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成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外界环境的巨变带给中学生一系列的变化,尤以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最为显著。角色意识社会化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要求,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在角色意识社会化的进程中,中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其角色意识社会化的实现,如何科学引导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
关键词 中学生 社会化进程 角色意识 引导
一、中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外界环境的巨变带给中学生一系列的变化,尤以角色意识社会化最为显著。从现状来看,中学生渴望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意愿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生活技能、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等,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而不满足于做一名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实质上反映了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标志着其自然属性减弱和社会属性增强,这一趋势值得我们肯定。但在角色意识社会化进程中,中学生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角色意识社会化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社会认知存在缺陷
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学推崇的是分数挂帅,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久而久之,中学生思维就出现标准化的倾向,且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思维也就越显单一,视角也就越狭隘,凡事易从主观出发,易忽视客观的现实情况,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明显出现问题。一是自我期望值较高。中学生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对未来有较高的憧憬,他们过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既脱离了个人的实际,也脱离了社会现实,大多都希望成为企业家、科学家等社会上层人士,而愿意成为工人、农民等劳动者的少之又少。二是社会认知不准确。时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的文化传播、碰撞交织在一起,导致中学生面临剧烈的价值冲突,价值选择也变得更为困难,更由于中学社会实践的缺乏使得中学生对社会缺乏深入的认知,因而对社会的认识变得十分迷茫,要么感到社会一切都好,一味地去迎合社会,以为这就是社会化;要么就是感到社会阴暗面太多,对社会有一种恐惧感,不愿意接触社会,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
2.社会责任感等社会道德情感发展滞后
市场经济特有的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但一旦缺乏科学引导或过度使用,则又易导致个人中心倾向抬头。从现状来看,中学生通过影视传媒及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感悟到了成功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渴望做一名成功人士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因而其行为的内容虽多样化,但目标却是共同的——成才。由于学习是通向成才最重要的手段,中学生对学习工具性价值的认识较以前更深刻,虽然不一定喜欢学习本身,但他们却不可能不要未来,因而学习上追求“实惠”和短期目标的比率较高,对个人未来的充分关注成为其成才的主要动力。无疑,成才是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但其所理解的成才更多的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着眼点还是个人的前途,注重的是个人的前途。具体来讲,也就是读好书,考上理想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更远大的社会理想就考虑得很少了,这使得中学生包括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社会道德情感发展相对滞后。
3.意志力、耐挫力十分薄弱
在角色意识社会化的驱动下,中学生需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有学习需要,而且有非学习需要,活动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特色。由于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外界环境十分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令中学生不知所措,加之中学生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有的封闭性,教师对其又缺乏有效的引导,使得他们遭受的挫折、失败比以前明显增多。当然,中学生出现挫折、失败是社会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且每一次从挫折、失败中站起实际上标志着中学生的成熟和进步。但问题在于,一旦出现挫折、失败,中学生就会感到失落、沮丧,自信心、自尊心也倍受打击,无助感开始出现,导致其不愿走上社会,显示其意志力、耐挫力十分薄弱。
4.行为的成人化倾向较明显
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加之中学单调的应试教育,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受制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主体性发挥不够,成人化是其角色意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一是吃、穿、住、行成人化。不少中学生模仿较多的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追求讲时髦、高消费、讲排场,感到这样才不落伍,才是真正的社会化。二是人际交往的功利化。中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增强,且具有一定功利的成份,请同学帮忙要送礼,出于个人利益也舍得花钱。三是知识学习的生活化。中学生注重生活技能的学习,比如,学习洗衣、烹饪、缝纫、做饭、装饰等未来生活所必须的实用知识。四是经济意识得到增强。比如上街卖报、代看地摊、帮父母看店,少数中学生则开始了创业。
二、中学生社会化引导对策
透过中学生角色意识变化的新趋向,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学生的价值观已从过去的封闭单一型转向现在的开放多元型,社会化不过是此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价值观才是其角色意识社会化的本质核心所在,因而引导的核心应是中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围绕这一核心采取有效的对策,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中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
对角色的社会认知是社会化的第一步,惟有如此,中学生才能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角色意识社会化才不会出现方向上的偏误,而关键是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前者讲的是“贡献”,后者讲的是“索取”,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单纯强调一点忽视另一点是不科学的,但贡献是前提和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学生看问题考虑个人的因素较多,社会因素考虑较少,其角色意识社会化的出发点出现了错误。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重点则是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间的关系,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有机统一。endprint
2.强化社会实践,使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
