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转向:“校园足球”的美学改造探索

2017-11-27 08:09陈立春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身心美学

陈立春,刘 丹,2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体育人文社会学

身体转向:“校园足球”的美学改造探索

陈立春1,刘 丹1,2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校园足球”被纳入国家战略的正式组成部分,成为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作为身体参与下的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着身体的转向。运用文献资料法,详细地分析了身体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缺席”走向“出场”再到“登堂入室”的话语表达,阐述了校园足球推行及改革进程中的思想、制度、行为,以及身体意识的自觉与转向。提出身体美学视域下校园足球的美学改造路径:培养身体意识,促进“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聚焦具身化理念,追求“校园足球”的身心统一;尝试美学改造,确立“校园足球”的审美理想。

校园足球;身体;身体转向;身体美学

针对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状况,我国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之后,提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足球以其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赢得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1]。但在运行之中,身心关系成为活动的核心问题之一,以身体作为一种视角来考察,出现了由“缺席”走向“出场”再到“登堂入室”的身体转向。舒斯特曼提出的身体美学已成为一门集身心、知识和行动于一体的实用性学科,其目的是重构身体、培养身体的舒畅与优美,推进更为肉身化的审美,可以有效弥补理论散乱而不成系统、关联性小、理论缺少实用主义方向的缺点。立足于“校园足球”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回归身体自身,从身体出发,在解读“校园足球”政策中考察身体。运用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分析“校园足球”中的“身体”向实用主义的转向,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加以实践,有助于发挥身体美学在“校园足球”的指导价值。

1 身体转向释义: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话语缘起

结合布莱恩・特纳、约翰・奥尼尔、玛丽・道格拉斯等身体美学思想家以及舒斯特曼关于“身体”的相关看法,对作为身体美学逻辑建构起点和中心的身体概念及其基本内涵阐释为“身体即主体”。

1.1 体质之沉重: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缺席” 1985年以来,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每况愈下,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调查分析发现,原因大多为营养过剩、睡眠不足、活动时间较少,学习负担过重,从调查报告中发现,下降幅度最为严重的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耐力素质和反映运动能力的肌肉力量[2]。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校园足球正式启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推进的校园足球,在载体的选择上毫无疑问地把学校作为主要开展场所。

作为身体参与实践下的“校园足球”,无论是其理念,还是其活动内容,身体都在其中。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成绩、升学率,才是更多学校关心的主要目标,出现了目标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效果实际并不明显的状况[3]。这就意味着在最初的校园足球活动中身体“缺席”。现实中,身体由于受限于支配和管理身体的时间,却转化于各种学习等目标角色之间。一旦其他身体角色诉求过多时,作为最基本的身体(肉身)毋庸置疑地会迷失方向。很难与校园足球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所以才会出现学生体质下降,这也致使身体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自我迷失[4]。

1.2 意识之自觉: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出场” 在校园足球开展之前和之初,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中,身体长期处于被贬低、被压制,甚至遗忘的境地。随着政府层面一系列促进校园足球开展的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表明身体开始在意识层面成为学校体育中的阿基米德点。校园足球是以学校为场所,以足球为支点,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创新。

2009年7 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但在机构设置上有要求,而且在足球教学所占学校体育课比例上也有硬性要求。另外,学校要保证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且在校学生每周足球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通知》提出“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5]。可以说既着眼于长期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足球指导思想已达成共识。2013年2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了足球发展的20条意见,包括基础设施、足球选修课程、教练人才、融资、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6]。校园足球走入制度层面,制订并实施校园足球发展方案与规划,合理布局小学、中学、大学定点学校[3]。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足球活动之中,成为中国足球界力争破解足球基础难题的最好方法[7]。

对身体的注意转移到对身体的关注的内涵、客体和主体性的对立,超越自由的政策和制度体现在“一切从身体出发”。这种转移促发了身体意识与行为的自觉。培养一个感性的身体,改善身体及其无意识的驱动力,还可以通过强化,体现身体的自觉性,增强身体的感觉能力。《通知》中的指导思想与《意见》中的具体意见,是为身体正名的开端与突破口,标志着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正式“出场”。

