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人员参加证据应用培训的质性研究

2017-11-22 08:15:05王春青付艳芬胡雁周英凤邢唯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循证导师证据

王春青 付艳芬 胡雁 周英凤 邢唯杰

(1.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 2.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116001)

·质性研究·

临床护理人员参加证据应用培训的质性研究

王春青1付艳芬2胡雁1周英凤1邢唯杰1

(1.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 2.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116001)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在证据应用培训期间的体验,帮助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临床护理人员参加证据应用培训的心理感受以及证据应用培训项目,为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22名参加过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的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被访者认为:证据应用培训不仅提升了职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也规范了护理流程,但是在参加培训过程中会有一些负面情绪。结论证据应用培训能够为临床护理带来益处,具有临床可行性,但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培训对象的负面情绪。

证据应用; 临床培训; 体验分析; 质性研究

随着人们对护理质量的精益求精以及对科学证据的追寻,循证护理实践逐渐成为全球护理领域中的一股新浪潮。证据应用(Evidence Implementation,EI)是将证据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以实践活动或系统发生变革为标志,是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1]。国外现已对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2-4]。上海市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作为全国护理领域中领先的循证护理机构,于2016年尝试开展了第一期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为上海市1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4名护理骨干。培训形式为培训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享及开展证据应用项目,其中理论授课内容为:包括循证护理证据资源的检索、证据的等级系统、证据应用的模式和理论、情景因素的评估、护理领导力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如何组织证据应用中的利益相关人、障碍因素分析、如何克服障碍、如何进行促进与激励等,证据应用项目实践为每2人一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导师。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培训对象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其参加培训项目的体验以及对培训项目的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培训项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接受证据应用培训并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临床护理人员,每组抽取1人,共访谈22名,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n=22)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在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结束后1个月,研究者通过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访谈前研究者与访谈对象取得联系,向访谈对象介绍研究的目的,获取研究对象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并做好访谈的录音与笔记,记录内容包括被访者的表情、语气等。每次访谈时间约为26~68 min,每例访谈1次。访谈涉及以下内容:对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的建议、参加该培训项目的感受以及收获等。

1.2.2资料分析方法 研究中资料的分析与收集同时进行,研究者A在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资料转录成文字,并由研究者B进行二次核对,确保资料转录的真实性。根据Colaizzi七步分析法[5]对文字材料反复阅读并找出主题,同一份资料由研究者A与研究者B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存在争议处同研究者C进行讨论,得出主题。本研究中采用MAX质性资料分析软件10(MAX Qualitative analysis 10,MAXqad 10)协助研究者对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开展证据应用项目带来较大压力 访谈中,培训对象提到了一些负面的情绪,如痛苦、压力大、迷茫等。(1)痛苦N2:“这个形式蛮好的,就是说虽然我们觉着很痛苦,但是呢,还是必须的,你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可能我们就会懒散下来的,那么这样至少是一个时间一个节点,会督促我们。”N15:“我也能体会到这个实施过程真的很痛苦,你想那么多病人,筛病人,我本来病人就不够,然后一筛病人又一堆就没有了,本来数据就少,然后大家又忙,然后后期数据又收不到。”(2)压力大N3:“会有很大的压力,对于我来说,因为是我提出来的,因为这个涉及到很多,涉及到医院的各层级的领导,包括医务科啊。”N4:“因为我们又是医院派的四位嘛,就等于也是护理部的老师讨论下来派我们四位来的,然后我们其实也压力蛮大的,担的重任,因为一出来,就代表我们医院的,然后就是给自己的压力也很大。”(3)迷茫N4:“我们刚刚开始就是想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也觉得有点纠结,因为不知道我们的执行力和这个领导力够不够。”N15:“一个审查指标一个证据,我具体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实际动作来体现它,我就很迷茫”、“这个过程,你要找这个医生,要找到那个医生都是花时间的,当这个时间拖得久之后你就会很彷徨,到底做不做,到底有没有必要这样折腾自己,我会这样想。”

2.2.1提升了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是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6]通过参加证据应用培训,培训对象表示自己的护理专业性得到了医生、患者的认可,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在开展证据应用项目的过程中也非常具有成就感:(1)职业认同感。N9:“因为以前我们的病人老是觉得我们的护士,就是过来帮你打完针什么的,帮你换完补液,治疗的问题都是医生来解决的。这次他发现就是说我们的护士会去更多的关注他出现什么样的症状,然后给予他很多知识的指导,然后教他怎么样去跟医生沟通,他就会觉得其实护士也知道的很多的,不是说只是打针发药。”N7:“我们的科主任、教授们就会说,哎,你们护士,现在已经研究这些东西啦,对吧,你们也很专业嘛,做的非常的好啊。”(2)成就感。N1:“我们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就是说从前面非常阻挠然后到后面就是阻力很大到一下就畅通了,就觉得成就感还是蛮大的。”N6:“就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我们确实改变了(护理流程)。”