从中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应试教育仍有市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中学生习惯于从主观意愿出发,很少考虑外界客观情况;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给中学生认识社会造成了极大困难;从中学生的家庭背景來看,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中学生得到了家长的极大关爱,但也易造成其自我中心的倾向。上述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学生自我、社会认知不准确,而社会实践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会现实的教育活动,它提供了中学生观察、认识、理解、分析、服务社会的极好机会。其一,通过社会实践可让中学生正视社会现实,抛弃其存在的幻想和浪漫,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优劣势,既不为一时的成功所陶醉,也不被一时的失败而吓倒,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二,通过社会实践可让中学生在社会现实中了解人民,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体验社会规范的约束作用,理解它对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意义。其三,通过与社会接触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促进其社会意识的发展;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全面认识社会并产生不良社会现象的“疫苗效应”,提高中学生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与社会的接触,使中学生牢牢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和人民群众之中,实现自身与社会现实的深度融合。
3.弘扬主体性,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社会化与个性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的认知已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实践者,他们能在充分了解社会环境及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观点,因而角色意识社会化离不开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际上,对中学生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留传,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个性化是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实现的必要条件。中学生个性化实现的基础是独立人格的确立,我们要切实维护和加强中学生认识的独立性,鼓励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给其表达思想观点的自由;同时,我们还要强化中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意愿、自我实现,让他们切实感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学生个性化实现的条件是素质提高,中学生的角色实际上也是责任角色,不仅要对个人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不仅需要责任意识,还要具有对个人、社会负责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中学必须将中学生素质的提升摆在首位。
4.着力于群体建设,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协作品质
心理学告诉我们,协作可使中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愉悦,其安全感、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而高层次精神需要的产生又可进一步推动中学生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事实上,协作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能力,它是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群体中,社会规范、社会观念才能对中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或透过别人、群体的反映来表现自己,其能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言行,以适应群体、社会的需要,从而最终实现自身角色社会化。从现状来看,各种社团、团委、学生会等都是中学生协作必须依托的群体,良好的协作群体能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协作的魅力,有利于其协作品质的提升,但前提条件是应建设好这些群体,使它成为对中学生有吸引力的集体。一是确立好群体建设的目标。既要注意群体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又应根据新的情况加以恰当的改变,使之更符合具体的情况。二是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加以贯彻实施,有利于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和规范性行为的强化。三是营造良好的群体风气。营造良好的群体风气有助于提高群体内的向心力,增强群体内每个中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大家成为命运一致的共同体。
5.以活动为载体,丰富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体验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必要触媒,离开了道德情感体验一切都无从谈起。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学生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的同时,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和艰苦磨炼,才能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乐趣,从中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并产生各种社会心理情绪的体验。惟有如此,中学生的情感才能驱使其自觉选择善的行为,承担对社会、集体的责任。中学教育的实践证明,中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应和学习、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在其日常生活和具体事务中,因而我们应在校园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承担责任锻炼自己,然后引导其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让他们获得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另外,教师的榜样示范对中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尤其是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能使中学生对教师怀有依恋仰慕心理,并在教师的教育、感化之下受到感染、感动、感化。当然,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并非一回事,因而在中学生得到道德情感体验的同时,我们应及时加强引导,促使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其一,引导中学生正确认知道德情感,尤其是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情感是好的,什么样的情感是不好的,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二,启发中学生了解自己情感的弱点,引导其预见可能产生的后果,培养他们对消极情感的自我控制力,让其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感。
6.净化环境,营造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不是性本能的产物,而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学已不再是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尤其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使社会各种信息在中学得到快速传播,各种社会思潮、观念在中学荟萃,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易使是非分辨能力本身就不强的中学生角色意识社会化迷失方向。一是不良的社会风气导致中学生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甚至出现个人为中心的倾向;二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环境,甚至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它对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更具有独特的影响,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中学生主观认识与社会现实产生了很大的距离,使得中学生变得更孤独、冷漠。为此,我们应净化社会风气和网络环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中学生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其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