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学走进班主任工作

2017-11-26 01:10沈奕瑄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学师生关系

沈奕瑄

让心理学走进班主任工作

沈奕瑄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对于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只有树立新的符合教育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开展工作,才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妥善的处理,使班级管理工作克服盲目性,提升效率,少走弯路。总之,班主任应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学生观,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

一、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导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让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指南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班主任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背后存在更加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一定要对心理学有些研究,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卓有成效地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班主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让这项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方法更加科学、内容更加丰富。从“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转移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从“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教育”转移到“和谐关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努力构建新型教师观、学生观、师生和谐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令学生感受到无形的环境力量,也成就学生外部的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方向。

二、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正确的学生观

(一)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一位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假如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也可能随时崩溃。无数个事实表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如:上网,偷窃,打架,早恋,厌学,顶撞父母和老师等,大都与心理问题相关。从表面上看,这些违规行为属于思想道德问题,但实践经验佐证了:心理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是问题的根源。班主任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问题,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主动引导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行为。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只有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对方,并有效地将这些感知传递给对方,才能使对方真正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亲切感,打通心理隔阂。在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应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师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发挥出潜力,采取“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的原则,才能够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让“他律教育”成为“自律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换个角度看学生的缺点,发现缺点背后的优点,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让每个学生在快乐发展中做最好的自己。

(三)关注学生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

当前,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着过去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常将学生视作“问题来源”,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做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忽视了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职能。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著名的教育学家认为,这些孩子由于长期处于缺乏支持的环境中,心理发展遇到挫折,因而导致了行为问题的产生。如果过多地关注他们身上的“问题”,老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就会使他们产生焦虑心理和敌对情绪,陷入学习障碍与心理障碍的恶性循环中,逐渐形成心理疾患,产生行为危害,进而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待这部分学生,班主任除了要耐心指导和细心呵护外,还要培养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多激励、多赞美,帮助他们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构建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根本

教与学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提供的教学内容就容易被接受。许多调查都表明:学生崇敬哪位教师,喜欢哪位教师,就喜欢上哪位教师的课,会较认真地学这门功课。反之亦然。这些现象在职业院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受情绪影响,按情绪处事的心理特点更加明显。如果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不明白这一点,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以外的需求,不做好与学生交流的工作,不与学生打成一片,取而代之的是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地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叛逆心的驱使下,一旦形成抵触情绪,往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蕴藏着巨大的亲和力,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升教育效果。

(二)教育学生关键是要“会爱”

教师的天职是爱护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会爱”。在笔者开展的一项测试中,分别问及50名教师:“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我热爱学生”。随后,笔者向这50名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只有10%的学生对此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可见,爱学生,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一种智慧。真正的师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它能够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像因材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建立在洞察学生心灵的基础上,“因生给爱”。例如,对待个性鲜明的学生,应该在尊重中施爱,使他们在民主、和睦、融洽的氛围中彰显自我,自由发展;对待学困生要在赏识中施爱,以不断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对待后进生在鼓励与信任的鞭策中施爱。作为班主任,应在管理工作中,主动而有计划地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开锦绣前程,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学生在爱中快乐地学习,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热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而后内化成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这既是师爱的关键,又是师爱的归宿。

(三)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就要求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进入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在学校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教师的精神状态、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老师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新形势改革下,现代化的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了更新、更高的标准。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造成影响,对社会乃至教育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在呼吁社会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多一份关心的同时,也要帮助老师树立阳光心态,成全他们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现今的学习生活状态乃至未来成材发展的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这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它是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应该思考并要为之付诸实践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技师学院)

[1]鞠玉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2(03).

[2]王鉴,王光晨.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4).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学师生关系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