2.2.2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7]。培训对象的实践的过程也是对证据应用知识以及证据应用技能进一步学习与强化的过程,通过为期一周的方法培训以及为期半年的证据应用项目实践,培训对象表示不仅收获了相关的知识,同时也学习到了证据应用的技能,并提高了自己开展循证护理实践的信心与勇气。

2.2.2.1提高了对证据应用的认识 N3:“这次听课,老让我觉着证据应用是一个很落地的一个东西,就是很能够在临床上起到很大提高和帮助的地方。所以这个对于我对循证的以往的认识上是有突破的。”N13:“不仅是我自己,就是很多护士的话,对循证护理就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吧,而且就是大家都知道有这种方法可以知道工作是更加科学的。”

2.2.2.2纠正了对循证护理实践的误解 N2:“我现在就是方法学完全纠正了,以前我觉着循证就是说,我只要在有些文献上,看到过,我觉着这个东西就是可以的,我觉着就是可以用的。”N4:“这次就把循证护理的概念就彻底搞清楚了,像我们以前检索了一些就是原始文献,有的时候把里面的那个就拿来用,这次我们就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循证护理”,“之前就认为我去查询了一些文献,如果他是一个RCT,我们就可以把它里面的内容就直接拿过来用,现在我们知道要做这个质量的评价。”

2.2.2.3提高了证据应用能力 N10:“我自己尤其是我自己对循证的这个证据应用我至少我就觉得让我明朗了,我就知道前面不是一团迷雾了,可能这条路上还会我还会有一点点小小的问题,但是至少我知道怎么做了。”N13:“自己就是比如说文献的检索啊,还有就是关于就是证据应用从头到尾怎么做的这个步骤啊,这些方面,我觉着都是有所提高的。”

2.2.2.4提高了开展证据应用的信心与勇气 N3:“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一块地方,但是确实是一个把传统的东西给打破了,就是说大家还是有这个意识和勇气了吧。”N14:“这个项目让我感觉到我们能做很多事,能够改变很多事情,就让我以后做(证据应用)的话,还会就是说,用心去做的这种感觉,我是看到了在临床开展证据应用的希望。”

2.2.2.5加强合作 (1)加强了医院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N1:“复旦大学的各个老师拉近了距离了,你比如说跟我们导师嘛,那我们想可能以后有项目需要他指导,那么就是建立一种跨医院和临床和教育的一个衔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2)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N2:“本来我们康复科也不怎么跑的,现在我们跑的多了这个医护的合作也多了,就是变老朋友了么,我们会经常会用微信、邮件去了解怎样”,N10:“我们会发现医护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了,因为你看护士长这个事情医生都很配合,那么下次她两有什么事情找我,我也会更配合,我给他创造条件,让他帮他去弄啊等,就会让大家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

2.2.2.6提高了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更加按照循证的思路做事情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N1:“我觉得我推广了几个循证之后,我们护士的这个自信能力,还有就是自我管理、探索思考能力也在慢慢提升,而不是说机械性的就是说我去执行医嘱。”N14:“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他们会向证据这方面靠拢,比如说我今早上一个护理的查房啊什么的,他们有疑问了,他们就会有这种意识,那么以前他们是不会有的,以前他们就是查查文献,然后去讨论一下就好了,那现在会想的就是会不会有这方面的证据支持啊什么的。”

据悉,中国参加的东盟地区论坛成立于1994年,现有27个成员,是以“政治、安全”为主题的政府间多边对话与合作平台,是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官方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最具包容性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之一。2017年8月东盟地区论坛外交部长会议上正式通过举行东盟地区论坛渡运安全研讨会。通过东盟地区论坛渡运安全研讨,中国为亚太地区渡运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进一步密切与东盟以及亚太地区水上交通安全合作,促进渡运的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梁宗盛)

2.2.3通过证据应用项目规范护理流程 在证据应用培训中的项目实践中,培训对象也表示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了变革,规范了临床护理流程。N2:“那现在我们就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有评估,那么这套流程就顺了、就科学了是吧,然后有访谈,我们还有专门的计划,让他们(患者)做,然后做完以后还得给我们反馈。”N11:“因为我们护士之前做这个的话就是一个人做一个样,大家的心理就是说我只要不违反这个无菌操作,我怎么做都是可以的,,那我们做了这个项目之后呢,给这些护士就做了一个培训,培训之后现在这些所有的人全都是按照我培训过的方式来做的。”

