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内驱力四举措
有些学校的班级人数均在70人以上(尤其是低年级),场地器材相对不足,体育教师应巧妙设计,扮靓场地,使每名学生都有学练的机会。以篮球教学为例,课前将半块篮球场划分为4个边长约7m的小正方形,每块小场地间隔1m,练习拍球时学生持球分散站在小正方形边线上,无球学生站在小正方形内进行观察指导,到一定时间或次数后,有球学生和无球学生相互交换。小场地的巧妙划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范围,让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可控,而且学生的练习参与过程更加均等高效。再如,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明确每名学生的任务(1号学生拍球时,其他学生负责观察动作和计数),任务明确后教师可统一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练习,教师也可将权利分给小组,小组自主协调练习时间或次数,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机会和频次,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驱力。
1.在教学中,可将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分割成若干个练习时间段,由教师控制时间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如,在踢毽子练习中,谁先累计达到50次后谁先休息;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计时练习,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踢的次数最多。学练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在相同的课堂时间内体验着不一样的收获与乐趣,进而激发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
2.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都会产生展示、挑战同伴的欲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比赛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比赛提高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如,在组织踢毽子比赛时,教师可将连续踢得最多的学生,或者一分钟累计踢得最多的学生评为“擂主”,其他学生可以在教师或同伴的监督下通过挑战获胜成为新的“擂主”,通过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1.体育教师应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变化等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学生出现心不在焉或者参与不积极等情况时,教师可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练中,学生不仅会在嬉笑间发现并摒弃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会以更积极的行为投入到学习中。
2.体育教师不仅是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运动参与的榜样与引领者。如学生因为累、内容枯燥等原因失去了练习动力,这时教师可以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比一比、赛一赛”,此时教师的参与会将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再次激发出来。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测量学生在练习前后的心率判断学生的参与及投入程度,也可在练习间隙测量学生的心率并进行对比,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投入到学练中。
2.以动作技能的掌握与巩固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参与表现。如,在排球垫球教学中,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够合理运用有效触球部位完成连续5次以上的垫球,教师在课堂中就可将教学目标定为评价学生课堂参与质量的评价手段,如果目标达成情况较好,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水平自然较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通过不断地监测与抽查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但应区别对待学生,因为有些学生因运动能力差,达成教师规定的目标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李德法(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桥中心小学,2760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