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丽
(1.大连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委婉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马 丽1,2
(1.大连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本研究将从政治历史特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角度,探讨中韩两国委婉语在互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特点,挖掘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文化差异,以期为委婉语的跨文化翻译提供借鉴。
委婉语;翻译;文化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作业,更是不同文化间的移植工程。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朱光潜先生曾在《谈翻译》一文中指出:“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对付。”
委婉语是指用含糊的、令人感到愉快的说法,代替不够尊敬或令人不悦的表达方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厚重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政治历史特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一直以来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委婉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同一性和异质性,还要注意源语与译语的文化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本研究将从政治历史特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角度,探讨中韩两国委婉语在互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特点,挖掘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完善翻译理论,增强译者的理解能力,避免语用失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韩两国虽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从地缘和血缘上都紧密相连,但两国的政治历史特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异。与其他语言现象相比,这些差异在委婉语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记,汉韩委婉语都彰显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1.政治历史特征的差异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封建集权统治之下,按照儒家思想对社会进行了森严的等级划分,正所谓“君臣父子,上下尊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语言表达必然有所顾虑,禁忌颇多,不可直言陈述,只能委婉其辞。政治历史特征对汉语委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名讳、死亡、神灵崇拜和节日吉言等方面。例如,中国封建时代称皇帝为“天子”,认为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不可直呼其名,于是产生了名讳。如秦始皇的父王名子楚,为了避讳,将地名中的“楚”字改为“荆”字;秦始皇名嬴政,“政”与“正”同音,因此秦朝将“政月”的去声改为“正月”的平声。后来,名讳由“国讳”普及到了“家讳”,尊长的名字也要避讳,“家讳”至今在我国某些地区、家族仍留有很深的影响。
2.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死亡委婉语的产生多与道教、佛教这两种影响最大的宗教有关。道教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本土宗教,其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成仙后不仅灵魂常在,而且肉体永生。因此能够“登仙”“成仙”“仙游”“羽化”“登遐”“升遐”是修道之人的理想。后来这些词汇就逐渐演变为称呼修道之人死亡的委婉语。此外,蓬莱、瑶池、道山等地是传说中神仙的居所,也是修道之人向往的仙境,他们向往着死后也能去那里,于是产生了“蓬岛归真”“瑶池添座”“忽返道山”等死亡委婉语。
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改造,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和道教一样,同样忌讳死亡,同样使用委婉语来婉转表达,但委婉的含义却有所不同。佛教中的死亡委婉语大多是印度佛教中佛经词语的音译或意译,后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而被融入汉语中。例如,佛教用语中的“涅槃”,是佛经词语“最高境界”的音译。最高境界是指,经过长期修道,能熄灭一切烦恼,具备一切清净公德。此外,“圆寂”“入寂”“归寂”“灭度”“灭安”是“涅”字的意译。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这些词语逐渐演变为死亡委婉语,成为汉民族的词汇瑰宝。不仅如此,受佛教影响,民间还有一些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也凝聚了佛教的色彩,如“上西天”“见佛祖”等。
3.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韩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敬语的使用方面。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历来崇尚儒家的“中庸”“和谐”价值观,讲究谦恭礼让、含蓄深沉。跟上级和长辈说话时要用敬语,表示恭敬,如“大人”“兄台”“贵姓”“令尊”“府上”“高见”“贵庚”等;用于自己,则要自贬自抑,表示谦虚,如“下官”“晚生”“敝姓”“家父”“寒舍”“愚见”“虚度”等。这些礼貌称呼会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也展现了话者的修养。现代汉语中,“与人恭敬,与己谦卑”的委婉语有所精简,最常用的尊称是“您”。常用的客套话有“您辛苦了”“您多保重”“您太客气了”“您过奖了”“请多多包涵”等,都表现出了汉民族崇尚谦逊、含蓄深沉的民族心理。
4.价值取向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中韩两国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对待“老”和个人隐私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向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老年人普遍受到尊敬和照顾,老年时期是颐养天年的快乐轻松时期。因此社会不忌讳“老”,相关的委婉语就很少。不仅如此,“老”还代表了“聪明智慧、阅历丰富、诚实可靠、稳重成熟”,经常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如“老同志、老干部、老李、老师、老大、老板、老总、老师傅”等。此外,中国人对老者的崇拜和敬重,在成语和俗语中也随处可见,如“老当益壮”“老马识途”“老成持重”“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
5.风俗习惯的差异
委婉语的翻译首先应对源语的文字与文化内涵进行双重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结合译语的语言、文化特点,选取适合的翻译策略,用锤炼过的译语文字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差异,尽量保持委婉色彩、感情色彩和语体的等值,实现源语与译语的最大一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列举分析了汉韩委婉语互译中应该注意的文化因素,没能进一步探讨委婉语的跨文化翻译技巧和策略,相关研究还有待日后继续进行。
[1]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黄巧亮.文化态势与翻译策略选择[J].外语学刊,2016,(1).
[3]党争胜.民俗文化词的翻译问题探微——从《红楼梦》英文版中“压岁钱”等词的翻译谈起[J].外语教学,2015,(1).
[4]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5]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2).
[6]杨仕章.文化关键词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2).
[7]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16,(4).
责任编辑:思 动
CulturalFactorsinEuphemismTranslation
MA Li1,2
(1.Dalia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Dalian 116044,China;2.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Euphemism is not just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popular so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research focus i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uphemism in Chinese-Korean transl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al history features,thinking mode,value orientation,and custom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is studi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of euphemism.
euphemism;translation;culture
2016-12-1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6JYT0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编号:2017lslktyb-065。
马 丽(1983-),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跨文化言语交际研究。
1004—5856(2017)11—0112—04
H315.9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