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军 张惠芳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微”时代下微课发展研究—体育教学的“微”表现
任 军 张惠芳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微课引入我国以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对微课概念的解释有多个版本,但是其核心概念基本一致。微课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发展。微课是一类“课”,而不是微视频,微课虽然小,但应五脏俱全。将来,我国学校微课程的发展与遴选,还需要参加者精益求精,不能简单完成,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与时间浪费,设计真正的有价值意义的微课。
“微”时代 微课 体育教学 综述
“微”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不仅有“细小”“轻微”还有“精巧奥妙”的意思。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这个词逐渐流行起来,此处的微并不是“微不足道”的意思,在当代社会,“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等迅速开始崛起,当前的时代是流媒体高度发达的,被标记上“微时代”标签的时代。“微时代”的发展对互联网的发展带来许多的改变与发展,于此同时它对教育方法手段的改进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拓展空间。当前伴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以及以共享、开放型教育资源平台的高速发展,人类之间的学习交流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也更高效、快捷,与QQ、微信、微博等社会性的交流软件平台一样,微课应时而生。它不但变成学生和教师沟通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而且同时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了基础,对学生的学,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指以10分钟左右的微型视频为主要的载体呈现出老师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展开的简短但结构完整的知识传授过程。它是全新的线上网络课程。微课是传统的教学视频在“微时代”下创新和衍变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当今,微课成了教学的新宠,目前尽管在学校中的应用不多,但是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并且很多学校已经通过微课比赛的方式传达了对微课这一形式的重视,有专家预计,微课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变成最有发展空间的教育现代化技术之一。由此看来,对微课教学新模式进行综述研究同时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将对推动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就微课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微课最先是由美国人LeRoy A.McGrew 教授开发设计的一分钟课程,LeRoy A.McGrew的最初想法是想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和大众了解基础的有机化学知识,但是现成的有机化学理论很长,学习起来也很繁琐,因此,LeRoy A.McGrew想到用60秒的课程,便于在各种场合使用,如舞会、搭乘电梯、公交车等,普及化学基本常识给大众, 他把60秒的课程成三部分进行设计: 概念导入,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实例使用,同时他也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推广自己的理论。但是当前最受大众讨论接受度较高的微课概念来自于美国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 ),他把微课定义为知识脉冲,同时微课也是开发知识的一种实用工具。而实践层面的先驱是美国可汗学院,其实践的成功引发“微课”潮,昭示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非营利的教育性组织,向全球各地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 TED—ED是其开发的全新节目,是其在教育方面新的方法尝试,全球有五亿多人次观看了相关视频, TED—ED不是想建立一个有完整课程体系的线上大学,而是让全球各地的优秀教师有创意的自由编辑微教学视频,从而很好的激发大众自主高效的学习热情。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广东省佛山市胡铁生最先引入了微课的理念,从而开启了我国微课研究之旅,到2016年微课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微课的定义不断演进改变,从一开始的“一个针对某个环节或知识点的新型教学资源”,到“以视频作为主要媒介,讲解某个知识点或围绕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和实践”,再到最近更新的定义“微课是按照情景将知识点向学习者传授的过程、便于学习者学习的线上课程”。但大部分研究偏向于理论、制作方法研究,对微课的实践应用研究较少,目前许多学校的网络课程开发 “重建设轻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资源与精力的浪费,如何提高微课程资源的应用实践方面研究较少。微课的设计诉求就是协助教学实践。
2.2.1 国内对“微课”概念的争鸣
微课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以来,就得到各方的热议,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关注,国内,有众多学者对微课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国研究比较深的学者是胡铁生和李玉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截止当前,对微课的概念界定有许多的说法,没有统一的解释,但是核心的概念是一致的。胡铁生、张一春、焦建利等人对微课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胡铁生将微课定义为:微课又名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它以微型视频为媒介,针对某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在其所写的《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将微课描述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简短的视频为呈现方法,以教与学实践应用为最终目标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在《微课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提到:微课程是一个小课程,不超过600秒,时间短但是功能强大,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同时他也强调“微视频”不是“微课程”,其只有与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学习的材料;张一春对微课的定义是:为了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精心设计,以视频为载体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而笔者认为对“微课”最新的定义是广西师范大学的郑小军老师作出的,他认为微课融合于多种学习方式,以简短精悍的短视频为载体,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学习资源。
2.2.2 国内关于“微课”的特点的研究观点
“微课”自提出以来,对其特点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胡铁生经过对微课的大量实践研究,概括出微课的特征包括:“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使用便利;易于扩充、半结构化”。李玉平研究的重点是微课的呈现方式,他认为微课程时间在5分钟左右,由音乐、字幕、画面几个部分组成。这种简短、生动的视频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学习者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引导思考,便于学习者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达成“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和思考”。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杨辉在《小议微课》中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方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教学时间较短;第二,教学选题小而精;第三,资源容量较小;第四,资源组织模块化。
总结归纳以上多为学者的研究,可以得出微课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其呈现方式的载体是视频;二是微课之“微”。这里的“微”是碎片化,便于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2.3 国内关于“微课”价值的研究现状
