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晶+陈晓霞
摘要:本研究在两年慕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慕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刷课”行为和突击学习行为;奖励机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行为;同时还有考试作弊,监管困难或监管无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开发监测系统,细化课程环节,完善考评体系,加大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慕课;效能分析
一、研究问题
随着信息化发展,慕课浪潮日益汹涌。“慕课”是英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意为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是一次技术驱动的教学革命。与过去红极一时的网校相比,慕课的规模更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更强。有人预测慕课将打破教育的围墙,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引发了教育界的震动。有人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契机,也有人忧虑,慕课到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有待考证。运用了新技术,是否能实现高质量?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能否更好地完成高校教学的使命,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数据调查考查慕课的通过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考查学生对慕课的接受度、学习认真程度等;通过学习期间的大数据追踪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
2.被试选取
本研究样本选取吉林省某艺术院校2015级和2016级所有大一学生。2015级1497人,2016级1556人,共3053人。被试的学生专业相同,考查的开课学期相同。
3.研究程序
(1)慕课系统与课程。使用两个慕课系统——C平台和Z平台。考查的是相同专业的学生、相同的开课学期、同一门课程,有效避免学生的专业倾向、对大学的适应性及学习兴趣等变量对学习效能的干扰效应。
(2)课程运行设计。2015级学生通过C平台学习。成绩包括视频学习、课后测验和期末测验,每周由科任教师发布一个讨论话题供学生讨论,学生也可以发起讨论。该讨论模块只能在本校范围内进行,讨论不计入成绩。期末测试是在实体教室,有监考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网络平台的题目。
2016级学生通过Z平台学习。成绩包括视频学习、见面课、课后测验、期末考试和讨论。所有平台在线学习人员均可参与讨论,提供了校际之间互动的便利条件,讨论计入总成绩,评分以发表信息的数量为主。期末测试是自主完成网络平台的考试题目,无监考教师。
三、结果与讨论
1.对监督和督促机制的评估
监督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和督促学生学习是慕课的一大难题。C平台利用网络技术侦测到有“不良记录”的学生多达518人,占34.6%,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作弊行为。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慕课普遍使用了“刷”字。当问到“‘刷是什么意思”时,学生给出几种解释:找一个时间快点把课看完,用相关软件帮助完成学习。当问到他们“什么时间学习慕课”时,他们给出了几个时间段:午饭后,晚睡前,洗衣服的时候,和同学聊天的时候等等。可见学生学习慕课的时间要么不是黄金学习时间,要么是在一心二用,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看见有学生用手机刷慕课。对这些问题,课程的监管教师无法监督和督促,在这个层面上讲,慕课几乎等于“放羊式”管理。
2.对学习行为习惯的评估
通过慕课平台数据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是在深更半夜学习。互联网让“90后”们成了“夜猫子”大学生,而慕课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趋势。在大脑不太活跃的时间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休息不好又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受损。很多学生是在一心二用的情况下学习的,很难说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内容是不是成了耳旁风、过眼云烟。平台还监测到访问数量随学习时间推移成“U”字形,即学习初期访问量很高,学习中期访问量下降,学习末期访问量骤然上升,可见学习热情很难维持,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评估慕课运营商所广而告之的“名校、名师”的吸引力。
3.对讨论环节的评估
C平台参与讨论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每个讨论题目维持在100人左右,但讨论质量很高,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题目认真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也能从回复中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状态。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性强且真实。
Z平台有参与讨论的奖励机制,参与讨论的人数非常多,但质量不高。如抄袭、重复严重,某些学生发表的讨论内容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有的学生隔一段时间就会集中发表数条讨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推测这些学生不是真正想参与讨论,目的是应付了事。教师每星期发起的讨论题目没人响应,因为这些题目淹没在没营养的信息洪流中,校际之间的讨论也未实现。动辄几十万人同时参与一门课程的讨论,法不责众心理和责任扩散效应放大,借助互联网,集体性的弄虚作假行为产生了,制造了热火朝天讨论学习的“虚假繁荣”。总之,单一的以数量为标准的奖励机制不能引发有效的学习行为;各大高校的学生混在同一平台学习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对学习结果的评估
由于看视频和课后测验都有不同程度的作弊现象存在,所以不能作为评估学习结果的有效指标,能采用的只有期末考试。使用C平台的学生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学校统一组织考试的方式,1474人参加了考试,704人不及格,不及格率为47.76%,大大低于传统课堂的比率;优秀率15%,与传统课堂的比率持平。从期末成绩的分析来看,慕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没有太大的影响或积极的改变;而对那些管不住自己和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极为不利。使用Z平台的学生期末考试形式是利用学习平台的考试系统自行考试,即在没有监考教师监管的情况下的考试。1502人参加了考试,159人不及格,不及格率为10.6%,492人优秀,优秀率32.8%。优秀率高于C平台,不及格率低于C平台。在其他变量没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Z平台的好成绩应归因于自主考试不可控制的作弊行为。
四、建议与展望
基于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开发监测系统
利用网络技术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使用了刷课软件,利用网络大数据筛选是否有学生请他人代替学习等。
2.细化课程环节
可以按照课程的性质安排是否上慕课,如何上慕课。建议高校最好在选修课程环节使用慕课,发挥慕课不受学习时间限制的优势,并且选修课可能更加贴近学生兴趣点,学生能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自主性。而对于必修课最好安排一定的实体课堂,用以弥补慕课监管不力的不足。如有条件也可以按照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划分,自主性强的学生适合上慕课,自主性不强的学生更适合传统课堂;也可以采取申请制度,学生自行评估学习能力,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3.完善考评系统,加大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考核环节应采用更严格的考核方式和更高的标准,倒逼学生在学习时用心、认真。在讨论环节不能单单以数量取胜,应重点考察学生的讨论质量,同时消除校际间的不良影响。
总之,慕课的出现无疑会对高等教育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面对慕课热潮,我们还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全面客觀认识其限度与不足;对慕课效能的评估也还需要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念,张有棠.慕课运行模式及教学机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5).
[2]张红丹.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评论,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