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观
德国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 被视为是欧洲的大文豪之一,享有与英国杰出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和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同样的名气。歌德在众多领域都表现出色:他写了很多诗,也是一位小说家,在生理学、地质学、植物学和光学等领域做出了科学贡献;此外他还是外交官、时装大师、高级公务员、色情文学作家、大学校长、优秀艺术家、冒险的旅行者、一家剧院的主管以及矿业公司的负责人。
在歌德的一生中,他的崇拜者对他的文学作品印象深刻。但是与歌德的任何著作相比,当时人们更关注的是他如何生活,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歌德的生活比他的著作更有意义,这解释了他的文学作品不如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和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那样有名气的原因。下面介绍与歌德有关的珍闻轶事。
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之爱
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相当富有的家庭。歌德的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关心:他主要是在家里接受教育;他给朋友们写诗,去艺术班上课,学习意大利语。歌德经常去剧院,和演员们交朋友。作为上流社会的一员,歌德12岁时佩戴一把剑出现在公共场合。
歌德先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后来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歌德获得法律硕士学位以后,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一家国家法庭担任助理。在工作期间,他爱上了一位同事的未婚妻。不久,歌德创作了一部中篇爱情小说,他将其定名为《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的情节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其主人公维特的经历与歌德本人非常相似。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维特/歌德爱上了一位年轻女子夏洛特。小说对迷恋之路上所有微小步骤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他们一起跳舞;一不小心他们的脚在桌子下面相碰;他们微笑,用小纸条互相写些调情的话。这些使恋爱像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维特问自己:“没有浪漫爱情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就像没有灯的魔术灯笼。”
这部迷人的小说在接下来的25年里成了欧洲的畅销书。法国皇帝拿破仑就吹嘘他读过七次。不过这个故事有一个悲惨的结局。夏洛特并不是真的爱维特,最终拒绝了他。维特在绝望中自杀。悲惨的结局表明歌德从一开始就看到了浪漫的生活观的局限性。浪漫的爱情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歌德认为,核心问题是:希望浪漫的爱情时间“冻结”在一个美妙的时刻。这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晚饭以后,维特与心爱的人漫步在树林里。他希望生活总是这样的,所以他觉得他们应该结婚,有一个房子,也有孩子。然而在现实中,婚姻根本就不像6月份那个可爱的夜晚。精力会疲惫,需要支付账单,会发生争吵和相互限制等等。与浪漫主义的极大希望相比,真正的爱情最终可能会令人失望。
这就是为什么歌德逐渐从浪漫主义转移到他所谓的古典主义之爱——这种爱恋具有一定程度的悲观性质。歌德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批判者,不是因为他对此冷漠或是缺乏想象力,而是因为他深刻地理解浪漫主义的吸引力也是它的危险之处。
歌德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他从最初的浪漫主义转向成熟、古典的人生观。他的剧作《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从内容到形式都标志着歌德创作风格思想的转变。
到了中年时代,歌德已经对维特感到厌烦了,着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浪漫主义是病态的,古典主义是健康的”。但是歌德遇到一个主要的文化问题:浪漫主义更令人心情激动。歌德明确指出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事情成功地夺取人们对激情事物的注意力。
从政的重要性
1775年4月,也就是歌德创作的爱情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取得巨大成功不久,歌德成了一个公务员。魏玛公国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任命他为首席顾问和高级行政官员,以帮助管理魏玛公国。
歌德在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这项工作;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道路——这对于改善贸易至关重要。歌德也是国有银矿业务的监管者。他还参与外交事务,对教育和城市規划做出重要决策。他花了很多时间参加每周两次的内阁会议(会议内容涉及大量的写作和阅读简报的工作)。
对于歌德这个非常成功的富有创意的人来说,他的上述行为听起来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只是认为从事艺术和文学创作与热衷于政府管理是大相径庭的。
