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017-11-28 13:53:46代宝奇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9期
关键词:营口理工学院队伍

代宝奇

(营口理工学院体育教研部,辽宁 营口 115014)

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代宝奇

(营口理工学院体育教研部,辽宁 营口 115014)

营口理工学院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拓展。为丰富体育课程和课堂,营口理工学院引进了三门球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此运动项目蕴含的体育精神恰好与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的发展需要相契合。

1 三门球运动概述与开展意义

1.1 三门球运动起源

三门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江苏省海安县,当时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差、运动器材缺乏,校领导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与体育协会团队合作开发出了名为“四门大战”的游戏,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不断实践和发展,于1998年1月正式将此运动更名为“三门球”。

三门球与其他球类有所不同,一场比赛在场上同时竞技的有3支队伍,且比赛场地呈圆形,在场上竞技的3支队伍的攻守方随着比赛的推进在发生变化。1支队伍的攻击对象有2个,而防守时不仅要防守自己的球门,也要协助同属防守方的球门。计分方法为加减积分法,进攻一方进球得分,防守的2支队伍则会减去相应分数。最为特殊的是三门球的球形并不是日常看到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是正四棱锥,其4个棱角着地,落地时具有很强的规则性,正是这种特殊的球形将比赛的结果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1.2 三门球运动开展意义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需要面对社会就业和高校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太过复杂和要求较高的运动将一些学生拦在门外,因此技术和精准度都要求不高的三门球成了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放松自己的首选。学生在了解基本规则之后便能够上手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激烈的身体对抗、跑跳等是宣泄情绪的良好手段。在比赛过程中,3支队伍的选手同场竞技,比赛重要的不是分数的多寡,而是在竞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3支队伍的攻防形势随时在变,这就需要队伍内部团结和同为守方队伍之间协作。攻防形势的不断变化正如当今风起云涌的社会,三门球竞技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和依形势迅速做出判断、决策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的运动量远远低于正常身体所需,缺乏锻炼将导致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并出现一系列疾病。三门球对技术要求低、上手快、运动量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运动的可行性

2.1 三门球与其他球类项目的比较

当前,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三门球与这3种运动同属球类运动,几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

2.1.1 共 性 上述3种球类运动与三门球一样,都需要在特定的场地进行比赛;身体的激烈对抗会带来较强的观赏性;都需要团队成员良好的合作;都是围绕一个球进行的比赛;最后比赛的胜负以比分的多少决定;都存在相应的规则。

2.1.2 差异性 三门球与常规球类运动有许多方面的不同,如一般球类运动同场竞技的队伍为2支,三门球则是3支;球场的设计也有别于其他球类为圆形;三门球的球形为正四棱锥,与一般人对球的认知有所不同;大部分球类运动的计分规则为累加制,而三门球的计分规则不仅有加分项也有减分项;球场比赛中,攻守方的互换一般是在2支队伍中出现,而三门球则是1支队伍为攻方,其余2支队伍自动变成守方。

2.2 三门球的项目特点适合在营口理工学院开展

2.2.1 符合营口理工学院的教育指导思想 三门球融合了手球、篮球、橄榄球等多种运动,但又在这些球类的基础上难度有所降低,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学生进行三门球运动,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2.2.2 符合营口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营口理工学院的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素质教育,正与三门球所贯彻的精神理念相契合。在三门球比赛中,因参与的队伍较普通球类队伍多,因此更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独特的攻一守二赛制,使在赛场上的3方都在“敌友”之间切换,突出了营口理工学院携手才能共赢的育人理念。

2.2.3 独特新颖的模式迎合了学生心理 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新

鲜事物都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三门球独特的规则和球形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令其产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三门球的热情。加减计分法让比赛结果充满悬念,使比赛球员更加专注于比赛而不是比分。

2.2.4 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三门球对技术要求低,但要想玩好三门球,灵活、主动、多样是基础,进攻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跑跳、走投等方式,使学生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增强体魄,才能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当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3 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选修课的有利条件

