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

2017-11-26 21:36李文涛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李文涛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正视新媒体及其技术的优势并正确加以使用,对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移动互联网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建立在多种发达的现代通信设备基础之上。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在各自方便的时间,立足更加多元的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新媒体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当前,手机和移动PC等移动设备加速实现了信息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助推新媒体在较短时间内打破广播、电视和纸媒等传统传播方式的垄断地位。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重大机遇,探索和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助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

1.时效性。伴随着微博和微信等新型社交软件的普及,其信息传播速度快及时效性强的优势得以顺利体现,过往新闻和信息传播迟滞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新媒体借助多种通信设备在信息传播中凸显的高效,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全新重要载体的基本特征。

2.交互性。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及促进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微博和微信的出现,使得信息突破之前点对点的传播模式。网民间的资讯分享和互动,进一步加快信息的流动。微博和微信等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延伸为交流各自观点的平台,这既为拓展接受信息的人群创造了条件,又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多元性。网络空间赋予了使用者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之际,也存在偏激的表达和不理性的语言,而其与新媒体的多元参与和高度的包容性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入新媒体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急需关注网络言论的积极性,并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多样化网络空间传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面对其极强的兼容性,要正确利用其优势,从庞大的信息中正确筛选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引导先进思想和正面信息的传播。

二、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1.载体功能。新媒体能够承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附着于教育载体才能传播,得以呈现,进而被教育客体感知和接受,并对其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主客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发挥作用,并以此为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交流,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2.传导功能。新媒体能够承担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传导功能是基于载体功能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传递给客体。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教育主客体的紧密联系提供了空间,教育主客体可以在此空间内进行教育内容和信息的互动,以完成教育任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已出现教育主体通过手机等新媒体载体,利用信息推送等形式,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模式,这成为新形势下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崭新探索。

3.中介功能。教育主客体将通过新媒体发生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增强受教育对象的自主性,鼓励其进行自我教育。新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快地传递给受众,还有助于教育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形成。新媒体技术的恰当使用,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好地传播,并为受众接受,其作为符合大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特点的传播载体特质,有利于教育效果的强化。

三、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暴露的问题

1.利用率不高。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兴起后,已日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该趋势,没有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在教育主客体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当前,新媒体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的频率相对而言显得较低,教育主客体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接受和运用新媒体。对此,教育主体应主动作为,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日渐突出的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在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互动性不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大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100%,更有甚者8.51%的学生除了睡觉外几乎都在玩手机。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仍限于课堂时间,师生间利用新媒体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难以实现即时交流。在学生群体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师生间却未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其开展交流互动,导致学生的业余时间被网上购物、游戏小说和影视剧等占领。由此,极易导致师生间陌生感的加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控制力较弱。教育主体仍未能主动拥抱新媒体技术,未主动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作用,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教育主体不能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直接造成教育主体开展教学时的力不从心。在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制约相关载体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开放性,新媒体有可能传播部分虚假甚至恶性的信息,进而扰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网络作为多元思想、异域文化和不同观念的聚集地,已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锋的前沿。如果在意识形态等领域和网络等空间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不能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的勘正,就难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四、南京工业大学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的相关实践endprint

为了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南京工业大学着力构建校报、电视台、新闻网、手机报、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多位一体、联动传播、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宣传格局,发挥细“搜集”、勤“发声”、敢“亮见”、多“搭台”的作用,坚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网络上传播好声音、汇聚正能量,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

1.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视角、全融合、全贴近”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擢升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视角”就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元融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融合”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任务融合、与社会人才需求融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目标融合,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贴近”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学生身心特征、贴近学生成长规律、贴近学生发展需求,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青年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成长规律,全面实施学生“分级管理与分类引导”制度,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针对性和鲜活度。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学校深入开展网上党建和团建工作,对思想引领进行“整体性设计、零件式嵌入”,党课、团课资源库和各类小微型的线上主题活动等网络工作项目较好地适应了青年的思维习惯,单次课程视频最高获得了1.6万次点击量。此外,青年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建设,不仅让党的旗帜与团的声音活跃在网络阵地,而且加强对青年思想动态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发挥互联网工作理念和手段的积极作用。

3.强化学生权益服务的时效性。关注校园弱势群体,推动勤工助学岗位的技能培训。瞄准学生群体最关注的成长、成才、学习和就业等问题,学校及时推出了本校版本的“青年之声”平台。平台包含了面向广大学生的权益维护和团学工作测评两个板块,24小时在线受理维权,确保每个个案都能落地、能追踪、能评估;也瞄准学业困难、思想困扰群体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板块,实时推送问题到指定导师的手机客户端,快速、便捷、高效。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构建了师生共同的生活圈和价值链。

4.加强各类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实践育人成效的评价需要准确的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学校借助社会化专业力量,共同设计、打造包含电脑端和手机端的PU平台,实时记载大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积累具体数据信息。学校利用数据,定期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分析,抓取常规活动项目及核心精品项目的参与频次及受众评价,适时出台《全校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意见》及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办法,及时补齐短板,凝练特色。对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社会实践和任职技能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等维度对学生能力结构发展提供分析与参考。

在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争创“一流学科”的关键时期,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释放新媒体的技术红利,充分融入育人体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動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深度服务青年、服务高等教育发展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载体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6.

[2]孙会云.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5):65-67.

本文为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编号:SZ20170329)的结题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