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7-11-27 11:53韩玉梅
武术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擂台赛技法陕西

周 勇 韩玉梅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陕西红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周 勇 韩玉梅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红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陕西是红拳的发祥地。文章通过对陕西红拳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红拳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提出在教育中传承与发展,在娱乐方面传承与发展,在社会组织中传承与发展等。建议:多培养一些专业的红拳指导员进行授课,授课教师应系统讲解武术动作背后的攻防含义。体育院校招录生源重心要有所转移,应对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也敞开大门,不能仅依靠竞技武术标准招生,要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

陕西红拳 传承 发展

武术是一种集武术套路、格斗、功法三种运动方式为一体的传统武术。红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已经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它起源于周秦,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扎根于三秦故土。其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以撑补为母,勾挂为其能,刁打为法,化身为奇,钻身贴靠,腿法凌厉著称,尽八法之变化。

陕西红拳包括打手对抗、套路运动两类形式和理、势、法、盘四个方面,突出表现了 “八字八法”的内容。[1]

陕西是红拳的发祥地。众人在红拳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红拳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1 红拳的发展现状

1.1 红拳的概念

红拳是发源于陕西省的一个优秀拳种,红拳历经了百年的风雨和沧桑,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钩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攻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之最。[2]

1.2 红拳的发展现状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武术发展历史,武术传承更是源远流长,人民在发展过程中挖掘出武术的强壮身体、护家御敌、修养身心和休闲娱乐等众多功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民间武术的发展武术提供了保障,武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目前,我国国内传统武术面临着传承人缺失的问题。开设有武术项目的健身俱乐部、武馆是少之又少。[3]而且,近些年来,由于跆拳道、双节棍、散打等一些项目的冲击,武术的发展更是令人担忧。

红拳在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发展的状况并不是很理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根据李全海的《陕西关中红拳传承人调查分析及传承对策研究》得出红拳的传播区域不均衡,从传播地域分布来看,从红拳地区分布来看,红拳传承最为兴盛的是西安,咸阳地区次之,宝鸡地区、渭南地区、铜川地区都有传承但相对较少,区域化问题突出。[4]根据翟少红、张洁的《西安市红拳传承人调查分析的研究》一文得出红拳传承最兴旺的是西安市城区莲湖区、碑林区,其他县、区都有传承但相对较少,阎良区与高陵县无传承人区域化问题突出;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50-70岁的年龄段传承人数是最多的;传承人性别分布单一,基本为男性;传承人的习武年限普遍较长,至少都在四五十年以上;师承派别差异较大并且传承的方式也是比较单一的,很多练习者还处于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状态。[5]所以,为了使红拳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顺利的传承,我们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来保护和发展红拳。

2 探索红拳传承的载体

2.1 在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2.1.1 借助高校平台

首先,高校是武术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武术也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必修内容,但是高校学生往往面临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并且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少年二路、初三路、初级剑、24式太极拳以及32式太极拳等为主。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地域性的特点,缺乏吸引力,并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红拳拥有体育的特点和功能。不仅仅追求的是健身养生,并且更看重自卫防身的技击价值。一些调查研究也证实了武术能够吸引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攻防技击价值,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防身自卫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红拳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所以,为了加快传统的武术创新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应根据当前的困境,从课程的设置,训练的目标等各个方面重置武术的课程体系,优化武术教学。教师也要充分调整授课理念和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学习考核,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7]

其次,红拳的地域性优势。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面积,繁衍了为数众多的武术流派,不同的地域特色造成了各流派之间鲜明的流派特点。例如,河南钢筋铁骨的嵩山少林拳、陈家沟刚柔并济的陈氏太极拳、流行在山西的内外三合的形意拳等,各地武术在互相交流中,都保持着各自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要求全国一套拳。[8]

红拳是陕西的地方拳种,我们应抓住高校这一资源优势,并且要大力弘扬和发展陕西红拳,打造出一省一拳,将红拳打造成陕西一大特色拳种。

2.1.2 进军中小学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在教育大纲和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之中就提出中小学阶段增加武术课的教学课时,可是事实上这一要求根本没有得到落实。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我们应该将希望放在他们身上,大力培养青少年这一代新的红拳继承人。我们应依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案。教授他们一些武术的基本姿势,简单的红拳套路,简单的武术器械使用等。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武术操,培养他们学习武术的动机和热情,使他们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针对初中生,则应教授他们一些红拳套路,使他们形成动作的概念,并对他们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强调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是习练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的运用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基础。武术的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内容。腿部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腰部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腰部的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素质;肩部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素质;桩功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素质。只有基本功练好了武术的精髓也会很快掌握。[9]

