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良柱
【摘 要】弗朗兹·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其中钢琴奏鸣曲是其创作的重要领域,为世人喜爱与熟知。本文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537(Op.164)为例,研究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写作逻辑,探究早期作品在继承古典传统基础上的发展。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537;写作逻辑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075-01
弗朗兹·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创作涉及多个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除艺术歌曲之外,钢琴奏鸣曲也是其创作的重要领域,为世人喜爱与熟知。本文以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D.537(Op.164)为例,研究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早期写作逻辑,探究早期作品在继承古典传统基础上的发展。
一、关于钢琴奏鸣曲D.537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537,创作于1817年,是其钢琴奏鸣曲创作早期的一部,三个乐章被认为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完整的一部,乐章數量遵守了古典主义钢琴奏鸣套曲三或四个乐章进行创作的传统。
二、钢琴奏鸣曲D.537作品分析
传统音乐作品中,谈起结构逻辑与组织原则,必然要与音乐作品的曲式联系起来,而奏鸣曲中重要的一个曲式就是奏鸣曲式。钢琴奏鸣曲D.537,a小调,三个乐章的曲式可以归类到熟知的名称上,其中有两个乐章与奏鸣曲式有关联。
(一)第一乐章,a小调。奏鸣曲式。
呈示部(1—72),主部(1—27)a小调,是由同一材料开始的三句(5+5+17)构成的一部曲式,从第16小节和声上的节点开始,和声上具有连接的功能;副部(28—53)F大调,是由同一材料开始的两句(11+15)构成的乐段,副部主题材料来源于第12、13小节的高音部,主题开始用功能重叠来模糊调式。
展开部(73—122),副部主题材料的展开,展开的调性为:E—C—bA,在第117—118小节,通过半音进行,用d小调重属变和弦到属和弦,为再现部再现做属准备(主部再现时是d小调)。
再现部(123—187),主部在d小调上再现,结构上无变化;副部(150—175),副部主题在A大调(主调的同名大调)上再现,其后的结束部主题也是在A大调上,直到188小节主部主题材料的尾声才回到a小调。这个乐章除上述陈述分析外,还有下列一些特点:
1.D.537第一乐章调性布局:按三度调关系进行的。
2.上述分析中得出乐句长短不一,没有古典主义时期规则或方整型的乐句,乐段结构不突出。
3.和声进行:变和弦、半音化的和弦外音丰富了和声音响与旋律。
(二)第二乐章,E大调,回旋曲式。这个乐章从材料陈述的角度归于回旋曲式,但主部第二次出现的调性使之有别于古典传统回旋曲式,舒伯特如此安排是服从于调性模进对称的需要,两个插部调性是C—d的模进,主部用E—F的模进。
(三)第三乐章,a小调,这个乐章是由主题重复、调性对称(呈示部中是a—A、D—E,再现部中是e—E、e—A)的二个部分构成的古奏鸣曲式,但由于有四个主题,过多的主题使古奏鸣曲式不典型。
三、继承与发展
奏鸣曲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已高度成熟,舒伯特显然继承并发展了贝多芬在奏鸣曲式结构上的优良传统。
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保留了古典及之前曲式形式的核心部分,抒发与表达作曲家内心情感与思索的内容性突破了古典及之前的曲式形式。
2.从奏鸣曲式结构原则来看,古典奏鸣曲式核心特性的调矛盾到调统一的法则在这首作品中明显削弱,这种冲突的戏剧性被舒伯特特有的抒情性所替代。
3.作为传统调性音乐起统治地位的调,作品自身逻辑取代了传统曲式的调性要求。
在D.537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中,主部真正在自己的下属调上,这在之前是不多见的,这样造成的调统一不是整体的矛盾解决,作曲家更为强调的是它的抒情性;第二乐章中,主部第二次出现的调性遵循了乐章整体调性模进的需要;第三乐章主题严格遵守主、属调的对称。而整首作品又有一个三度调关系链起作用。
4.主题与材料发展上,动机式旋律及发展在这首作品中已不突出,取而代之的是抒情性的旋律在重复中求发展。
写作技术体现了写作方式,而技术的现象是由风格决定的。通过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D.537可以看出,舒伯特摆脱了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传统的影响,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浪漫主义风格,并对其后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向民,《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导言,乐府新声,2015年第1期,第31—34页。
4、王岚,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数量考证,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第36—47页。
5、冯存凌,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形式及内涵,交响,2010年第1期,第87—91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