佛山教育部门首次向全市教师征集“微课”作品,短短1 个月时间内,就收到近2000份作品,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微课的开发与使用掀起了广东佛山市的淘课热。至此,微课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快速地实现了从小学、中学到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那么微课的魅力到底何在?从微课的出现就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微课价值的探讨。
胡铁生在《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中将“微课”的价值总结为两个方面:其一,相对于教师,微课是改变老的教学模式、评聘教师、教学活动和课后学习总结的珍贵资源,“微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二,对于学生来讲,微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巩固课堂所学。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又从“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上研究“微课”的价值,他认为教师在实践群体中,可以与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师切磋交流,分享实践研究成果,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的吴婵认为“微课”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帮助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展示教师教学风采,让教师有动力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二,让更多的人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第三,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学习新体验;第四,构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加快知识更新和教学水平提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课”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传统教学手段,其更大的价值意义在于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从而达到了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在各种“微”潮下,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步入“微”时代,这种新的教学范式正在加速发展,体育微课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目前体育微课的发展已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以资源库的形式展现出来。
3.1 技能学习“微”时代的到来
我国最早的在线运动技能学习网站是2012年借助MOOC在中国搭建学习平台时架构的,当时只有少数的几个项目加入,关注度并不高。运动技能传授“微”模式发展的加速阶段是2013-2014年,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笔者从知网检索到关于体育微课的研究文章截止2016年有111篇,从发展趋势来看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如表1;
3.2 运动技能学习的“微”时代的表现
运动技能学习的“微”时代主要表现为:以微视频、微课为呈现载体;以信息数字化为技术支撑;以有线或无线网络及各种终端设备为路径;以包括学生在内的全体“微”民为对象,进行便利、高效、低成本的运动技能学习时代。这种“微”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简化到只要一部手机、一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从单个运动技术层面来讲,运动技能学习的“微”时代还可以体现在对某个技术环节、重点、难点的精细化、针对性的视频网络传授。一项运动技术包括多个环节,例如垒球击球技术包括:判断、引棒伸踏、挥击、随挥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动作是连贯的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一下子全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较难记住,动作容易出现许多错误。学生的击球技术学习将面临较大困难。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击球分解成2-3个微课,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学习压力会下降许多。
微课程将在未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微课这种线上的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不过微课的使用与设计开发要做到严谨、科学,不能脱离大众的需求。首先,目前较多的研究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与经验参考尚不多见,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边研究边开发,实践经验不足,容易出现重建设轻应用,微课程做完质量不高,没人看;其次,微课程要根据不同知识类型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符合其特征的视频,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同时,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提升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了解掌握基本的微课设计软件的技术,另外还需避免一窝蜂的开发,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发展角度看,通过微课的制作开发,教师本身就是一次业务的拓展与提升,对知识与技能的一次深度研究。但从其他角度来看,大量名称接近的微课有可能会覆盖掉其它真正设计科学,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视频,将会导致许多优秀资源不易查用。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 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3] 张建列.微课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J].广东科技报,2013(1):1-3.
[4] 龙 镇.微课来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框框[J].广东科技报,2013(2):1-3.
[5]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于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吴 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0):17-18.
[8] 张自云.“微课”:一股悄然集结的教学“微力量”[J].教学新视,2013(8):21-22.
[9] 崔小洛.多媒体制作软件类交互式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10] 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11] 杨 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7(7):24.
On Micro Class Development in the "Micro" Era - The "Micro" Performa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n Jun Zhang Huifang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Jiangsu 225127,China)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 class into our country, many scholars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t. There are many versions of the concept of micro class, but their core concept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Micro class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ode. Micro class is a kind of "class", rather than micro video, although small classes, but should have all necessary content. The future of our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icro selection, need the participants also be excellent, not simply completed micro class, so as to avoid unnecessary waste of resources and time, so we need micro course design with real and valuable significance.
"micro" era micro class Physical Education
G831
A
2096—1839(2017)8—0131—03
1.任 军(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