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罔极”
——兼及“中庸”“太极”

2017-11-21 06:34刘延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颖达郑玄中正

刘延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说“罔极”
——兼及“中庸”“太极”

刘延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本文从“极”的本义“栋梁”入手,探讨其“中、正”“极至”义项的产生,追溯《诗经·氓》注释“标准”义的由来,进而深入阐释“罔极”在《诗经·氓》中的意涵,文中还涉及对“中庸”“太极”等概念的认识。

诗经;罔极;太极;中庸

《诗·卫风·氓》是一首反映古代婚恋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了两人从相恋到结婚,由婚前的恩爱甜蜜到婚后的日久生厌,最终他“恩意疏薄”,她“色衰见弃”的全过程,表达了女主人公对遇人不淑的悔恨、哀怨之情。

此对对诗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是诗中谴责男主人公喜新厌旧、用情不专的诗句,课本注释为:“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罔,无。极,标准。二三,有时二,有时三。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德,品德,德行。”①(P14)关键词“罔极”,“罔”释为“无”,无疑义。“极”今天通常的理解是“极端”,在这儿为什么释为“标准”呢?难免令人心生困惑,查寻汉代、唐代、清代学者对这一诗句的注释,或可一探究竟:

汉·毛亨传:“极,中也。”唐·孔颖达疏:“言我心於汝男子也,不为差贰。而士何谓二三其行於己也。士也行无中正,故二三其德。及年老而弃己,所以怨也。”②(P325)

“极”竟然被训释为“中”“中正”义,这反倒增添了我们的疑惑。检索《诗经》全文,“罔极”一词除了该诗句外,还出现过6次,亦释为“中正”“中和”,如:

1.《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毛亨传:“极,中也。”汉·郑玄笺:“见我聊出行于国中(观民事以写忧),谓我於君事无中正。”②(P358)

2.《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无纵诡随,以谨惛怓……无纵诡随,以谨罔极……无纵诡随,以谨缱绻。”郑玄笺:“罔,无。极,中也。无中,所行不得中正。”②(P548)

此外,“极”在《诗经》中单独使用的情形,计11篇,其中,有6例释为“中也”,如:

《小雅·谷风之什·楚茨》:“永锡尔极,时万时亿。”郑玄笺:“极,中也。”孔颖达疏:“永赐汝中和之福。”②(P469)

可见,“极”训为“中”,在《诗经》中是常训,“中正”“中和”是“极”的常用义。另有4例训为“至也”,即“极至”,如:

《大雅·荡之什·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孔颖达疏:“极,至也。”②(P565)

有1例训为“已也”,即“穷尽”、“终止”,如《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郑玄笺:“极,已也。”②(P365)

除了“中”义,“极”的“极至”“终止”义,正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极端”义的来源。在今天看来,“极”的“中正”义或许与“标准”相关,却与“极端”义不相干或截然相反。那么,“极”在先秦文献中为什么既会有“中正”义,同时又有“极至”义呢?

研究传统语言学的“小学家”历来非常重视探究、分析字(词)的本义。所谓本义就是体现在文字字形中的词的某个原始义项,也就是说,作为本义的义项与最初造字的意图有关,往往与某一具体形象相关联。这个具体形象的诸多特征构成了该词的意义特点。从词义运动的规律可以观察到,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引申出的多个义项,往往与这个词的本义相关,不是与其概括词义,而是与概括词义相联系的具体形象相关,与具体形象特征凝聚成的核心词义相关。核心词义是一个词相关义项的统帅,又是其词义发展演变的关键。③(P10)许慎的《说文解字》保存了许多字(词)的本义,如《说文·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狗从洞穴中一下跑出来。从这个出其不意的动作,可以探知“突然、突出、突击”的词义来源;“窜(竄),匿也。从鼠在穴中。”老鼠跑进洞穴躲藏起来,可知“流窜”的词义,不止是“四处乱跑”,更重要的是还要“藏匿”“躲藏”起来。同理,《说文·木部》:“极(極),栋也。”“栋”即“栋梁”,也就是房屋的正梁。《庄子·则阳》:“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清人王先谦注:“司马云:极,屋栋也,升之以观。”④(P170)可见,此文使用的正是“极”的本义。“极”的本义是栋梁(正梁),位于房脊的正中、最上方位置,是所有房梁的坐标,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他房梁以它为基准,依次向下平行排列成亼形。在一所房屋里,栋梁不但居中,又是距离房屋地面最高最远之处。可见,“极”的本义“栋梁”的具体形象里,蕴含有“中”“正”“至高”“至远”等特征,确立了“极”的两个词义特点,由此,词义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其一是由“中”“正”引申出“标准”“法则”的词义。如:

《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郑玄笺:“极,中也。商邑之礼俗,翼翼然可则效,乃四方之中正也。”孔颖达正义:“商王之都邑翼翼然,皆能礼让恭敬,诚可法则,乃为四方之中正也。”②(P628)

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评述,郑笺在此处暗引韩诗的异文,韩诗“四方之极”写的是“四方是则”,由此论证“极”有“标准”“法则”的意思,言之凿凿。如下:

