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建设策略研究

2017-11-26 03:50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党组织机制考核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到新常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进行研究不仅是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对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的建设策略进行必要的研究。

一、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实现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1.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难题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主要内容是根据科学的原则与详细的评价标准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以及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对党建工作的具体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将党建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通过一种量化的指标进行详细的描述,有效地解决其中所存在的各种难题。因此,当前阶段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中所存在难题的客观要求。

2.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具体表现

所谓考核就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对相关的主体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但是考核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评价,而在于推动主体有效完成既定的任务与目标。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的评价过程当中,由于党建工作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部分评价指标的量化评价也难以有效实现,基于此种情况,必须要以一种科学的方法实现对相关要素的有效评价,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前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若要提升自身的水平与质量,就必须在履行自身基本职责的前提下,实现制度建设目标与考核评价目标的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基层党组织不仅能有效发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善,同时也是在新常态下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以及新的任务目标的根本途径。

二、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是实现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创新途径

高校基层党建评价与考核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同时其具体的评价结果也会对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可以实现对基层党建的科学评价,从而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新的途径。

1.评价机制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大部分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基层党组织评价的一些经验,但是任何脱离了基本原则的评价体系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当前阶段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基本原则的导向性,具体来说主要包含群众满意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以及综合评价原则;第二,基本内容的全面性,在进行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的构建当中,需要以高校基层党建的全部工作环节为评价对象,将考核的内容覆盖到高校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当中;第三,评价指标的系统性。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工作评价,必须要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按照科学的方法实现有效评价。

2.评价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应用

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针对评价体系所得到的评价结果需要认真对待,并及时进行总结与反馈,将评价结果与对应的奖励与惩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将评价的结果应用于高校基层党建的干部任用、管理监督等中才能有效发挥评价体制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考评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党组织负责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人职责和评选表彰优秀党组织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3.评价结果需要长效化

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并针对具体的评价结果对评价体系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使得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实际工作的真实情况。具体来说,高校基层党建评价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双向信息反馈,同时在进行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给基层党组织留下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关于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建设的若干策略探究

1.平衡好一致与特色的关系

在制定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一致性与特色发展的关系,评价机制的具体内容与指标对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指向性,具有一致性是要求基层党建朝着基本大方向的内在需求,但是在遵循一致性的前提下还需要兼顾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特色发展,为基层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创新工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占有的比重,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鼓励评价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创新工作。第二,在进行评价指标设定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具体工作中的每个重要环节,又要注意不能过于面面俱到,从而将一些工作限制在特定的框架范围内,从而严重制约了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使得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缺少生气,高校的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2.整体评价机制需要具备一定的层级性

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之后,部分地方高校针对校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二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组织条例,作为《条例》的补充,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效果相对好。因此,高校在制定整体评价机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但是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评价机制必须要具有明确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不同,具体的评价指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第二,不同层级的评价机制在目标方面需要具有一致性。

3.考核指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双向性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双向沟通的能力是高校基层党建科学化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任何科学的管理不仅需要实现对考核主体的有效评价,同时还需要将考核对象的意见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使得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双向沟通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被评价指标被动地接受评价。考核评价指标的完善还需要深入分析每次评价结束之后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建设策略,旨在促进我国高校基层党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1]李荣梅:《“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践行机制研究——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例》,《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2]李荣梅:《“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践行机制研究——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对象》,《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3]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课题组,钟健能,薛振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视角》,《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4]王世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江苏省为例》,《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5]季冬晓:《用品牌效应提升基层党的建设水平——青岛市创建党建品牌的做法与启示》,《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

[6]常俊:《基层党建开放式评价体系的实践模式与构建原则——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党组织机制考核
清华党组织公开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