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娟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2)
铺设问题情境,引发深度学习
——以“钠及其氧化物”复习课为例
刘美娟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2)
以系列“问题”为主线,有条不紊的将“问题”与核心知识结合起来,引发学生自主揭示本质,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掌握,触发学生深度思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问题情境;铺设;深度学习
元素化合物是高考命题的常规题型,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通过与化学用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等知识的融合交叉,实现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的目的.作为高三的一轮复习课,希望这节课除了能够真正落实“钠及其氧化物”的复习之外,更能够在学科之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实录,以及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问题1 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钠,为什么?钠能不能保存在CCl4中?
学生回答钠非常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4中,钠密度比CCl4小,会与氧气接触并反应.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很是常规,学生回答并没有难度,旨在引导学生从根源上理解问题.
归纳总结钠非常活泼,不但与O2反应,还能与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请写出钠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 为什么钠非常活泼呢,你能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吗?
学生回答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非常容易失去,形成稳定的钠离子.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为铝、铁金属元素的学习做准备.
问题3 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有a水、b乙醇、c稀H2SO4、d稀NaOH的四个小烧杯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钠与上述四种物质反应的反应速率为c>a>b>d,c中c(H+)最大,a中c(H+)次之,d为碱性溶液,c(H+)最小.
归纳总结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的反应,c(H+)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掌握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并为下一问题做铺垫.
问题4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判断金属Na、Mg的金属性强弱,并叙述实验方案(包括过程、现象).
学生回答取两支试管,均加入等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Na、Mg,剧烈反应有大量气体放出的是Na,缓慢反应有极少量气体放出的是Mg.
追问为什么不用Na和MgCl2溶液反应,根据置换反应来判断呢?
设计意图:此问题承上启下,加深学生对钠反应实质的理解.事实证明,教学效果很好.
问题5 将钠分别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烧杯中,写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叙述现象.
(1)CuSO4溶液
学生板书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现象:剧烈反应,生成气体,有蓝色沉淀产生.
(2)饱和澄清石灰水
学生板书2Na+2H2O=2NaOH+H2↑ 现象:剧烈反应,生成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归纳总结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考虑产物NaOH对盐溶液的影响.
问题6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H2O反应产物也相同吗?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为什么?
学生板书并回答Na2O+CO2=Na2CO3;Na2O+H2O=2NaOH;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产物不同,Na2O2具有强氧化性,有氧气生成.
归纳总结Na2O和Na2O2有何区别?
(1)从物质结构角度分析∶阴离子∶阳离子=1∶2
(2)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2O没有.
(3)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Na2O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4) 从物质质量变化角度分析:Na2O通过CO2、H2O时质量增加CO2、H2O的质量;Na2O2通过CO2、H2O时质量增加CO、H2部分的质量
(5)从反应顺序角度分析:CO2、H2O同时通入Na2O和Na2O2时,Na2O和Na2O2均优先与CO2反应.
设计意图:从本质上理解二者的异同,进而对过氧化钠与H2O、CO2的反应、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有深刻的理解,并进行合理的迁移应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系列问题的冲击下,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将核心内容与试题情境结合进一步冲击学生的思维,形成注意的“向心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在思考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只要教师用心,一定可以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切实提升知识应用的能力.
[1] 曽秀琼.“问题导学法”的实践探究[J]. 化学教与学,2015(9):52-57
[2] 樊晓薇. 落实概念细节 贯穿学科思想[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9):41-43
[责任编辑:杨惠民]
2017-07-01
刘美娟(1982.1-),女,山东临沂,初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
G632
A
1008-0333(2017)28-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