1.3 身体之转向: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登堂入室” 如果之前校园足球的文件与政策推动了的足球改革,那么2015年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将校园足球纳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使“校园足球”实现了“登堂入室”,推动了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对体育强国崛起以及指导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校园足球的定位更为清晰,并做出了如下顶层设计:1)发挥足球育人功能;2)推进校园足球普及;3)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4)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5)扩充师资队伍[9]。《方案》打破了体育与体育产业的二元认知界限,满足了足球改革和社会关注的规则,校园足球工作领域具体的“顶层设计”注重落实到青少年足球普及与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层面[10]。明确提出“发挥足球育人功能”“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这使得校园足球发展的视野更加清晰。这些文件的出台无疑对校园足球的实施起到强力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振兴足球已被提升到与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制高点密切相关[11]。2015年7月22日,与《方案》相配套的《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布。通过校园足球总体布局,在2020年之前建成足球特色学校2万所,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竞赛体系,建立青训练中心,拓展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等方式[12],以此来加速校园足球的发展。这2个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预示着青少年校园足球将迎来发展的高潮和至高点[13],不仅加速身体在校园足球中的全面登场,而且也将开辟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局面,拓宽其可持续发展空间。

2 身体美学视域下的“校园足球”探析

在审美过程当中,身体的释义更为主要地呈现在:1)提供感官感受和表象;2)提供从身体内部的美感经验,是一种高标准的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增强了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感,一种缓慢的味觉,更深的呼吸,颤抖感进入脊椎新的部分时所产生的激动等。舒斯特曼认为:身体是被忽视的审美逻辑。在鲍姆嘉通继承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传统中,身体仅仅看作是一种机器,它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照顾的对象,而舒斯特曼在承认身体的感觉能力时,所要做的是使美学回归生活的身体:身体的自我关注上升到美学的主题。这种诉求显然是合乎逻辑的:作为对感性活动的承诺,身体没有理由不去关心自己,因为身体美学必须实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主体作用将表现为个人的审美体验。

2.1 培养身体意识,促进“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3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加快校园足球的发展和普及,更重要的动力是“强国强种”的需要[14]。关乎身体的存在是身体美学的起点与终点,校园足球活动是通过对自身存在的身体(肉身)感知,体验情绪的运动。因此,校园足球活动需要一个健康的肉身,用以感知世界的美好[4]。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校园足球在增加体质健康上显示了其余项目无法相比的优势。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校园足球活动可以增进骨骼生长、提高骨密度和骨骼的抵抗力、增长身高、增进心肺功能,提高抗病力;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优秀心理品质等。在对青少年的体重、身高和体质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在排除青少年足球选材要素,经常参与足球训练的青少年要明显优于普通的青少年。由此可见,校园足球的最核心价值是有效增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13]。以身体体验和身体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为中心的身体美学研究将自然成为终极目标和归宿。将缺席状态的身体从意识的遮蔽和压制中解放出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身体、身体经验及身体意识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的基础性价值与意义。

舒斯特曼梳理了2条目的性较强的身体意识培养路径。1)改善身体的“肉身”(身体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健全和健康的身体。2)身心统一,再建身心平衡,增添愉悦体验。在各种体育锻炼方法中,要更加倾向身心和谐。除此之外,更要关注使我们成为我们“自身”的身体习惯。身体的自发行为,包括情感、思想、行动和欲望,使我们成为习惯。杜威做了2点清晰的诠释:1)身体习惯对有效的自愿行动是怎么必不可少的;2)我们的身体习惯对我们的意志有很大的破坏力[15]。身体审美内省的重要价值是更好的身体美学反思自我利用不依赖于艰苦的行为和轻松的脾气,依靠缓慢的动作仔细和冷静的观察。我们的精神和精神体验都深深地扎根于生物的和人类经验的身体行为,而在身体反省与意识控制的“身心”哲学中,艺术本身就是习惯的集合。校园足球活动要更为关注身心平衡的重建与愉悦体验的增加。当传统的身体观念和枷锁的束缚被打破时,身体的愉悦性得到了多样性,可是福柯对“物质现实和身体愉悦的力量”过于强调,使身体美学转向另一个方向。研究还表明,如果现有的刺激是非常强的,那么阈值的另一个刺激将升高。换言之,引起有机体的最小刺激量的阈限被提高,可以致使身体愉悦的快感缺乏,加大了身体愉悦的获取难度。在校园足球的传球、射门、跑位等活动中都能产生强大力量和兴奋的各种愉悦体验,这种通过身体意识培养来训练我们的身体感知的目标,便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所提出的。

