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喜
(宁夏体育运动学校 宁夏银川 750001)
对跳远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自我认识
马玉喜
(宁夏体育运动学校 宁夏银川 750001)
膝关节是由股骨踝、胫骨踝、髌骨、腓骨组成关节面,内有半月板,外有多个韧带及软组织并组成关节囊,它上下骨杠杆长而周围肌肉少,是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在跳远运动中的损伤占50%以上,从事跳远项目的运动员均有过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伤病史。该文就笔者从事8年跳远的训练经历,以及笔者对膝关节病变、劳损等伤病的切身体会,还有在训练和康复过程中众多指导教练、医师、师长给予的指导和医治,加上自我剖析,对病因病理做了一些研究和论证,同时学习国内体育界专家权威学者专注于跳远运动损伤的理论和实证,撰写该文,与关注跳远运动的学者和运动员有良好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
膝关节 损伤 跳远
该研究试图从运动训练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科学角度对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部分从事跳远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现状、特点、类型及致伤原因进行调查,以及与诊治运动损伤多年的著名医师进行访谈的结果,总结分析,提出康复的措施。
1.1 研究对象
(1)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管理中心的跳远运动员。(2)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的在训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该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通过大量查阅国内跳远运动的资料,收集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创伤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运动损伤、体能训练等方面的文献,在广泛吸收和利用前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归纳、分析、加工、概括。
在有关跳远运动膝关节损伤的文献中,国内外方面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在对跳远损伤的总体研究中涉及膝关节损伤方面的问题;某一项目的膝关节损伤研究;关于膝关节损伤时人体关节和机头力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对膝关节某一损伤类型的研究。
从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可以看出,跳远项目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1.2.2 访谈法
为了了解跳远项目膝关节损伤方面的知识,有针对性地与长期从事跳远项目的教练、运动员、运动创伤医学专家进行面谈,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
(1)访谈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从事跳远项目的欧阳静玲、刘苗苗、徐然、陈鸿杰4名运动员。
(2)访谈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运动训练中心从事跳远项目训练的凌小华、孙永波两位运动员。
(3)访谈从事跳远项目的广东籍指导教练曾华伟、上海籍教练林旭。
(4)访谈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诸多队医。
(5)访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创伤科的主任马精忠医生。
(6)访谈上海市华山医院运动创伤科的主任陈世一医生。
(7)访谈原上海市体工队运动创伤医生先驻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医生赵医生。
我国跳远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高达98.1%,其中轻度损伤占60.29%,中度损伤占37.05%,重度损伤占2.66%,损伤性质多为急性,其次是慢性损伤和急性慢性损伤,在损伤类型中,髌骨劳损占25.37%,半月板损伤占20.9%,内复测韧带损伤占19.4%,膝关节滑囊炎占17.16%,十字韧带损伤占14.18%,外侧副韧带损伤占2.99%。
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部位为不规则软骨损伤,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边缘骨赘形成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这是由于关节内组织受到压缩应力、拉伸应力、切应力和流体静压力,另外还有机械应力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等原因。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膝关节多次反复超负荷刺激后,因细微的结构疲劳与损伤的大量积累,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营养血液供给障碍,关节内维系结构代谢紊乱,各组织细胞疲劳,引起整个膝关节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异常,维持膝关节运动的能力得不到及时补充,产生相应的功能性变,如关节腔积液,附着韧带钙化,增厚等,典型的病例是在膝盖肌腱连接膝盖骨的地方有明显的压痛,也有些患者是在股四头肌连接膝盖骨处有压痛感,偶尔伴有局部肿胀的现象。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讲,运动员经过40~60m甚至更长距离的加速助跑,起跳脚踏板到膝关节屈曲为制动阶段,当运动员完成起跳动作时,起跳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根据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踏跳时地面给人体的垂直作用力占总用力值36.7%,达到自身体重的12~20倍,起跳过程中优秀的运动员,科学合理的起跳扇面角是28°~43°,因此踏跳时膝关节要承受短时间、突然的超负荷冲击,制动时处于半蹲位,膝关节两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关节稳定性相对下降,引起关节中心瞬间改变,影响关节面变量,造成剪切力,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长年训练机体过度疲劳,膝关节使用频繁且得不到有效性恢复等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在专项训练方面,运动员在起跳踏板时,起跳腿做克制性工作,身体重心移动到身体的垂直点,支撑反作用力方向变为向前上方,只有合理的起跳角度才能有高质量的起跳技术,起跳的缓冲过程是膝关节最大弯曲环节,降低了运动惯性力对身体的压力,缓冲了水平速度的制动和起跳的冲击力,完成了能量的合理转化,形成良好的空间身体体位。当助跑速度提高时,起跳落地角增加,膝关节缓冲角度减少,起跳时间减少,身体不能过度后仰,积极攻板,起跳脚在踏板时垂直方向的力最小,作为缓冲和蹬伸的界线,在整个动作完成的过程中,摆动腿的利用率是最高最有效的,起跳的时机应在起跳脚刚接触地面的一瞬间,通过摆动腿的摆动,可以对起跳腿的下压起积极作用,从而可以加大对地面的压力和起跳力量,促进身体重心的前移,避免重心落在后面的错误动作,能使起跳力量更好地通过身体重心。
3.1 结论
(1)长期大运动量或高强度训练引起的膝关节劳损。(2)错误的技术动作引起的膝关节损伤。
3.2 建议
(1)在高兴奋点、高专注度的良好状态下进行专项训练。
(2)在起跳腿无重大伤病时进行专项训练。
(3)运动队具备完善的医疗康复设备和身体放松设备,及时消除疲劳。
(4)运动员应该正确对待伤病,不隐瞒伤情,配合医生治疗,理性修养。
(5)正确认识透明质酸钠的作用,合理使用。
(6)摒弃静力蹲的训练手段,摒弃固定轨迹训练器材,采用橡皮筋360°非正常运动角度训练方式加强膝关节的关节力量。
(7)提高快速起跳能力。
(8)提高水平速度的利用率。
[1]李玉刚.跳远踏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4(2):52-54.
[2]刘生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石宏.关于中等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阶段速度损失问题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1986.
[4]李良标,吕秋平,谭订,等.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2:365.
G823.3
A
2095-2813(2017)01(a)-001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