2.2 在娱乐方面传承发展

2.2.1 效仿广场舞的形式

如今,在全民健身浪潮的引领下,广场舞的发展极其迅速。同样,借鉴广场舞的发展形势,再次掀起全民武术健身浪潮,根据大众健身的特点,根据红拳技法的特点编排出一套符合全民运动的武术操化动作。

所以,红拳研究会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红拳社会指导员,负责指挥管理广场武术的发展。

广场舞属于现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而且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爱好者,同时与音乐相结合,与传统的红拳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将传统的因素与现在的流行娱乐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中传承传统的洪拳,而且红拳作为一种更加合理的锻炼方式,配合上现在的音乐和广场舞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它的时代内涵,让红拳与时俱进,而且会在人们传承的过程中有新发展和新套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红拳以这种形式传承,不仅会增大它的受众面,而且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红拳,使红拳成为人们娱乐和健身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这不仅仅是少数人能够理解的,更应该是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健身方式,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去主动了解它,因为它变成了人们兴趣的一部分,而不需要去再去苦口婆心的强调它的重要性而无人问津。

2.2.2 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

大众传媒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保真度好等特点。在21世纪的大发展下,大众媒体发展迅速,红拳的发展应该借此良机大力宣扬。红拳的发展要打破以往保守的师徒传授模式,开启新兴的传承发展状况。比如,红拳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红拳擂台赛》被评为“最佳技法奖”“最佳拳种奖”;2010年10月受邀参加了央视武林大会精英赛,在五个拳种的较量中,红拳荣获团体第一。

毫无疑问,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通过这个节目让很多人知道了红拳,了解了红拳,武林大会的开播也让红拳得到的很多武术大师和武术爱好者的认可。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这个平台,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拍摄一些红拳题材类的微电影,我们不用花高价去请一些当红明星,而是请一些技法精湛的红拳老拳师去当主角,因为,老拳师们技法精湛,大都从小习练红拳,能够很好地将红拳的精髓展现出来,我们再请一些红拳爱好者去客串一些内容,不仅给他们他们的技术可以得到展现,并且也是给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由此,产生“明星效应”,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武术喜好者练习红拳,从一定程度上让红拳得到了发展。同时在电影中塑造一些鲜明的红拳形象,然后根据这些形象制作一些吉祥物,比如布偶、吊坠、摆件等。将红拳塑造成一种陕西特有的名片。

再者,我们要借着直播平台的发展来弘扬红拳文化,可以预先录制好红拳精彩的套路视频、实战打法视频、以及攻防技击含义的视频 ,也可以直接进行网络直播,现场演示,其效果会更明显,还可以和观众互动交流。

2.2.3 在节日组织编排大型表演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而且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在节日观看和表演节目也是老百姓最开心的事。红拳是一种极具表演性和特色性的节目,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节日期间把陕西红拳慢慢作为一种经常出现和固定在节日表演的节目,会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和好感。把节日中祥和的气氛和红拳结合起来,也会让人们对红拳产生情感,增强人们对红拳的认识,进而红拳就会成为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就像吃粽子和赛龙舟一样,慢慢成为习俗性的一部分。比如:今年过年我有幸参加了神木的元宵节表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以杨家将为题材的武术节目《杨家将雄风》,我在神木,深刻的感受到武术在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表演完节目引起的人们对杨家将文化的兴趣。而且杨家将表演者在事后受到了央视媒体的采访,说明了杨家将节目在节日表演完的那种影响力和效应,而且通过央视媒体,又进一步传播了杨家将文化。红拳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去宣传和发扬自己。

2.3 在社会组织中传承与发展

如果红拳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它一时的流行不可能是持续的,如果有功利性的色彩,就一定有人持续做。传统文化传承不能只靠一种情怀,红拳带有一定的经济性,也符合中国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势在必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团体,但是在社会组织中发展,红拳要保持其本身最根本的气质和精神,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经济价值,我们自身也要有作为红拳传人责任感。

2.3.1 定期组织举办红拳比赛擂台赛

长期的红拳训练需要有人来检验,所以我们必须定期举办红拳交流赛,使得习练者之间可以互相切磋武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为了使红拳的技法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举办红拳擂台赛。红拳技法全面,在实际格斗中主张以轻巧取胜,以撑补为母,勾挂为其能,刁打为法,以身法变化为奇,钻身贴靠,以腿法凌厉著称,尽八法之变化。更有视肩以防守,视胸以防腿,视神知变,闻呼打吸的特色[2]。

