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光
健美操与举重课程复合式教学理论探析
朱宇光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健美操与举重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组创新,以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体育院校健美操与举重课程的复合式教学理论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针对健美操与举重课程教学中呈现的问题与“共融”进行深入探讨,得出结论:复合式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又优化了健美操教学资源,符合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需求。
举重;健美操;复合式教学;对比分析
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创新发展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合理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学生要改善身体状态,增强体质,因而本研究提出了复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拓宽健美操专业教学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健美操与举重课程教学资源的互补作用,凸显健美操和举重课程复合式课程教学体系的优越性。
1.1 复合式教学的内涵
复合式教学从属于教育学体系范畴,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也是教育学科门类的一种创新与体验。复合式教学方法的来源更具有实际意义,正如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教师与学生相对较少的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同一教室、同一课时,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讲课[1]。在同一教学环境下,教师要针对不同天赋、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要求进行差异性教学,显然构成了复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现如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复合式教学展现出其特别的功用,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种类较多,在锻炼的过程中有异同点也有相同之处。然而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又是相互影响的,任何运动项目之间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耐力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互相作用。本研究针对健美操与举重两个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复合式教学实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两个项目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为基本内容使之融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2]。复合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施灵活性的教学引导同时加之辅助练习,使其快速高效掌握运动技能,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2 复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教育学基础。复合式教学作为教学理论中的又一创新成果,不是表面上的课程教学简单而又直接的组合在一起,而是为适应社会变革与环境的变化,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想指导之下,根据人才需求理论和学科特征,将相近或相关专业教学联系在一起,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评价等进行的系统管理和控制,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挑战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第二,体育学基础。复合式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领悟水平等基本状况进行分组教学、分目标教学、分项目教学,进行目标管理和标准化评价机制。复合式教学的特点就是灵活、自由、积极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能得到高效而充分的体现[3]。
通过复合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在运动时学生注意力集中,专注而不怕干扰,迅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复合式体育教学能够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体质发育的特点以及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在终身体育视角下复合式教学对学生运动意识、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本研究的初衷。
当前新形势下体育健身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全民健身运动以各大高校为基础逐步开展起来,在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因而高校依据社会反映现象逐渐对健美操课程的高度重视。依据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从属于力量型,显然和举重项目不谋而合,但是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健美操与举重课程依然存有共融之处。从健美操与举重运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分析研究,明确两者教学的着重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共融”之一:力量要求方面。举重项目的特点是以发展学生身量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特定的方式方法举起重物的运动项目。健美操运动的特点是用专门的技术动作、方法和练习手段使用各种器械,以达到塑造体形、增强肌肉形态、陶冶情操以及优化体质的运动目标。可见,在健美操与举重教学中发展身体力量是共同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着重注意的是举重运动是发展绝对力量,以举起更大重量为目的,而健美操运动同样安排力量性练习,但是发展相对力量,挺举、抓举、硬拉等都要适量。
第三,“共融”之三:学生的运动层级方面。健美操教学时着重强调力量的合理使用,健美操的学生锻炼一般分为高、中、初级三个层次,初级学生进行健美操锻炼时注重合理用力,保持正确的身体动作姿态,预防身体伤害事故,着力发展肌肉,保持肌肉形态美。因而,在教学时适当引入举重方面的教学方法,即恰当用力、动作正确、预防为主。同时在健美操教学中引入举重项目上的基本动作:挺举。挺举动作是合理使用力量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时候用力、用多大力量、什么时候提高用力效果。指导学生健美操锻炼时,加入举重方面科学的锻炼方法,准确控制好省力与费力的关系,如此学生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意识就会加强,使得锻炼效果更为显著。
第四,“共融”之四:体重分级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健美操与举重课程没有把体重的级别进行明确区分,教师一般采取不分体重级别的混合制形式。在体重分级方面举重方面的考核通过参考一下学生挺举或抓举,进而与本人体重相比较。因而,健美操学生可以按照举重的测定方法对健美操运动的肌肉形态、力量水平进行分级,如引入举重方面的(杠铃、哑铃、拉力器等)卧推、立位屈臂、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辅助动作来测定健美操要求的胸大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腰肌、腹肌等部分肌肉,并与体重相比较,或是重量与体重之比、体重加或减所举重量来进行分级。在举重方面中、高级运动员的分级可以反过来应用健美操动作的展示来评定成绩或锻炼效果。
3.1 结论
其一,以体育院校健美操与举重课程复合式教学实践为基础,涉及到健美操接受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借鉴以举重项目训练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通过“复合式教学模式”拉近了“接受性教学模式”与“主体性教学模式”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改革服务。其二,复合式教学是通过拓宽专业教学口径,构建健美操和举重课程“复合专项”的教学体系,以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在健美操与举重课程教学中找到“共融”,克服由于专业项目划分过细而导致的学生专业知识面过窄的弊端,精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设置。
3.2 建议
第一,充分利用复合式教学法的优越性。通过“相同项群、复合专项”复合式教学模型,达到培养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对本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确立复合式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将人才培养目标由的“专才型”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化。
第三,构建健美操与举重专项多元化的复合性课程结构体系。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增加身体肌肉围度,改善形体,发展力量。融合健美操与举重项目的特点,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举重理论知识融入健美操训练之中,健美操实践经验在举重训练中也得到体现。
[1]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85-102.
[2] 周恩慧.英国牛津大学复合式课程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15-17.
[3] 梁妙元,印敏等.复合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4):158-159.
Discussion on the Combined Teaching Theory of Aerobics and Weightlifting
Zhu Yuguang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compare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rebuilds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system of aerobics and weightlift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systematic comparison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integration” in the combined teaching of the 2 sport courses: the combined teaching mode enhances teaching efficiency as well as optimizes aerobic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meet the needs and demands of sport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weightlifting; aerobics; combined teaching; comparison analysis
朱宇光(1982-),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武汉工商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 430000 Public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Wuh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430000, Hubei,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7)08-0057-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