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彬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状况的一种检测手段,是对于教育过程的检查,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整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面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正逐步渗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就目前情况看,作为重要一环的考试环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应试教育下的体育考试评价方法依然流行,要改变目前的形式只有进一步认清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促进体育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才能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得到落实。
标准不一严重影响教学的秩序,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也严重影响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当前教学形势下,分数的高低仍是很多学生关心的问题,所以学生很在意教师对考试要求的松严程度,学生喜欢考试要求松,分数给的高的教师,据调查,学生为了高分、及格等宁可放弃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选择相对容易及格或容易得高分的体育课,这对学生的学习、运动兴趣的培养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对教师教风、形象、职业以及师德等的看法,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影响学生对社会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学生社会心理健康成长。
考试其实也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在考试中一样可以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虽然表面上看中分数,喜欢高分教师,但作为一个教师能够真正认真负责,严谨治学,对于学生是会有深刻心理触动的,内心对于教师是热爱和敬佩的,不会影响教师的教评有时反而更高,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选择这样的教师的课程,这样的教师多了,选择高分教师只是个别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佳,又想轻松得高分的个别学生,相信这样的学生也未必一定能得高分。同时,个别学生对高分的追求也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后果,以及现行教育体制的各个方面不够完善所致。
现行体育成绩的一些评价方法有些单一甚至片面,大多只有技术、素质、考勤,从类别上看都属于测量类,看起来比较客观、公正,实则有失一定的公平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考试评价,素质教育要给与每个学生发展状况体现的机会。现行的考试评价内容主要是专项技能和素质内容,或者再加很少比例的考勤分,这样的评价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考试过关或得高分,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努力也很难获得一个好成绩,这就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好的学生上课即使懒散,甚至随意缺课,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因为考试内容对他们很容易,至少及格甚至高分。
此外,考勤分的评价方式只是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没有进行评价,体育课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其他文化专业课,学生到堂后可以坐而不听,老师不容易知晓,但体育课需要学生全员参与,一人不动影响全班,影响教师的课堂组织,上课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体育课影响很大,究其原因考勤评价有缺失,没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对学生考试评价影响不大,致使一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想运动就参与一下,不想运动就懒懒散散,反正上课只要来了考勤分就是满分,是考勤评价内涵的不全面造成的。
当前的体育考试是该学期技术考试是投篮,第一次课就是学习考试内容投篮的技术,一直到期末考试基本都是投篮练习,考什么教什么,严重“一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严重违背了发展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考试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检验的不只是技术的掌握情况和素质的发展情况,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考而学不仅失去了体育的乐趣,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一听不用上体育课就很高兴,像笼子里的鸟得到了放飞一样欢喜,这是我们体育教育的悲哀,本是欢快的体育课学生却不愿意上,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补考的教育问题往往被人们所遗漏,利用补考是教学的延续,不是终结,教师在补考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对学生的再次学习机会通常是走过场,对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受没有深入了解,对学生的锻炼情况没有认真过问,简单认为学生就是不行,如此无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也无助于学生的成长。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发展性原则,现在、今后的发展,补考是一次再教育的机会,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差距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弥补学生的挫折所受的心理打击和压力。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细节,都是素质教育的渗入点。
素质教育体现的体育成绩的评价首先应按照教育部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遵照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深入进去,掌握一两项体育项目的技术即可,以此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的参与性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最好方法,可采用五级分制,同时评价中注意增加参与的积极性以及组织、协作能力,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锻炼和考验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种团结协作能力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提倡的一种精神。参与性包括课堂考勤、积极性以及一两项体育技术掌握情况,在技术掌握情况的考评方面应是不论技术掌握的怎样,能比赛就可以,这样就可以避免教考过分一致,比赛的技术涵盖面较大,是技术的综合表现,课堂上只教或只学一两种技术是无法完成比赛的,这样就会加大平时课堂练习的多样性、全面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把课余活动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使评价体系更全面、多样。
理论考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在体育认知上的理论理解程度,增加理论考试内容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体育素养。为此在体育教材的编写上,应增加一些体育项目的文化内容,各项目的欣赏点、项目的锻炼方法以及一些名人对体育锻炼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形式等作为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现行的体育教育仅试图通过室外课就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是有所欠缺的,因为现行高校学业比较重,就业比较困难,势必影响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结合体育理论的认知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将会有所加强,从而在软体育的认识中达到良好的体育教育的效果。
由于学生身体条件、素质水平以及兴趣点、技术专长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在学生的考核内容和方法上范围应扩大,给予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使学生的技术、素质特长得到很好的表现,如篮球的投篮技术考试,有定点投篮、三分线往返投篮、一分钟跳投等,体现了投篮的不同特点,对各方面的要求不同,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种自主的选择其实也是学生给自己一个综合评价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生活体验,这种选择项目的考评方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公平性。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是对学生体育发展的全面反映,定量评价侧重于教与学的共性方面,定性评价则体现了学生个性和差异方面的评价。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定量评价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没有意义,基础好的,不学也能得高分,基础差的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未必能得高分,老师教的怎样,学生学得怎样,效果如何,无法判断。定性评价的引入是对学生学习的付出有一个认同,并落实到学期评价之中。学校在评价体系中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进步幅度纳入其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程万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曲宗湖,杨文轩.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马利.发展性教育评价对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6):79-80.
[4]薛兴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现状及改进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6):128-129.
[5]程冬艳.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