但是歌德本人不这么看。多年来,歌德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撰写报告,坐在会议厅里讨论关于采购专业排水设备的赞成和反对意见,利用最好的材料重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以及如何处理与普鲁士这个专横霸道邻居的关系。
歌德认为自己需要责任、权利和经历才能成为一个更成熟、更聪明的人—— 一个更优异的诗人和哲学家。但是歌德也做了不少别的事情:这能够帮助他把想法变成实践。
后来,歌德担任文艺部长的职务。他在德国建立了一家最好的剧院,并且在这里首演了许多当代的戏剧。按照现代术语来说,就好像成立了一个主要的电影制片机构。随之而来的权利、责任、预算和资金——世界运行的机制——使歌德能够走上一条至关重要的发展道路。他从一个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转变为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人。歌德不是仅仅写国家剧院有多么好,而是致力于建设这家剧院;他不只是口头上说城市应该拥有大片绿色空间,而是敦促政府部门采取实际行动,建立了一座模范的城市公园。
旅行疗法
1786年9月,歌德担任魏玛公务员工作已经超过十年,近40岁的他陷入了恐惧之中,担心自己会浪费生命时光。歌德厌倦了寒冷的冬天,没完没了的会议,工作的负担使得他很难找到时间写作。于是他前往意大利,首先是到维琴察和威尼斯,在这些地方他对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第奥的建筑作品尤其印象深刻。
然后歌德去了罗马,这是他的主要基地。他在意大利度过了将近两年。对于歌德来说,旅行的意义不是完全为了放松身心和休息一下。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旅行的目的是去一個地方,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正在消失的成熟部分。歌德觉得自己的一部分只有在意大利才可以被发现——“我渴望见到葡萄和无花果。”
但是就像到过罗马的许多游客一样,歌德来到这里以后感到失望。
歌德在1788年秋天至1790年春天完成的诗集《罗马哀歌》里写了这段经历。他描绘了一个伟大的城市,充满了死气沉沉的遗迹,似乎非常有名,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大意义。“请对我说话,你们这些石头!”他恳求道。这使后来的许多游客都有同样的感觉。
歌德没有留在意大利。近两年以后,他回到德国魏玛,继续从事他的政治工作和创造性活动。
歌德与代表作《浮士德》
歌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诗体悲剧《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万多行的大型诗剧,它以德国的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浮士德》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鸿篇巨著,它的构思和写作,贯穿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延续了60多年之久。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和配置人物,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浮士德》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歌德与科学技术
歌德除了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外,他在科学技术领域也有独到的研究与发现。歌德从事科技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通过对植物的深入研究,歌德于179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植物变形记》的学术论文。歌德认为,叶子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植物的其他各种器官都是由叶子变异而成。他仔细观察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之后,把变异分为有规则的、无规则的和偶然的三种。他还绘图并详细论证植物如何从种子长出胚芽,变成胚叶、然后长叶子、开花结果的变异过程。歌德观察到了并确认植物的发展和变化,但在分析变化的原因时,只承认量变而不认为有质的飞跃。
在对人类与羊等动物骨骼研究的基础之上,歌德于1806年完成了论文《动物变形记》。他认为动物最重要的部分是脊椎骨。动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脊椎骨。各种器官也都是由脊椎骨发展而来。歌德在这里所说的动物当然只能指脊椎动物。
歌德于1791年开始研究光学,在光学方面他的观点与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的学说相对立。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歌德写出了《光学论文集》。1794 年歌德开始研究颜色学,费了十余年心血于1810年写成两大卷的论文 《颜色学》,其篇幅达1300多页。歌德的颜色学认为,一切颜色都是由于闷光和明暗相互作用的结果;光明与黑暗如同斗争的南北两极,相互影响,而在二者之间存在的闷光,才是颜色的世界。歌德称蓝色和黄色为两主色:黄色具有愉快、活泼、弱刺激性等性质;蓝色使人感到寒冷,令人不快。
歌德对矿物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采集并研究矿物。他说,他之所以对矿物学发生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它有重要的实际利益,另一个是因为他想在矿物中找出实证来说明原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歌德与绘画