为正确地把握校园足球的方向和保障其长期健康地发展,必然要注重身体意识和身体习惯的培养路径的实践应用。新一轮校园足球运动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能的形成,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动力机制,一个新的系统来促进系统的发展。形成新的动力机制要“以学生都喜欢上足球课为标志”;要“以学生都喜欢参加足球竞赛为标志”;要“以校长和家长都支持学生练足球为标志”。因此,以3个标志为工作重点和目标,我们才能动态、健康、持久地发展好校园足球[16]。

2.2 聚焦具身化理念,追求“校园足球”的身心统一 校园足球在遵守国家发展足球改革的主旨、明确教育价值取向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去做好校园足球的各项内容。更要做好足球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实现顶层设计与实施的有机统一[17]。可见,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身体既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隐喻,也是一种社会建构,具有身心统一的特征[18]。身体美学不仅强调身体本身的有机统一性,以及身体与外在环境的融合,而且其所倡导的身体实践策略也拒绝身心二元论。这是因为其将促进身心的有效和谐,促进身心统一作为主要改进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在规范化的身体训练活动中,身心统一体紧密结合着审美、伦理、社会的各种维度目标。

身体作为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范畴,包含了信念、态度、行为和价值。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当身体作为主体来认知、体验足球运动项目时,其认知范畴是有生命的、具身的、身心统一的身体。胡塞尔首先承认身体是心灵的基础,海德格尔则是在完全经验的层面上统一了身心关系。梅洛・庞蒂强调人的主体性必须由身体来体现,从身体主观体验视角来找寻知觉主体与被知觉世界之间的逻辑关系,人的认知必须向身体回归。身体确定是界于自在物质和纯粹意识之间的一条通道。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主体世界处在身体有能力达到、适应和把握的范围内,当作为主体的身体所产生的具体足球运动行为和切身“校园足球”运动体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统一之中时,身体的存在则与主体所处的环境构成了主体的现实性,身体因此也成为主体参与“校园足球”活动认知的核心部分之一[18]。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认知来源在于“运动系统和知觉等身体活动,在塑成认知基本概念、颜色、空间关系以及时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直接源于人类无意识的身体活动”[19]。在身体之下的运动能力和技能、主体情绪与态度、文化传统、审美能力等成为“在世存在”的可能[20]。身体在认知过程中起着身份意识的建构,身体的自主网络构成了嵌入世界过程的自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耦合的基本规范,身体的建构就像营养物质,对于认知的意义是构成性的[18]。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参与者对于身体、足球技能和身体流动所拥有的一致、认同、力量、快乐、勇气和英雄主义的感觉具体是指什么?“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如何通过不同的定位和运动方式构成一个独特的足球体验世界的?相应地,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主体参与足球认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身性”身体有别于传统“身心二元分离”认知哲学和社会体制中的“他者”。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具有3个基本特征:1)客观世界的表象生成与身体所参与的“校园足球”活动密切相关,身体所参与的“校园足球”活动影响着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知觉感受;2)身体积极参与“校园足球”的认知过程,影响主体的情绪、态度、判断和思维等心智过程;3)主体对“校园足球”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依赖于身体的不同倾向[18]。