2.3.1 师资力量雄厚 自三门球运动进入高校以来,三门球协会与教育部门十分重视三门球在高校的发展,每年定期组织三门球比赛和技术学习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三门球运动方面的教师和专家,这些专家和教师能够给予高校学生最专业的技术指导,以保证三门球运动在营口理工学院的正常开展。

2.3.2 技术动作简单 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很多学生首先考虑的是难易程度和趣味性,如果难度较高、趣味性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三门球对技术要求低、规则简单,3组对抗极具趣味性,几乎所有类型的学生均可参与,准入门槛低使这项运动更富吸引力。

2.3.3 对场地器材要求低 三门球的运动场地为一个直径33m的圆形,占地面积小,对场地条件要求低且易于规划;三门球购买便利、价格实惠,用材和制作都十分简单。总的来说,三门球是一项易于普及、推广的运动。

2.4 开设三门球选修课有利于三门球运动的发展

在校的大学生为了修满学分顺利取得毕业证,在大学期间都会选修相应的体育课以满足学分要求。在高校开设三门球选修课,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三门球,在上课实践中掌握三门球的技术和规则,从而达到推广三门球的目的。

3 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运动的有效策略

3.1 加大三门球运动宣传力度

三门球作为一项新兴小众的运动,在活动开展初期需要新闻媒体进行有效地宣传,有关的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也应对三门球运动引起重视,积极向各个高校进行推广。高校应在保证娱乐性和易操作性的前提下,对三门球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保证学生在三门球的比赛中有最佳的体验感。教育部门可以大力提倡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进行三门球比赛,这样既促进了同校学生和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对三门球运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3.2 加快高校三门球课堂教学建设

在高校开设三门球选修课时,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三门球比赛中,不应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三门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寓教于乐,耐心讲授规则和动作技巧要领,要让学生发现三门球的乐趣,增强学生之间在三门球运动中的交流,并积极投身到三门球运动中去,成为三门球的受益者,以打稳三门球的群众基础。

3.3 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场地设施

要想推广三门球运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三门球场地的建设。当前,三门球标准场地严重不足,且设施相对匮乏,无法满足三门球运动的正常开展。教育部门应拨出专项资金扶持三门球场地的建设,增加三门球标准场地,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如存在资金困难等问题,可因地制宜,将足球场布置成三门球的临时场地。有了较好的运动场地,学生才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3.4 加强专业教师业务培训

当前三门球的教育资源虽在不断发展,但资源却不能均分到各个高校,导致某些高校体育教师对三门球运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足,使得学生无法准确掌握三门球的要领。为推进三门球运动的发展,对教师进行三门球业务培训势在必行。培训工作可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教育进行授课,这样不仅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使三门球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更广,使更多教师和学生从中获益。

3.5 完善辽宁省三门球竞赛体系

在比赛的促进下,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将会得到提高。辽宁省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完善的竞赛规则,建立合理的竞赛体系,并让专人负责三门球竞赛项目,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风气,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以比赛促进三门球的练习,用练习精进三门球球技,一举两得。

4 结 语

营口理工学院开展三门球运动,在传统的体育课程的开展上有了较大的创新,满足了学生对新体育课程的渴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内而外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使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三门球运动本身是一项多人参与的运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在多个队伍同场竞技时,团队之间的协作变得尤为重要,这一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精神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会起重要作用。根据以上特点,在营口理工学院开设三门球运动是可行的,这也是三门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营口理工学院乃至全国高校开展三门球选修课,对三门球运动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推广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1]严杰,陈武.三门球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研究价值[J].运动,2011(2).

[2]张洁.三门球文化研究[J].运动,2012(12).

[3]孔小军.谈三门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2).

[4]冯健.浅谈三门球运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4).

[5]徐云霞,红卫兵.基于文化视角下放大廊坊门球品牌效应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G849.9

A

1674-151X(2017)09-133-02

投稿日期:2017-06-29

代宝奇(198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营口理工学院队伍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任意门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高分-2卫星营口融合影像
国际太空(2014年10期)2014-07-25 03:50:52
营口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