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派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2017-11-26 03:50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博士生院系课题组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06年设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根据国家建设需要选择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在这些公派的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通常情况下,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留学期限是6-24个月,一般在博士二年级或三年级派出,在中、外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2007年以来,在国家留学基金的支持下,大批国内在读的博士生以联合培养的方式,陆续被选派到国外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访问学习和开展研究,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博士生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相关文献在这一主题的研究中是把“研究生”作为一个整体讨论的,没有单独聚焦“博士生”这一特殊群体。事实上,博士生的学习和培养方法与硕士研究生大为不同,需要区分对待。另外,在目前仅有的对博士生联合培养的研究中,往往只从两国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对接角度进行探讨,没有关注环境、文化、地域毗邻性等因素对博士生学术发展的影响,这种研究视角是不全面的。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将聚焦于“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这一群体,首先总结和归纳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现有模式、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包括学术在内的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讨论如何提升博士生联合培养的收益和效果,为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议或参考。

一、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现有模式

1.高校主导模式

高校主导模式主要表现为开展联合培养的中外双方高校之间有比较悠久的合作传统,在学校层面通常会自上而下地鼓励中外两所高校的院系之间建立联系,在双方合作关系密切的情况下,中外两所学校可以在学分、学位等相关事宜上进行良好的协同和互动,特别是在中外两所高校能够联合授予学位的情况下,对参与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有比较好的激励效果。

2.院系主导模式

院系主导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的中外双方院系之间,在各自的国家内部处于相似的学术地位或优势互补,且中外两个院系之间在以往曾经有过良好的合作,因此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中方高校的博士生在申报联合培养时,往往把国外的这类院系作为首选。

3.导师关系型的联合培养模式

导师关系型的联合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开展联合培养的中外双方导师之间具有比较频繁、密切的学术联系,博士生在提交联合培养申请之前,往往对国外的合作导师已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高校主导或院系主导模式相比,导师关系主导的联合培养模式对博士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学术研究的连续性能够提供有力支撑,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双方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往往随着其中一方导师研究兴趣的转移或退休等突变因素而终止。

4.基于合作需求的联合培养模式

当中外的高校或院系(所)之间具有很强的学术互补性时,往往会催生出基于中外双方合作需求的联合培养项目。这种合作模式往往是双方机构相互推动的。中外双方博士生在提交联合培养申请时,如果能够获得类似信息,因为能够受到对方机构的大力支持,申报成功的概率比较高。

二、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既有成效

为切实了解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在现阶段的效果,本课题组组织武汉大学曾经参与联合培养项目的5位博士生,设计了一套旨在反映联合培养质量的调研问卷,具体内容包含学科共建效果、成果共享、学术网络构建、高水平论文发表、环境适应性等五个方面。然后借助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邀请20名已经完成或正在接受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填写问卷。这20名博士生所在的学科既包括经济、管理等人文类学科,也包括机械、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学科。问卷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成效卓著。

1.规范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博士生在国外留学期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国外严格、规范的博士生培养流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严谨的思维范式,形成科学的治学理念。另外,中方派出的博士生可以充分融合中外两所高校的优势资源,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也收到了成效。调研数据表明,联合培养的博士就业渠道更广,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2.有效带动双方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

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可以提升双方高校或院系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博士生的研究特点决定了联合培养的中外双方单位之间将在学术活动、学术合作之间产生深度的融合。中外双方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以博士生培养为纽带,双方导师之间、课题组之间、实验室之间的人员来往和信息交流将更加频繁。在上述基础上,双方之间可以开展更多的科研合作,例如联合申报课题、联合发表论文等等。

3.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

在中外高校联合培养期间,中方博士生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教学资源、科研环境和学术平台优势,提升自己的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与国内的博士生相比,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本课题组对调研对象的统计,在国外留学期间,47%的博士生发表了科研论文或者已经接收即将发表,每人的论文发表或接收数量平均值为2.5篇,所发表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为3.281,其中有不少论文发表在本领域的Top刊物上。考虑到联合培养的时间有限,且一些博士生的论文在联合培养结束之前尚处于评审阶段,本课题组认为,博士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应该比上述数据更丰富一些。

4.学术网络的拓展和构建

我国博士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因为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可以获得更多与国外专家和同行建立学术联系的机会。根据对武汉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观察了解,一般情况下,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留学期间已经和国外同行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回国后经常邀请国外的专家和博士生到国内参加学术研讨,启发创新思维,并探索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博士生自身的学术网络也由此进一步拓展。

5.联合培养的远期效益

接受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从长期来看,将为国内学术界带来如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博士生本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在后续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博士生也将成为中外导师、中外研究机构之间保持学术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博士生在与国内学术界的持续交流中,可以向国内学术界广泛传播自己所掌握的研究理念、方法、技巧等,进一步提升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水平,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三、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现存问题和对策建议

经过近十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有待优化的空间。一是部分博士生在申请出国之前,没有对中外双方的科研任务做详细了解,导致出国之后的研究任务与国内原有研究任务无法衔接。二是中外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单一,对于经济管理、工科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缺乏与其他交叉学科、企业机构、就业目标单位之间的联合互动。三是博士生在选择联合培养单位时,很少注意到目标院校在环境、文化、地域毗邻性对自己今后学术生涯的长期影响,导致回国之后无法与联合培养单位之间建立长期联系。上述三个问题无疑大大降低了博士生参与联合培养的短期和长期收益,为改进上述状况,本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措施。

1.高校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博士生在中外两国之间研究任务衔接性的评估与审查,并考虑是否作为批准联合培养项目的一项参考

中外高校联合培养工作不仅涉及各个审批环节的管理部门,也涉及博士生、双方导师等重要利益相关者,整个联合培养流程的层次复杂、事务繁多,这无疑加大了管理难度,需要各方不断地沟通和协商,对博士生出国前后的研究任务衔接性进行密切跟踪和阶段性检查,这对提升联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在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中重视与其他交叉学科的融合,并重视相关企业、博士生就业目标单位的加入与联动

从目前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实践看,博士生在中外两国之间的学科高度一致,在交叉学科方面缺乏有效探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创新。例如,对经济与管理两个学科来说,各自的最新突破方向可能恰恰在于两个学科的结合领域,所以,后续的联合培养项目有必要适当鼓励一些涉及交叉学科的项目。另外,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结果,一些博士生反映自己的联合培养经历在就业之后不受重视,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充分发挥,特别是一些到企业就业的博士,发现自己所学的技能与企业需求无法匹配。因此,本课题组建议博士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可以适当加强与相关企业与就业目标单位之间的联系,把就业需求提前融入进来。

3.博士生在选择联合培养单位时,要从建立学术网络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在目标单位的环境、文化、地域毗邻性之间做综合的评估与权衡,为后续的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我国大部分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走向学术岗位,如果博士生与联合培养单位之间的学术联系仅限于联合培养期间,其学术收益将大打折扣。从调研结果看,一些博士生由于与联合培养单位在文化环境方面的巨大差异或者地域距离太远等原因,在结束联合培养之后就中断了联系,这是对国家资源和博士生本人的重大损失。因此,本课题组建议,博士生要重视联合培养单位的选择,不要一味追求顶级名校而忽略其他因素,要基于长远目标做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1]阎琨:《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状况探析:跨文化适应与挑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2]陈向明:《“旅居者”与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张龙:《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比较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4]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第2期。

[5]应梅,王大庆:《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思考: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1期。

[6]丁岚,李海峥:《赴美联合培养博士生择校问题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0期。

[7]耿美华,王泽锋:《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第3期。

[8]戴佳钰,侯永,袁建民:《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博士生院系课题组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课题组成员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