发挥具身化理念的价值,体现校园足球“身心育人”之道。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足球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通过足球培养身体、心智、人格完整的人[17]。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为确保“校园足球”过程中知识传播的最大合理化、效益化,往往把具有碎片化和流变性的身体作为形塑和管制的对象。在足球技术动作评判中对球感、运球、踢球、体能以及比赛能力5个维度进行评定。比如在“传球”这个开放性技能评定中,通过因子分析将各项指标进行聚类,考核学生在传球运动技能上的整体学习效果,以及接球、传球意识评价效果、传球稳定性的效果[21],以期达到标准化、统一化的足球运动技术动作要求。由此便染浸了标准化、效率化的足球教学已经逐步褪变为“重心抑身”的控制之学、技术之学。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过分注重“无身”的教育背后必定是所固有的生活体验、丰富的情感的悄然隐匿,这将使得受教者的活泼生命黯然失色。

身体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指出:“把人的存在确定为作为身体的存在,身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对象,而是见者和能见者、被触摸者和触摸者之间的有机统一。身体在审美中是主客体同一现象,既有逾越,又有内涵。身体是能感受疼痛和能进行观看的主观存在,是一个‘神性与物性’、‘灵与肉’、‘身心合一’相统一的存在。”因此,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对足球技术动作的“重心抑身”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对青少年进行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新一轮的“校园足球”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性运动实践活动,更应该在身心全面发展的视角上对青少年进行培养和训练。比如,从“基本动作、身体素质、传接球动作的规范与应用”等身体外在指标进行教学和训练时,内在体验感知体系,诸如对校园足球的“意志力、团队凝聚力和体育精神等的考核,从内外指标双重唯度构建“身心合一”的具身性“校园足球”运动体验,使青少年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从而激发“校园足球”活动中的本源性动力,促进青少年对足球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18]。因此,校园足球发展应紧密联系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把握具身化理念,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22]。

2.3 尝试美学改造,确立“校园足球”的审美理想 校园足球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人的审美关系直接表露出来的审美价值所蕴含的符号价值和精神价值。研究目标的转向以有机体的审美经验为中心,以身体活动为依托,从校园足球中获得直接的运动体验出发,注重主、客体的审美体验,探索审美的内在规律,从而回归到参与者与学校环境、身体与校园足球实践,相互适应的层面上[23]。这个过程消解了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突破了非功利性审美静观论,是身体美学改造在校园足球中的有效尝试。这也将引领“校园足球”文化、彰显其审美价值,实现其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都是从长期的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都带有时代特点。校园足球的审美理想是关于足球运动的蓝图,是进行足球审美创造的条件,渗透于足球审美感受之中,主导审美意识,决定着这个时代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方向[24]。聚集在体育活动中的审美意识,去创造体育艺术,集中表现审美。校园足球作为我国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决策,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学校体育质量,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足球应该立足实际,明确其教育意蕴,做好顶层设计与现实操作指导性的有机结合,健全校园足球实施指导规范内容体系,促进校园足球的“生活化”等[17]。

美育,通过美的事物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熏陶崇高的情操,塑造杰出的人格结构,启发智慧的教育活动。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境界、涵盖面极宽的精神情感教育。美育在人类教育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审美以促进人格塑造,则在各个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方案》和《实施意见》,都将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确定为“育人”。正如身体美学中,对身体的自我完善和身体的呵护,即在感知、知识、德性、健康和人格等方面升华。可见,脱离学校教育、学校体育,不是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本义。所以,青少年校园足球应遵循教育方针、原则、规律,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教育目标和教育思想;应遵循体育教育教学原则、规律,服务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学校体育目标,以“足球育人”为核心价值目标。充分阐明对审美经验的固有性质,由此提示身体的转向与美学改造的关系。它不是感性的强化,而是情感向启蒙、纪律和训练方向的引导。这不仅是对感性经验的记忆的改变,而且应该是一个清晰的机制背后的感性经验的变化,也就是反思审美生活的意义与生存,培养“健康人”。所谓“健康”,包括外在形体的美、精神美、人格美、以及美的总体局面,是生命活力和健康和谐的美,也是个性化的生命表达[25]。校园足球活动的美学改造,要回归感性的美学价值,不断提高校园足球活动中的审美意识,追求足球教育过程中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充分挖掘情感力量,不断提高生活态度和精神价值,使个体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自我的征服和健康的快乐,享受美的体验,真正理解“健康第一”的含义,进而使健康生命绽放光彩。