2.3对培训方式的反馈

2.3.1理论授课与案例分享相结合是培训成功的基础 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系统详细的培训内容获得培训对象的一致好评,培训对象也表示理论授课与案例分享对其后续开展相关的证据应用项目很有帮助。N16:“我觉得理论授课的时候我有点可能比别人听起来累。然后通过讲课我回去再翻这样的一个资料我觉得很好。”N17:“我觉得理论授课的内容也蛮好的,因为包括很多方法,理论方法,除了理论方法方面的还有一些实例示范、分享啊,可以起到蛮好的一个借鉴的作用。”

2.3.2基于项目的边培训边实践是培训成功的精髓 同以往的“循证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不同的是,本次的培训项目还包括为期6个月的项目实践。通过对培训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培训对象对于该种形式的培训比较赞同,并且认为实际开展证据应用项目能够收获的更多。N2:“像我们说的那些审查指标这些东西,听得时候好像还是很明白的,但是当你做的时候,好像就是又不对了。”N5:“这种模式还是很好的,因为你坐在课堂里读那么多书,还不如就是自己去实实在在地去做一做。有老师在那边手把手的教你,这样会好一点,然后你走弯路了,老师也给你指出来,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体会最多,其实实践比课程有时候获得的效果更好。”

2.3.3指导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本次证据应用培训项目为每组培训对象均配备了指导导师,指导导师为培训对象进行全程的指导,培训对象表示指导导师在整个培训中较为重要,从选题、方法学指导到大方向的把控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1.导师指导帮助很大。N6:“我觉得导师也会给我很多的建议,尽管我有很多的临床经验。我说我有可能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我可能没有考虑到怎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觉得有导师的辅导非常好”。N12:“我们导师配的很给力,就是他给了我们一个点或一句话,我们就可以衍生出无数个点。”2.导师指导选题。N4:“老师后面也给我们指导,就是说不要选太大的题目,你可以选一个你一个题目当中的一个点去做。”N5:“其实我觉得老师能够给我们最好的一种方法和建议,是在选题上,因为一旦你题目选得对,你后期做起来会比较简单,就是会比较理得顺。”3.导师方法学指导。N1:“就是说他能给我们一些方法学上的,还有一些理论支撑的这种指导,就是让我们不要走偏了,让我们至少能够沿着这个路径走下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N14:“导师对于我们证据的一个查询,就是我们查寻证据到证据的汇总和筛选这个过程,以及制定指标的这个过程,都是很重要的。”4.导师把控方向。N4:“整个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大致的方向,导师都会给我们把握好,这个比较重要,因为有的时候做着做着就会做歪了。”N8:“导师就是避免我们出现很多偏差的东西,然后对我们来说还是帮助蛮大的。”N11:“导师会给我们一些方向性的指导,这点很重要,比如说我们去做一个点,本来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的,然后他突然间觉得这个你废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大的结果,那么你可能就是他会帮你调整一下方向。”

2.3.4多次汇报与督察能够起到督促纠正的作用 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第二个阶段是为期六个月的项目实践。为了保证培训对象开展的证据应用项目的质量,同时也为了提高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本次培训除了为每组培训对象配备了指导导师以外,还安排了多次作业汇报,汇报形式为幻灯片放映、学员介绍、现场提问与专家评审,参与汇报的人员为全体培训对象。除此以外,在结题前2周,还安排了项目督察,由评审专家以及培训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前往培训对象所在的医院,以现场查看、学员口头汇报、资料展示的形式开展。在同培训对象深入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种形式虽然给培训对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起到了督促与纠正偏倚的作用。N6:“督察,其实我觉得是督促的作用,就是说帮助我们。我们都有这个惰性,但是有这个环节的话,督促我一定要把项目做下去,否则我交不了差。”N9:“就是说不断地反馈,如果你当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的修正,不至于到最后汇报的时候,做的方向完全就不对了,反正对这些安排,我们一致都认为还是很有帮助也很合理的。”

2.4证据应用培训项目的改进建议 对22名培训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总结发现,培训对象针对该培训的改进建议为延长开题时间、延长理论培训时间与理论授课与证据应用项目实践交叉开展。

2.4.1延长理论授课时间 许多学员均表示理论授课时间过于紧凑,希望能够延长理论授课的时间,减慢理论授课的速度,同时也能够多一点时间思考。N3:“然后绷的比较紧的,那个时候(理论课6天),每天都是比较紧的,每天的信息量都很大,就是查资料啊。”N4:“之前的那6 d(理论授课)有点紧张,就是一下子上来知识量有点爆炸”。

