新的直接动力,并无法代替传统课堂所达到的教育效果,而是改善传统课堂,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因此,“互联网+”视角下的体育教学革新,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获取新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体育教育中的实践锻炼与综合运用能力等,从而实现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使自学与教学互补,最终实现高等体育课教学目标,真正达到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对现代体育教学提出的一种新要求,应在改革中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各取其优势,以便收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从而推进体育教学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2.2 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育教学离不开软硬件教学资源的共同作用,体育教学亦是如此。高校体育教学硬件主要包括教材、操场、器材,而软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渠道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集中在运动场上,通常是教师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与动作要领,教师完全主导教学过程,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如今,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要求体育教育教学不再固守在传统模式中,唯有改革才能发展,促使体育教育在传统硬件的基础上增添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在软件方面也新添了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教育运用与推广内容,拓宽了体育教学渠道,实现了体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引领了体育教育改革新趋势。

具体来讲,“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多样化要求做到以下两点:(1)在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教案“导学”部分以在线方式呈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直接传授的直线式教学方式,将其转变为纵横交错的网式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既要符合大纲要求,又要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及人格培养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交流探讨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形成“以传统课堂为主、以在线课堂为辅”的双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可通过判断式提问引导学生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纠正学生体育技能掌握不够准确之处,并督促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总之,“互联网+教育”时代可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2.3 创建“四位一体”教学新平台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已进入“互为师生”的发展阶段,学生、教师、硬件设施、平台运营团队构成了“四位一体”教学新平台,4个方面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协同,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真正的良性循环。而在微观层面,这4种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高校扩招前的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师生间以客观存在的知识为载体建立联系,形成自上而下单向化的师生关系,且教师掌握教学话语权。9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办学规模逐渐加大,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各高校在社会人才需求差异的条件下被迫重新分类,随之对人才培养要求及目的重新定位,教学改革得到高度重视。此时,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开始失去市场,学生主体思想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逐渐形成了互动交流的双向化师生关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同时存在的局面出现,直至“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教学形式的尝试,实现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教师指导相融合的友好局面,师生之间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探讨、研究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师生关系。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的变化,在这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技术,以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催化剂,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从单向化的权威型模式转变为双向化的互动模式,再转变为多元化的友伴模式,这种转变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规律,指导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向多元化转变。

3 结 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互联网+教育”也并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应在体育教学与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融合的基础上,发挥其在体育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建立多元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总之,“互联网+教育”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赋予了体育教学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紧紧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刘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J].青少年体育,2016(12).

[2]刘从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自主-合作-创编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12):126-128.

[3]王昕,刘皓月,李洋.将“互联网+”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3):183-184.

[4]孟欣欣.“互联网+”时代基于O2O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7):115.

G807

A

1674-151X(2017)09-064-02

投稿日期:2017-06-27

梁慧(198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