青少年校园足球本质上是体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其育人的价值更要上升到较之足球技战术本身更高的高度。事实上,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向着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并且青少年校园足球自身的价值在于增强体质、培养完善人格,团结协作、理性克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青少年校园足球重在立德树人、贵在育人[13]。

3 结 语

身体虽然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缺席”,但随后的“出场”与“登堂入室”,是身体意识的自觉和身体的转向。随着足球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校园足球活动的不断发展,从身体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人们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的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有利于体现身体意义的信念、态度、行为和价值。身体美学对校园足球活动的指导价值与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校园足球”活动中,体验足球运动项目时,追求身心统一,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不断更新与深化。

[1]陈立春,卢秉旭.中国体育与文化自觉[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1):43-46.

[2]刘茂辉.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5):114-118.

[3]马逢伯.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34(4):95-98.

[4]王峰.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自觉的窥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3):29-32.

[5]腾讯体育.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EB/OL].http://sports.qq.com/a/20090729/000447. htm,2017-01-28.

[6]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sport.gov.cn/n315/n331/ n403/n14812/c785073/content.html,2017-01-28.

[7]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5,22(2):5-11.

[8]张兴梅.“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8-9.

[9]《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5-03-17(6).

[10]黄璐.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的国家战略思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2):34-37.

[11]张华影.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30(1):96-100.

[12]梁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50-153.

[13]喻坚.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真义[J].体育学刊,2016,23(6):93-97.

[14]Richard Shusterman.Thinking through the body, educating for the Humanities: A Ples for Somaesthetics[J].JAesth Edu,2006,40(1):19.

[15]陈立春.身体意识:基于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5):31-34.

[16]毛振明.校园足球实施一年来的成绩、经验与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3):6-9.

[17]娄方平.校园足球实践发展审视:现象、成因与治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3):96-100.

[18]张继生.身体、情境、认知:武术教学的具身性及其哲学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68-70.

[19]ROTELLAKN,RICHESON J A.Body of guilt: Using embodied cognition to mitigate backlash to reminders of personal and in group wrong doing [J].J Exp Soc Psychol, 2015,49(3):643-650.

[20]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29-35.

[21]陈立春.“校园足球”传球教学风险防控路径研究——基于开放式运动技能的传球教学实证分析[J].运动,2016(11):57-58.

[22]刘世宏,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13-118.

[23]俞鹏飞,周学荣.审美经验——杜威实用主义美学视域下的体育美学探析[J].体育科学,2016,36(5):85-90.

[24]陈立春.体育的审美理想:基于游戏理论的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6):17-19.

[25]林陶.身体感性论与体育教师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6):645-650.

Body Turning: to Explor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CHEN Li-chun1, LIU Dan1,2
(1.Boda Colleg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Jilin China;2.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China)

“Campus football” included in the formal part of national strategy,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sports, which strengthen young students’ physique and promote the health of body and mind. As a bod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there is a body turning.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ody “absence” in the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to“play” to “become” discourse express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ampus football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ideas, system, behavior, and body awareness and Turing. Proposed aesthetic horizon, body aesthetics transformation path: the campus football training body consciousnes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Focus embodied concept, the pursui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the unity of body and mind;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rying to “campus football” aesthetic ideal.

campus football; body; body turning; physical aesthetic

G802

A

1004 - 7662(2017 )04- 0001- 06

2017-02-18

2017年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校园足球的身体转向与美学改造”;2017年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校园足球运动技能评价标准与实证研究”。通信作者:刘丹。

陈立春,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身心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给身心降个温
“妆”饰美学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