2.4.2推迟开题时间 本次证据应用培训项目于培训后当天进行临床循证护理问题的确定,并在一周后进行开题汇报,多为学员表示证据应用题目的确定较为仓促,希望能够延长确立证据应用题目的时间。N8:“题目的话,两三天就要立即要想好,然后而且马上就要出证据,就比较仓促。”N13:“也就是前面查文献,这段时间有点紧,然后后面还需要交开题的时候,就是那段时间有点紧”。

2.4.3理论授课与证据应用项目实践交叉开展 一些学员表示理论授课与项目实践绝对性的分开不利于他们学以致用,希望能够在开展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接受相关知识指导。N3:“在中期的时候,也能够有一段时间的上课,因为跨度有点长了,如果理论的东西在中期的时候能够有个加强,就更好了。”N5:“我觉得其实课程是可以前面一部分,然后大家带项目回去做,然后中期再上一部份课,然后再到结题前再上一部份…你让我们先接触一下,先实际的看一下,然后再回到理论课堂上,然后再回到临床做项目。”

2.4.4增加汇报前指导 尽管在每次汇报前,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小组成员都会制定相关的汇报模板与word提交报告模板,但是学员们表示结题前的小讲课安排的非常好,能够在结题汇报前针对性的进行结题指导等,希望在中期汇报前也能够有一些指导。N7:“我觉得这个结题就做得比较好,先给我们指导一下,应该怎么结题。我觉得在中期汇报以前,其实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做中期汇报…中期考核以前,比如说有些东西就可以在这个时候就再加点内容啊,再让老师讲一讲啊,或者呢就让大家坐下来这么讨论一下。”N6:“特别是在最后做的时候,我可能特别要需要她,可能一步一步要讲清晰,这点我是觉得上课中缺讲了一点点,就是我后来,包括我怎么开题,我怎么做,包括我后面中期汇报,整个报告啊,我觉得后来也是慢慢摸索的,所以我觉得这点能有(老师指导)就好了。”

2.4.5增加临床导师 在同培训对象深入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导师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专家来作为临床导师。N1:“很多管理流程的这些问题他确实参与进来确实不能解决很多,因为他不做临床,就不知道临床的这种复杂性,还有就是每个医院的临床都不一样”。N13:“对临床导师,尤其是一个医院的他比较了解这个医院是怎么样运作的各个系统啊,还有本来的护理常规啊,都比较的了解,你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3 讨论

3.1加强对培训对象的指导与管理 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包括方法学培训与证据应用项目实践。方法学培训内容聚焦于证据应用,不同于以往的循证护理教育、循证护理讲座等。因此,参加培训的临床护理人员,对于方法学培训内容较为陌生,加之培训内容为集中式授课,强度较大。同时,证据应用的过程也是临床护理质量提升的过程,涉及到患者、一线护士、护理管理者以及其他学科的共同参与,从说服相关人员的参与、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到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等,带来护理流程、规范与标准等的变革,提高护理质量,故证据应用项目实施者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挑战、压力等。为缓解培训对象的负面情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作为培训机构的教育者,应能够认识到培训对象参加培训项目过程中经历的一些负面情绪,并在授课、讨论中给予一些指导,缓解培训对象的压力;作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能够合理安排参加培训项目的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与补助,使培训对象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培训项目中。

3.2证据应用培训的重要性 开展为期半年的证据应用是证据应用培训中的关键内容,培训对象将前期接受的方法学等理论知识通过“实战”形式应用于临床,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培训对象经历了查阅国内外证据资源(如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对证据质量的评鉴以及对临床具体情境的评估等。通过该过程,培训对象能够接触科学有效的并且最新的护理知识,指导并更新临床护理工作,并能够切身体会到护理的专业价值。培训对象通过参加证据应用培训能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开展证据应用的信心,该结果与多项研究一致[2,8,9]。在组织层面,证据应用项目的实施也可以规范临床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该结果与Foss JE等[2]研究结果一致。因此,证据应用培训项目能够为临床带来多种益处,对于临床护理质量改进工作也较为重要。

