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玲,徐翔,赵美云
摘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提出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法。采用以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的录制,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为模块,基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翻转课堂模型,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可控的目标管理过程,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翻转课堂;机械设计基础;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65-02
教研就是研究“教”與“学”的策略。“教”与“学”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所谓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与“学”的策略而使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提炼教学目标,撰写教案,此时,教学目标可能进入教师头脑,也可能没有。然后,教师到教室里“演”教案,“演”完教案,学生有可能感悟到而达成目标,也有可能浑然不知达成目标,能不能达成目标就更加成了“未知数”。只能简单粗暴地借助“题海战术”来促进知识的内化。这种以喂养式的“灌输”和“题海战术”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习是否有效问题的探求,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的内在需求[1],必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本文提出以项目为驱动的“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法,致力于对学习是否有效进行精确把控,构建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的录制,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为模块,基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翻转课堂模型。将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学习纳入一个体系,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变成了一个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任务管理过程。
一、以项目为驱动的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以项目为驱动的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为三大模块,基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来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任务单”给出学习指南和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单”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开发配套学习资源,目的直指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则以协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为目标进行检测、作业、协作和展示[2]。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协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认知标准。
(一)任务单
“任务单”是重要的载体,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三个模块。在学习指南中,包含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三个项目。教师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并据此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当“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流程完成之后,教师已经可以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并以“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方式告知学生。整个设计过程的龙头就是达成目标。
拿到自主学习任务单后,学生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可在“任务单”的指导下,借助配套学习资源逐步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单”中的“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有助于学生发现课堂学习一开始就是检测,然后是协作和展示,没有教师讲课。为了保证课堂上有满意的表现,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全力以赴“拿下”课前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还会根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积极准备课堂学习需要的拓展性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出色。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有效自主学习之后,需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可按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操作步骤进行。第一步,检测。检测的主要功能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第二步,作业。作业是相对于检测而言的进阶动作,是内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没有进阶,就达不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高度;第三步,协作。本项目采用的是项目驱动式方法,协作的主题来自工程实际,培养发现知识的能力、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四步,展示和评价。展示要求把协作探究取得的成果及其方法、困惑等梳理出来,接受同侪质疑,并作出阐释。因此,展示不是“作秀”,而是高效学习策略。
二、以项目为驱动的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般以2节课,90分钟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本部分以《轴的结构设计》部分教学组织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前自学阶段
活动1:向学生派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和配套的教学视频。活动2:自学检测。自学测试题围绕教学目标设疑,重点考察学生对轴上零件的定位和轴的结构设计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体现出他们在某一知识点上的漏洞和误区。设自测题如图1所示,在一根轴上需要安装两个齿轮和一个联轴器,该轴由两个深沟球轴承支撑。请根据图示所示的安装顺序,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并进行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的定位,最后将该剖视图补充完整。
(二)课堂教学阶段
活动1【导入】串讲,导入课程(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得到碎片化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逻辑链,帮助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融会贯通。活动2【展示】自学情况反馈(5分钟)。收集任务单,检查自习效果,选出具有示范作用的笔记供学生浏览学习。根据学生疑问和自测题反馈,将问题按照知识点归类。活动3【检测】互助讨论区(10分钟)。希望据此帮同学解惑,同时将知识的内化向纵深方向推进。针对自学中典型的问题,组织学生按照上述归类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找出疑问背后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练习】游戏:轴系结构改错(15分钟)。选用了2个小视频,汇集了轴系结构设计中典型的错误。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内化,突破难点。活动5【练习】作业,内化(40分钟)。跟工程项目相结合,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进行某卷扬机变速箱高速轴的设计。活动6【总结】(5分钟)。再次出示本节课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先给学生半分钟时间静心反思,然后通过投票功能统计学生对自己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并分析,鼓励学生进一步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反思和自评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相应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三、小结
1.以项目为驱动的问题引导式翻转课堂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而有针对性,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避免了学生上课无聊看手机,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独角戏”的尴尬现象。在任务单的带动下,学生课外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一位学生的家长说:“这是孩子上大学以来我第一次看见他回家后还在跟同学讨论课堂作业,而且还如此的投入。”
2.这种以任务单为龙头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从任务单的设计到辅导视频资料的准备,再到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将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可控的目标管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驱动,即任务的设计,在本教学案例中则体现在微项目的设置上。因为教学实施以单位教学时(譬如90分钟)为单位来翻转最好。那么就需要将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分割成若干个微项目,这些微项目间一方面要彼此独立,又要彼此关联,以便让学生在进行工程训练时形成完整的逻辑链。
参考文献:
[1]李培根.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8):33-37.
[2]陆社葆.翻转课堂的实践维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5:5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