鲜为人知的是,歌德还是一位绘画大师。在歌德的杂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对于绘画的想法和评论。歌德不仅对绘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研究,他本身就是一位造诣颇高的风景画家。歌德从小就在父亲专门请来的老师指导下学习绘画,并曾经说过,绘画是他仅有的表达自己的方式。他酷爱大自然,因此所画多为自然风景。
酷爱绘画伴随了歌德的一生,其绘画作品的数量丝毫不亚于专业画家,他创作的各种风格的画作达2600多幅。歌德的绘画恬淡优雅,宁静安详,意境一流,其中不乏得到专家好评的作品。德国艺术评论家和学者阿·费德曼在其论著《作为绘画艺术家的歌德》中写道:“如果说歌德的肖像画开了现代肖像艺术之先的话,那么,德国的现代风景画则也始之于歌德的风景画。”
歌德的画作如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也是他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歌德与门德尔松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1847)的老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策尔特(1758—1832,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与歌德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在门德尔松12岁那年,策尔特把自己这个心爱的、引以为豪的学生带到歌德家里去了。门德尔松出色的钢琴演奏以及他所写的动听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歌德,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简直被小门德尔松迷住了。从此,门德尔松成了歌德家中不可缺少的、最受欢迎的小客人。门德尔松经常住在歌德家里,歌德待他十分亲切,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吻他。聪明伶俐的门德尔松深得歌德的欢心,小门德尔松对这位著名的老诗人更是充满了尊敬和热爱,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俩这一老一少经常在花园中散步,小门德尔松挽着歌德的手,在老诗人的身旁仿佛自己变得成熟了,不再是一个12岁的孩子。而歌德此时也觉得自己不像70多岁的老人,他的腰板挺得直直的,似乎又回到了青壮年时代,浑身充满了活力。他们彼此之间彬彬有礼的态度,优雅的举止,知识渊博的谈吐,使人根本感觉不到年龄的差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之交”。
到了晚上,在客厅明亮的灯光下,门德尔松在弹钢琴,歌德则兴致勃勃在欣赏。门德尔松按照年代的顺序依次弹奏各种乐曲,从巴赫、海顿、莫扎特直到当代音乐家的作品。每奏完一曲,他俩都会展开热烈的讨论。
门德尔松与歌德的接触,在门德尔松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门德尔松早就有抑制创作热情,使作品形式平稳均衡的习惯,这一点他从歌德那里得到了支持。
歌德十分关心门德尔松的成长。在这位著名作家的关怀和帮助下,门德尔松这棵幼苗茁壮成长起来。为了能够使更多人了解门德尔松的天才,歌德曾特地为门德尔松举办了好几次晚会。晚会上门德尔松在社会名流们面前出色地演奏了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受到热烈欢迎。每当奏完一曲,歌德总是首先鼓掌表示祝贺。这些,都对门德尔松的成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歌德的爱情生活
歌德一生虽然只有一位妻子(1806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同居十多年以后正式结婚),只生过一个孩子,却和许多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歌德的爱情生活之绚烂多彩,与他的作品之烟波浩渺相映成趣。全世界研究歌德的学者不计其数,对于他背后的女人,却至多评论一句:“歌德一生不停地爱上新的女人,可又在每次情欲汹涌时逃开了。”
歌德一生至少爱过十多个女人。在1788年39岁时歌德与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同居以前,他已经和至少7个女人有过恋爱关系。青年时代的歌德性格活跃,感情丰富,遇见漂亮的女人便情不自禁要去追求。然而尽管如此,他一想到要同某个女子结婚并长期生活在一起,便又有些胆怯,于是一次次退却和逃避。正因为这样,他的前七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歌德的机智幽默
歌德是一位机智幽默的人,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有一天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面对面地碰上了一位对他的作品提出尖锐批判的文学评论家。那位傲慢无礼的评论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回答说:“而我与你正好相反。”说完闪身让开了道路,让评论家过去。当时这位评论家瞬间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歌德有一次出门旅行,走进一家饭馆,要了一杯酒。他先尝尝酒,然后往里面掺水。旁边一张桌子坐着几个贵族大学生,也在那儿喝酒,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吵吵嚷嚷。当他们看到邻座的歌德往酒里掺水时都笑了,其中一个大学生问:“亲爱的先生,请问你为什么往酒中掺水呢?”歌德回答说:“光喝水会使人变哑,池塘里的鱼儿就是明证;光喝酒会使人变傻,在座的先生们就是明证。我不愿成为这二者,所以往酒里面掺了水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