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契合当下社会治理新形势,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对社会治理模式进行的一次精准修正,为下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应抓住科学定位多元主体这个关键,以创新基层治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
1978年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面临的风险都出现了新变化。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6年的57.35%,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化不断加快导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利益诉求日益多样,从传统的以经济诉求为主到政治、文化诉求不断涌现,而利益协调与整合却明显滞后,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由于满足不了自身诉求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和谐风险加大。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变化,传统的重视政府对社会的一元管理,忽视与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协同合作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而且不管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哪一方都不可能仅靠自身的力量达到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目的。因此,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调动起来,坚持各方参与、共同合作、共享成果,是社会治理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比如社会组织在部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其特有的贴近群众、沟通直接的功效,吸收群众参与到矛盾的解决过程中,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刻认识发展的内涵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即发展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要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具体到社会治理领域,就是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通过走共同富裕之路努力实现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通过亲身参与发展进程、亲自尽力“共建”,实现人生价值,增加更多的获得感。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囊括政府治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最大程度地协调各方利益,凝聚各方共识,在共建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谋求共建,共同推进改革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需要由单一政府管制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转变,但由于政府自觉程度不足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多元主体发挥的功能不够,距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相差甚远。社会治理现代化涵盖: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除了政府之外,社会组织、普通公民都参与到治理中来;治理向度从自上而下的管理到各方共同协作、平等协商;治理理念由政府管控到优化服务、保障权利;治理方式从人治到法治。全民共建共享,通过调整政府、市场、社会在社会领域的关系,划定各自的作用边界,促进了多元主体共同成长与发展,构筑起一个协同合作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各方在公共政策和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合作共赢、和谐互惠关系,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在这里对全民的理解,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狭义的全体人民、全体公民,还应包含整个社会的三大结构性力量:政府、市场、社会。实践证明,政府、市场、社会,作为国家治理的三大主体,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缺一不可。在这里,全民即将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领域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力量全部囊括进来,分工协作,共同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共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市场主体还是普通个人,都希望能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对具体决策和效果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市场、社会明晰各自角色定位、权责分工,通过有效的互动参与,提升社会治理效果。由于政府、市场、社会主体都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来,就需要有相关的利益协调、利益整合机制,使治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元治理主体的利益,实现各方共赢。就目前而言,由于一直以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承担主要责任,因此拓展市场、社会主体、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途径是实现共建的关键。
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进人类福祉,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格局的终极目标。要实现共享,就需要对政府、市场、社会参与社会治理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在各方主体合作的基础上,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各方要以构建社会有机共同体为出发点,在公共理性、公共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成果的共享。任何一方治理主体,政府也好,市场、社会也好,都要恪守公共价值,努力实现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要搞清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定位,合理界定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明晰各自作用边界,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
(1)政府主导。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主体,政府要勇于“走上前台”,承担起负责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要善于制定社会管理政策与统筹规划、进行社会宏观调控与利益结构调整、提供社会服务与进行法律监督,做到职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另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市场、社会。凡适合市场主体承担而且市场主体承担后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事项,可交由市场主体承担;凡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事项,可以委托给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或者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通过放权激活市场、社会力量,为平等协作打下基础。
(2)市场推动。一方面,市场运用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另一方面,市场凭借其自由、平等、守信的契约精神,引导各类组织和成员,理性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相应义务。
(3)社会组织协同。作为社会治理的一股新型力量,一方面,社会组织要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承担社会事务,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弥合社会的松散状态,调节社会利益,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此外,为公众参与提供一个平台,提高社会自治水平。
