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论析

2017-11-24 21:14郝保权
理论探索 2017年6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郝保权

〔摘要〕 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重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提出了网络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即网络战略思想的核心目标是要实现网络强国,网络战略思想的精神内核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网络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网络战略思想的法治保障是坚持依法治网,网络战略思想的美好愿景是推进资源共享。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战略思想要做到:占领全球技术与人才高地,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强化红色文化的网络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 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网络强国,命运共同体,依法治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6-0057-07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 〕54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网络治理、意识形态安全等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与重大战略原则。

一、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结晶

在2016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乌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基本原则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重要主张 ②,既有对现实情态的关照,又有理论上的战略考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相统一的结晶。

(一)让互联网造福人民:网络人民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贯彻在网络治理中,强调“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2 〕5,由此形成了“让互联网造福人民”的网络人民观。这具体体现在:一是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3 〕。网络的治理事关人民的生活与权利。因而中央成立网信办等机构致力于维护网络安全,进行网络治理,维护网民权益,实现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3 〕。二是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是人民政治参与和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是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信息革命“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使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 〔4 〕。网络提供了人民表达民意和获取公共服务的政治空间,而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网络加强与人民的沟通,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网络治理的双向互动。

(二)网络强国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网络场域中的彰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网络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脉中国现实、总结中国理论、彰显中国道路的体现。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既是我们党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的实践升华,更是他本人多年来治理经验的总结。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的科学论断,举办了全省第一个县级“技术信息交易大会”,并建立了信息中心。在福建、浙江工作时,他又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数字浙江”等重大战略部署。其次,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开辟了共享、疏导、技术、人才、公平、安全、合作、互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为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地把“网络强国”建设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5 〕。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顺应信息革命潮流,强调人民中心、成果共享,网络治理疏导、网络安全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

(三)网络空间治理观: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型体现

网络空间治理不仅包括本国的网络强国和网络治理的现代化,还强调基于全球治理体系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网络空间治理的系列基本问题。一是互联网治理作为技术工具,能够为国家治理、政府职能转型带来新机遇,为国家治理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动力,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强国家的网络治理势在必行。网络的多元化要求党和政府建立多元互动的网络多中心治理格局,利用多元的互联网技术,增强网络基础、提升网络安全,为国家治理制度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网络支撑。二是在推进网絡强国基础上积极建构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4 〕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互联网治理基础提出的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以及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也彰显了针对全球网络治理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四)总体安全观:系统论思想在网信工作中的鲜活实践

网络空间是国家的“网络领土”,国家防务必然延展到网络空间,因此网络空间成为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但是在全球互联网运行管理中,管理模式及规则制定仅在形式上是由技术社群或国际组织制定,实质上由一些西方大国主导而使互联网管理制度和规则的公平正义性供给不足,导致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时有发生,有些国家通过网络空间从事颜色革命,总体上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恰当运用系统论思想,提出了携手应对的总体安全观。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网络安全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6 〕从国内来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种种体制机制的制约,迫切需要加强总体统筹。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7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5 〕可见,总体安全观针对传统体制交叉、低效的弊端,综合协同与统筹经济社会各系统、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强调本土安全,是防止西方渗透的中国网络安全总体战略。endprint

二、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阐释治网立场和主张,特别是在2016年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全面阐述了网络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标志着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的成熟,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对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发展的美好期盼。

(一)实现网络强国:网络战略思想的核心目标

“努力将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战略思想的首要系统表述,这事关国家安全与强盛,事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事关人民的权益与命运,既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也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各种生产要素迸发出新活力,是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在把脉中国互联网与信息化发展迅速且广泛的基础上切实地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网络强国意指“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实现这一目标,要建立在过硬的技术、丰富的信息基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和繁荣的网络文化涵养之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科技发展和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基础。而网络竞争的核心就在于网络科技。只有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掌握核心技术,充实技术信息,才能为网络强国提供坚实基础。此外,网络强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涵养下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要求通过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二)打造“命运共同体”:网络战略思想的精神内核

网络的全球扩展使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在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过程中却呈现出碎片化与无序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8 〕,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大国的国际形象,这一思想也展现了中国方案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前者是后者在互联网领域中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阐明了理解网络安全的整体性,指明了维护网络安全的根本路径,即各个国家应通过合作来解决相关问题,维护国际网络空间秩序。

