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烟台四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以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关注。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了解 传承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类别: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项目名称: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SZ3041。
【中图分类号】G64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13-01
为了解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情况,笔者以课题为依托,开展了调研工作。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是以烟台四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大学生为对象。线下问卷600份,线上问卷1235份。问卷包括34道题,其中3道多选题,30道單选题,1道问答题。
二、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1.设计问卷
问卷的思路按照课题的要点,进行倒推式思维。问题来源于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该书难易程度适中。
2.发放问卷
调查涉及四个年级(16:13:8:1),涵盖文、理、工(2.7:1.79:1),男生占58%,女生占42%。
在烟台大学内,利用校公选课进行发放。另外三所高校采取线上问卷的形式。线上、线下问卷的有效率均达到95%以上。
三、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你了解多少?很了解 51.88%
你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喜欢58.58%
从中反映出多数学生喜欢和愿意学习传统文化。
2.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等,其次是课堂和父母等。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题的正确率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要吃什么 20.9%
“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 57.4%
古代中国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51.6%
从中看出,对于基本知识学生大都了解,如“青梅竹马”的来源,正确率为57.4%。如对于晦涩的知识,如“小年夜的食物”,正确率为20.9%。
4.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氛围淡薄的分析
传统文化教育缺少的原因 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氛围39.3%
阻碍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因素 文化大革命68.8%
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淡薄的原因 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落后,更不上潮流52%
从中看出,对于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很关切,但对传统文化有无奈之感。
5.大学生如何看待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哪种方法最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 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34.9%
是否应该开设国学课程 非常有必要45.9%
学校是否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比较重视45.2%
从中看出,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对传统文化比较重视。45.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国学课程。
三、分析
通过分析,大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足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观认同感缺失
第一,内心不认同传统文化。第二,由于忙于考证和找工作,大学生不能拿出时间学习传统文化。
2.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首先,传统道德素质弱化,传统文化的道德与情怀,已不为大学生接纳。其次,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出现了知识掌握不足的现象。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
第一,传统文化与自身发展没紧密结合,兴趣无法转为行动。第二,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影响力较弱。第三,专业教师力量缺乏,课程开设较少。
四、建议
1.尊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着重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服务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让他们养成一种主动、积极、自为的生活态度”[1]。
2.创建校园和谐氛围
开展相关活动,打造校园环境。使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其魅力。另外,安排专业老师加以指导,将其引向正确方向。
3.加强大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研习和诵读。
大学阶段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实施以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其人格养成的关键基础。”通过研习诵读经典,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人生,构建正确生活方式。
4.营造家庭传统文化氛围
重视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2]
参考文献:
[1]《试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7期,第119页
[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
作者简介:
李芳,出生年月:1979年9月,性别:女,籍贯:山东莱芜,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