目前精准扶贫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原有的以政府单一化主体推进,侧重对贫困地区投入钱、财、物的扶贫模式,由于不能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且精准管理也很有限,已经不能适应扶贫新形势的需要。将精准扶贫纳入到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框架中,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完成脱贫伟业成为现实选择。政府在宏观上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扶贫方案,动员、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凝聚扶贫共识,提高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运用市场力量挖掘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发挥企业作用推动贫困地区进入市场,通过产业、项目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效益;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专业性、灵活性优势,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贫困户需要资金,社会组织为其引入资金,贫困户需要技术,社会组织为其寻求技术渠道;贫困户在各类帮扶主体的帮助下增强参与性,提高精气神,在扶贫共建中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多元主体的科学定位、发挥作用,提高扶贫质量。
全民共建共享,基层社区是突破口。在最贴近民众、最接地气,资源多、力量大的基层社区将多元力量和资源调动起来,可以解决目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难题。比如,社区有自治组织、民间志愿者、社区网络群等等,激发这些群体的力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政府要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将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同时要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发挥自治组织,尤其是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去行政化,将不该由居委会承担的行政工作剥离出来,强化其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发挥社区居委会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的功能,既要推动社会组织专业化分工,又要动员、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多元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化解内部矛盾。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培育社区工作者,助力社区服务和管理。
社区里有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设施,如:超市、饭店、理发店等,由市场在配置资源。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各类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差异性需求。一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社区内相应的商业公司和经济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做法,比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集文化、娱乐、商业网点和便民服务于一体,吸引企业投资和运作;日本也是通过市场化、民营化方式来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理顺它与居委会的关系,发挥其专业优势,为社区单位、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使其积极配合居民委员会社区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互利共赢。政府要采取积极政策,鼓励支持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公益性服务项目。
社区的核心是居民,动员居民共建社区家园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培育公民意识,通过加强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各类制度建设,提供更多政府与居民合作、沟通的平台,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逐步提高自组织能力,构建起社区治理的合作网络。北京朝阳区创新开展社区居民提案,通过社区各类活动、服务窗口、社区电子屏、宣传栏、社区QQ群、微信群等进行宣传,征集金点子,给社区提供了居民理性有序表达意愿的通道,激发居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区事务,增强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涌现出一批“朝阳群众”。另一方面,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的社会治理功能。千百年以来,我国社区的乡规民约一直在发挥作用,居民如果做错了事情会受到惩罚,受惩罚者心服口服。周边村庄的人们相互认识,邻里守望,来了一个小偷的话,虽然偷的是别人家,但是也有义务去监督他,不让他进村。因此,当代社会要继承和完善这些制度,促进社区自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行动中提升居民公民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居民的志愿互助能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环境为全社会共享信息提供了可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信息资源汇集、分析,向社会大众发布;有助于多方主体互动协商、达成一致,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现实条件下,政府社会治理资源不足,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却渠道不畅,互联网为市民参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如政务微博、微信,政府和公民就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对话讨论,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它将各个领域的多方主体吸纳进来,网络资源的互通、共享,有助于各方共建共享。因此,我们要完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格局。
(1)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普及网络设施,实现网络化信息平台城乡全覆盖,全民触网。
(2)建立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构建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贡献信息的机制,汇集各方才智,将社会各个领域的公共数据聚集起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APP等技术,及时高效地整合信息数据,并将数据运用于社会问题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政府决策评估等方面,发挥社会治理系统监测、评估、分析、预警的作用。
(3)完善基层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发挥平台作用,激发社区的活力与能力,进而促进基层自治。如网格化平台,融合城市管理网格、社会管理服务网格、社会治安网格,将城市单元和事件精确到网格中,通过发挥社区、普通民众的合力,实现对社会的服务和管理。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重视网格化建设,但是存在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不足、整体效率不高的问题,影响了网格化管理效能的发挥,需要整合资源与力量,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4)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当前,信息共享存在瓶颈,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彼此独立、各自负责、自成一体,阻碍了信息流通与使用。因此需要统一规划,构建统一、长效化的共享机制,将公共数据资源优化配置给相应协同网络中的主体;同时要加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将可以公开且易找、易用和易分享的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公开,努力实现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间数据互通与共享。
(5)塑造信息共享文化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合作意识,形成社会治理的信息收集、储存、利用和共享的文化氛围,同时严格遵循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原则,使公众既能获得便捷信息,也要承担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的责任。国家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综合运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云平台试验仿真等技术,实时监测网络,提高防控。
[1]龚维斌,张林江,马福云:《2016年社会体制改革进展及未来展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
[2]刘雅静:《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概念厘清、内生动力与实践进路》,《理论月刊》2016年第11期。
[3]曾维和:《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理论创新、体系构筑、实践推进》,《理论探索》2016年第3期。
[4]周红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2期。
[5]王国华,骆毅:《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0期。
[6]李宇:《互联网+社会治理应用探索》,《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第7期。
[7]龚维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