互联网毕竟是一个开放虚拟、动态发展的空间,包括着各种各样、性质迥异的主体,“在有疆界限制的国家主权与不受限制的、由网络计算机创造的机会互动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而持久的张力” 〔9 〕1-2。首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立在网络主权平等的基础上。现代国家的形成建立在主权基础上,而互联网并没有绝对超越主权国家。全球网络治理体系建立在国家单元内对网络空间的管制,因而形成了网络主权。网络主权是平等的,“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 〔4 〕,各国自主管理本国内的空间网络,也要相互合作实现公平、安全的全球网络治理。其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回应了对后发展国家利益诉求的中国承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反对网络大国的垄断,应该关切多方利益,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互联网+”和“数字中国”的提出为深化合作、推广经验奠定了网络合作的基础。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等尊重、开发共享的网络发展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同。在此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网络空间必将日渐成为人类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三)维护国家利益:网络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从国家安全和总体安全的高度重视互联网安全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网络安全的维护有利于维护保障个人的权益,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最终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网络空间的治理应以保障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同时也不应忽略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 〔10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目前中国网络安全态势不容乐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并强调指出,“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們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 〔2 〕84因而,这要求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出发点遵循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

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是基于对互联网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科学研判。首先,网络安全是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2 〕197。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打造前沿技术,加快信息基础建设,制定完善信息化标准,切实增强网络安全防御力和威慑力,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其次,网络安全是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11 〕,多元化时代网络的意识形态功能凸显,迫切要求引导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的主流阵地建设,掌控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进而保证国家利益的至上性及整体性。

(四)坚持依法治网: 网络战略思想的法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了法治建设的深化,其中网络空间治理的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更是要求实现法治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3 〕遵照这一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治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好互联网,避免互联网本身违法行为的存在,为网民提供优质、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此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种行为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endprint

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网的思想是“互联网+”时代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展开。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网络空间载体与互动的实体化要求杜绝“法外之地”,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而现实网络空间法律边界的模糊、法治意识的淡薄也必然要求实现依法治网。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制度体系逐渐延伸到网络空间,治理范围逐渐包纳网络空间,这也要求法治原则应用于这一新领域。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网络治理空间的法治化,坚持依法治网,就是要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这是实现下工夫的法治保障。

(五)推进资源共享:下工夫的美好愿景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 〔4 〕,要求全面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汇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网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国家之间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以实现造福于民的本质目标;要求打造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现代信息经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凝聚并激发社会各方努力追求的内在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连。”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以国家主权为原则制定的信息壁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应该在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前提下,加快互联网领域的开放步伐,坚持互惠理念,创造更多沟通合作的平台和机会,提升各国利益的增长点,让更多国家和人民能互搭快车、互享成果。因此,新时期我国本着共赢的原则,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的“朋友圈”,为各国的贸易往来创造基础,并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当前我国正在努力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深化网络合作意识。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间的资源共享,使互联网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资源共享思想,是对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完善,在有力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网信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体现出了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

三、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的践行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的结构特征与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国家的治理在此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而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网络战略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既着眼于国家利益,又构建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既实现网络强国的核心目标,又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保证网络的安全,又实现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这一系列的目标愿景和战略部署勾画了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路线和方向,助推“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我国必须顺应网络发展这个大趋势,以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管理与治理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 中国网站总数为 506 万个,半年增长 4.8%。IPv4地址数量达到3.38亿个、IPv6地址数量达到21283块/32地址,二者总量均居世界第二。网络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意识到我国互联网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敏锐地感知到互联网的发展与所要建成的互联网强国之间存在的差距。“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12 〕。这需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实践不断提升网络积极正向的运行质量以及治理水平。

(一)重视技術与人才:占领全球技术与人才高地

技术和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发展战略中一以贯之考量的“两驾马车”。习近平总书记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给出了建设网络强国“五个要有”③的对策,其中关于技术和人才方面占了五分之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12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聚天下互联网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3 〕这确定了人才培养不问出处、注重技术与专业、弥补短板、解决问题的标准。具体来说,应注重两方面人才的培养:一是互联网技术型人才。要在技术方面实现全球领先,拥有核心技术,前提就应当是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专业人才。二是互联网战略型人才。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正确方向的引导,这种引导机制的运行在于战略型人才的能力,应当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二)强化安全和规范管理:推进网络治理法治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逐步发展为与一国的陆、海、空、天四维并列的“第五疆域”。但是全社会对涉及到这个“第五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还未能完全达到应有的程度。我国在网络领域的立法体系、立法结构还不完善,对于国家信息、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尚显不足。所以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必须坚持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是维护网络安全、优化网络治理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真正实现网络安全自主。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建设法治国家与社会的前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面临着各种挑战,因而在网络治理中必须抓好维护网络主权这一复杂工程。只有尊重主权原则下的依法治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二是要构建系统网络空间法律体系,深度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8 〕201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并明确了网络运营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等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关键性转折点。总体上看,我国在网络领域的立法体系、立法结构还不完善,对于国家信息、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尚显不足。对于网络领域的部门法要真正有效贯彻落实,必须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像治理现实社会那样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的法治化治理思想,不断完善互联网治理的法治方案。endprint