武林大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所以,要借着这个苗头继续将红拳的实战打法延续下去。为了迎接第11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2016年的8月20号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内举办了“黄龙杯”第二届青少年红拳大赛暨首届红拳跑拳打手擂台赛,大赛首次增加了红拳跑拳打手擂台赛,目的是继承红拳技法特点,培养青少年敢于拼搏的精神,擂台采用了红拳传统的实战切磋要求,点到为止,以打技法为原则,运用红拳手法、腿法、步法、拿法、摔法等技法特点,是体现武德文化的一种技击方式,虽然在比赛中红拳少年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敢拼敢打的精神,但是因为是初次的擂台赛,几乎没有选手能将红拳的技法通过擂台赛表现出来。所以,在今后的擂台赛中,我们要求选手必须使用红拳技法进行实战对抗,而非普通意义上的跆拳道对抗。因此,在平时的传授过程中要给习练者系统讲授红拳的技法。

2.3.2 大力扶持红拳传习所

红拳的发展与陕西省文化厅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文化厅非遗处给红拳划拨经费,给予了红拳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文化厅和红拳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设立了红拳传承人传习所,这在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中应该是一个创举。传习所为红拳的培育着新一代的红拳后人,所以,我们要继续大力扶持红拳传习所,因为他们是运送红拳新生力的主力舰。在文化厅的支持下,红拳传习所近几年也发展迅速,由最初的几家发展至现在的一百多家,这是一支庞大的推广红拳力量。并且,很多优秀的老拳师都是陕西本地人。这样,传授武术也方便,所以,政府应继续拨款大力扶持传习所的发展,同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助以保证他们的生活富足。

2.3.3 各市县区应成立红拳武术协会

各县区成立武术协会,不仅可以加快红拳的发展,还可以将各县区的红拳爱好者组织起来,拉近爱好者的距离,使他们的技艺得到交流,增进他们的友谊。而且,成立的武协也会是当地红拳健身的重要力量。2017年3月29日上午,西安市长安区武术协会正式成立,为红拳在西安长安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他各市县区也应成立红拳协会,使得各市区系统的红拳发展体系,为陕西武术进入发展快车道添砖加瓦。

3 结论

红拳能够吸引学生的是它的技击价值、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防身自卫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红拳进入高校奠定了基础;将红拳引入中小学以落实国家倡导的武术进校园政策;借鉴广场舞的模式,推广和发展红拳;广泛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拍摄红拳题材类的电影,通过一些直播平台弘扬红拳文化。并制作红拳吉祥物,通过游客将红拳推广出去,推出省外,推向国外;加快红拳产业化进程,定期举办红拳交流赛、擂台赛,大力扶持红拳传习所;加快红拳的节日化进程,节日期间编排大型红拳节目进行推广表演,将红拳发展成为一种节日文化。

4 建议

正是由于很多高校采取的是传统单一的教学套路,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不到武术带来的魅力。所以,建议高校武术教学应转变思路,除传统的教学外,增加一些武术技击实战内容,授课教师应系统讲解武术动作背后的攻防含义;近些年竞技武术占主流,传统武术渐渐失去了市场,而红拳作为传统武术的一部分更有义务和责任去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尽一份力;高校缺乏专业的武术指导教师教练,建议多培养些专业的红拳指导员进行授课;建议多举办红拳擂台赛,将红拳的技击价值通过擂台赛表现出来;体育院校招录生源重心要有所转移,应对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也敞开大门,不能仅依靠竞技武术标准招生,要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

[1]陕西省文化厅.红拳[M].西安: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4.

[2] 何云娜. 初级套路攻防技术研究分析——以初级长拳第三路为例[J]. 运动精品(学术版), 2014(3): 52-54.

[3] 史鹏飞. 对比跆拳道浅析武术的发展状况[J]. 搏击·武术科学, 2013(2):11-13.

[4] 李全海.陕西关中红拳传承人调查分析及传承对策研究[D]. 西安:西安体育学院, 2011.

[5] 翟少红,张 洁.西安市红拳人调查分析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3(7):57-59.

[6]周 勇,杨元鹏.红拳进入陕西省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4(3): 73-75.

[7] 薛世发,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武术学科教育[J].亚太教育,2016(8):198-198.

[8]温 博,王旭景,石牙牙. “文化空间”视野下的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221-225.

[9] 华 桦. 经络学在武术套路基本功中的应用[J]. 湖北体育科技, 2013(4):338-339.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ongquan in Shaanxi

Zhou Yong Han Yum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China)

Hongquan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aanxi is the birthplace of Hongqua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ongquan in Shaanxi, explores the carrier of Hongqu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in entertainment, in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also suggest: to cultivate some professional Hongquan instructors for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s should systematically explain the defense implications of Wushu movements; P.E. &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pen the door to traditional Wushu practitioners in enrolling students, can't only depend on the standards in competitive Wushu, should provide a growing 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Shaanxi Hongqua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G85

A

2096—1839(2017)8—0051—04

1.周 勇(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机理。

猜你喜欢
擂台赛技法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郑州擂台赛纪实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