3.3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可进行推广 理论授课向培训对象简要介绍了循证护理的发展、系统评价以及JBI证据资源,并系统讲述了循证资源的检索、文献质量评鉴、证据等级系统、知识转化与证据临床应用模式、证据应用报告格式、证据应用项目的关键环节管理;案例分享由多位开展过证据应用项目的老师为培训对象分享自己的经历;此外,还为培训对象配备项目指导导师,全程参与到证据应用培训项目,从培训初期的讨论课到证据应用项目结题,在讨论课中,指导导师与各自所带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临床循证护理问题、检索循证证据资源、评鉴证据质量、制定审查指标,而在开展证据应用项目的6个月内,则由培训对象与指导导师自由联系,一起解决证据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对证据应用项目进行监控,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项目中还开展了多次作业汇报与项目督察。Novak I.等[10]的研究采用讨论、案例分享与实例练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Gawlinski A.等[11]在培训中采用了导师指导,均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本研究中,培训对象也表示理论授课、导师指导以及项目实践均具有各自的作用于帮助,说明该种形式的证据应用培训项目安排较为合适,可进行推广。

3.4完善证据应用培训方案 尽管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内容与方法较为满意,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仍需要进一步改进:(1)延长理论授课时间。连续一周的理论授课,内容涵盖了循证证据资源检索、文献质量评鉴、证据等级系统、知识转化与证据应用的理论与模式、证据应用项目的关键环节管理以及案例分享等,对于没有系统接受过循证护理教育与培训的学员而言教学信息量大、难度高,并且由于培训学员均来自于临床,即便接受过循证护理的教育、培训等,对于循证护理、证据应用知识难免有些生疏。(2)推迟开题时间。开题时间的推迟能够为培训对象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能够缓解培训对象高压力的不良心理状态。(3)在项目实施中期增加理论指导。持续半年的证据应用项目实践开始于理论授课后,在为期半年的时间内,除结题前有半天的小讲课外,其余时间均为培训对象在各自所在的医院里开展证据应用项目,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故长时间的脱离理论知识,将不利于项目的开展。(4)增加临床指导导师。但是受到培训师资限制,在本次培训提供的指导导师中,仅有2名为医院临床护理专家,其余均为教育机构的教师,在临床经验方面不免较为薄弱,有些培训对象也表示指导导师对实际的临床问题以及医院的各项体制、机构等了解不深,因此如果能够同临床导师一起为培训对象进行项目指导,效果将会更佳。

证据应用培训项目不仅受益于个体层面,还受益于组织、科室层面,可在临床加以推广,从而使得更多的临床护理人员受益,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 胡雁.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86.

[2] Foss J E,Kvigne K,Larsson B W,et al.A model(CMBP)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ollege and nursing practice to promote research utilization in students' clinical placements:A pilot study[J].Nurs Educ Pract,2014,14(4):396-402.

[3] Weeks S M,Moore P,Allender M.A region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ellowship[J].J Nurs Admin,2011,41(1):10-14.

[4] Cullen L,Titler M G,Rempel G.An Advanced educational program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Western J Nurs Res,2011,33(3):345-364.

[5] Colaizzi P,Vaile R,King M.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 views it.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s for psychology[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48-71.

[6] 谷桂菊.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 Duane Brown.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2002.

[8] Short J,Mcdonald S,Turner T,et al.Improving capacity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outh east asia:evaluating the role of research fellowships in the SEA-ORCHID project[J].BMC Med Educ,2010,10(1):37.

[9] Welch A,Dawson P.Closing the gap: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 a strategy to embed evidence within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ce[J].J Eval Clin Pract,2006,12(2):227-238.

[10] Novak I,Mcintyre S.The effect of education with workplace supports on practitioner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knowledge and implementation behaviours[J].Aust Occup Ther J,2010,57(6):386-393.

[11] Gawlinski A,Becker E.Infus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J].J Nurs Staff Dev,2012,28(2):69-73.

Qualitativeresearchonexperienceofclinicalnurseinevidenceimplementationtraining

Wang Chunqing1, Fu Yanfen2, Hu Yan1, Zhou Yingfeng1, Xing Weijie1

(1.FudanUniversity,CollegeofNursing,Shanghai200032; 2.DaLiUniversity,CollegeofNursing,DaliYunan116001)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of clinical nurses in evidence implementation training, to help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of nursing understand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and the evidence implementation training program deeply, and to make the training project better.Methods15 clinical nurses participated in the semi-structure interviews. Data were analyzed by Colaizzi's seven steps phenomenological procedure.ResultsParticipants believe their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and self-efficacy have improved through the training program.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negative emotion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ConclusionsThe evidence implementation training is applicable and beneficial to clinical nursing.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should notic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Evidence application; Clinical training; Experienc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编号:15ZZ004)

王春青(1990-),女,安徽,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循证护理

胡雁,E-mail:huyan@fudan.edu.cn

R471,R47-05

A

10.16821/j.cnki.hsjx.2017.22.030

2017-06-02)

欢迎订阅2018年度《护士进修杂志》

猜你喜欢
循证导师证据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V eraW an g
导师榜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手上的证据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