(三)聚力共享经济发展: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2017年5月,艾瑞咨询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报告》,分析了去年的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2016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14707亿元,同比增长28.5%。电商营收规模为8946.2亿元,占比超过60%,是推动网络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13 〕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概念,专门开辟“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篇章,并将“共享经济”首次写入党的相关决议,标志着网络经济不断上升为党和国家网络战略的核心内容。201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也是聚焦网络经济空间,展开互动对话,进行深入研讨。由此可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不仅是中央政策布局和顶层设计,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 〕网络经济空间主要包括技术经济空间、信息消费空间、传统行业提质增效空间、新业态价值空间、智慧民生空间、分享经济空间等方面。在实践中,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的难点在于,现有行政部门过于强调细分市场基础上的市场准入监管这一传统细分式管理模式,而在共享经济时代,融合性新业态大量出现,沿用旧办法管理,没有包容新业态监管模式,将难以实现监管效果。在我国正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宏大背景下,要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必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要求,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不断夯实网络基础设施,积极进行监管改革,促进资源配置优化,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有效引导舆情: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网络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和反映着现实社会的舆论方向,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我们党及其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和意识形态掌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从战略高度阐释了网络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基于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经深思熟虑后确立的新网络舆论观。以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来引领网络舆情,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一是践行群众路线,以网络时代群众路线新尺度贯彻习近平网络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是“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3 〕。网络的普及意味着把脉话语方式必须具有网络意识,这不仅是检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且是领导干部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的检验尺度,成为新网络舆论观的基石。二是创新工作方法,促进“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的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3 〕这些论断表现出对民意的高度敬重,体现了深切的“为民之情”。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少数领导干部把精力集中于“管制”,这一传统工作方法并不适应于网络时代,也阻碍民意的传递。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新网络舆论观,改变僵化落后的网络思维,以官民网络良性互动的方式优化网络舆论生态。三是创新网络基层工作,实现网信部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网络世界的乱象特别是因民众不成熟而导致的严重网络“暴民”现象,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就要“创新改進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14 〕,而时、度、效的把握在于担负监管责任的网信部门,这需要他们重视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注重网络舆情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负能量传播,在工作中有效获得网络民意,并将之及时上达中央,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五)打好主动仗: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马克思认为,“现在极其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党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哪怕暂时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占领地盘。当然,目前还必须慎重地利用这些阵地,但重要的是,为了决定性的时刻保证自己在各个据点的影响。” 〔15 〕569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阵地已成为国内外意识形态激烈竞争的角力场,其中,网络文化是对政治表达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形态。如何引导网民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16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5 〕实践中,坚持并践行这些重要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目标的培育建立。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西方敌对势力视互联网为“中国和平演变的源泉”,将之作为向我国兜售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的“练兵场”乃至策动中国“颜色革命”的“孵化器”。对此,人民网曾发文专门指出,“互联网成为策动‘颜色革命重要平台”“当前少数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及其代理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步伐正明显提速” 〔17 〕。上述皆表明掌控互联网这个最大舆论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性。二是我们要加强网络阵地、尤其是红色阵地建设,增强网络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 〔2 〕154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牵制遏制和以西方价值观渗透,特别是一些错误思潮的“抢滩登陆”,我们应增强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阵地,坚持“党媒姓党”,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意识进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宝贵资源。必须注重改进创新网上宣传模式,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endprint

注 释:

①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②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③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4〕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6-10-28.

〔6〕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29.

〔7〕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

〔8〕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17.

〔9〕弥尔顿·L.穆勒.网络与国家——互联网治理的全球政治学〔M〕.周程,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10〕张晓君,孙南翔.走向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J〕.人民论坛,2016(2).

〔11〕本刊评论员.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J〕.求是,2013(17).

〔12〕习近平.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10/10/c_135742194.htm.

〔13〕艾瑞咨询. 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年度监测报告 〔EB/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399005.html.

〔14〕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17〕周 兵.互联网成为策动“颜色革命”重要平臺〔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15/c352498-28447774.html.

责任编辑 吕晓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
2015中国外交理念、实践盘点
标题党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