王引之云:“家大人曰:此(注:郑玄笺)兼用韩诗说也。《后汉书·樊准传》诗曰:京师翼翼,四方是则。李贤注曰:韩诗之文也。翼翼然盛是也。是韩诗‘之极’作‘是则’。正取‘则效’之义。……《汉纪·元帝纪》载(匡)衡疏曰:诗云:京邑翼翼,四方是则。今长安,天子之都也。亲承圣化,其习俗无以异於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而仿效之。曰法则曰仿效,即承四方是则而言之也。……案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故引诗‘四方是则’以证之。‘则’亦是‘法’也。”⑤(P176~177)

其二是由“至高”“至远”引申有“终极”“穷极”“终止”的词义。南唐·徐锴《说文系传》:“极者,屋脊之栋,今人谓高及甚为極,义出於此。”清·段玉裁“极”注下:“按此正名栋为极耳。今俗语皆呼栋为梁也。……引伸之义,凡至高至远皆谓之极。”⑥(P253)近代章太炎先生解说“穷极者,至屋顶而穷也。”⑦(P244)“极”的这一义项生命力旺盛,在中古以迄近现代汉语中衍生大量词语,如“登峰造极”“极刑”“极品”“极限”“极点”“极乐”“罪大恶极”“极目远眺”“穷凶极恶”“极速”“蹦极”等。此外,“极”还由此义虚化为副词,有“甚”“很”义,如“妙极”“极美”等,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的常用副词。

然而,“极”在上古汉语中的“中、正”的常用义,在现代汉语里几乎消失了,只保留在一些古已有之的词语中,如“北极”“南极”“太极”等。如:

《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南朝人郭璞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宋人邢昺等疏:“北极谓之北辰者,极,中也;辰,时也。居天之中,人望之在北,因名北极。斗杓所建,以正四时,故云北辰。《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是也。”②(P2609)

章太炎云:“北极者,天中也;太极,太中也,乃极中之物,无可说也。”⑦(P244)但这些词语在今人的理解中,很容易被误解为“极端”“终点”的意思。

为什么“极”字丧失了早期常用的“中、正”义,而最终偏于“极端”这一义呢?大概与“中”字对其职能的分担有关。也就是说,由于“中”字的通行而导致“极”的“中、正”义废弃。

在古文字里,“中正”之“中”在甲金文中都有飘扬的“斿形”,本义是旗帜,容庚先生说“凡中正字,皆从口从。伯仲字皆作中,无斿形。”⑧(P28)如:

《尚书·洪范》:“次五曰建用皇极。”郑玄注:“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孔颖达疏:“极之为中,常训也。凡所立事,王者所行,皆是无得过与不及,常用大中之道也。《诗》云:‘莫匪尔极’、《周礼》:‘以为民极’、《论语》:‘允执其中’,皆谓用大中之道也。”②(P188)

《尚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郑玄注:“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为天下皆大为中正。”孔颖达疏:“大中者,人君为民之主,当大自立其有中之道,以施教于民。当先敬用五事,以敛聚五福之道。用此为教,布与众民,使众民慕而行之。在上能教如此,惟是其众民皆效上。所为无不与汝人君,取其中道而行。积久渐以成性,乃更与汝人君以安中之道,言皆化也。若能化如是,凡其众民无有淫过朋党之行,人无有恶相阿比之德。惟皆大为中正之道,言天下众民尽得中焉。”②(P189)

按上述阐释,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之道”“中正之道”,行为不迂僻、不邪僻,不偏不倚,由此,“中正”之义演变成一种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也就是“中庸”之道。亚里士多亦说:“不论就实体而论,还是就其所是的原理而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在中国古代,“中庸”到宋儒那儿阐释、发挥到了极致。如:

“中庸章句”,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子程子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在传统文化中,阴阳两极的“极端”与中庸的“中正”不是绝然的对立,而是处在一个“太极”的运动漩涡中,可以相互的转化。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等。比如我们可以从古代注释家对《周易》系辞中“精气”“游魂”的阴阳转化描述,看得十分清楚:

《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散。”晋人韩康伯注:“精气烟煴,聚而成物。聚极则散,游魂为变也。游魂,言其游散也。”孔颖达正义曰:“云‘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②(P77)

“物”由精气“积聚”而成,“聚极”则“游散”“分散”成“魂”。另外,《诗经》注疏里也有对“积暖极热、积凉极寒”天气、节气阴阳转化的描述:

《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毛亨传:“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郑玄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孔颖达疏:“物积而后始极,既极而后方衰。从旦积暖,故日中之后乃极热。从昏积凉,故半夜之后始极寒。计一岁之日,分乃为阴阳当,以仲冬极寒,仲夏极暑,而六月始大暑,季冬乃大寒,亦此意。”②(P366)

酷暑之极,正是转凉之端;大寒之巅,正是变暖之始。可见,两极与中间绝非一条直线,阴阳的转化就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太极”状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同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绝对的“善”会向“恶”转化,绝对的“恶”也会向“善”转化,即荣格所说“两极逆转”(enantiodromia)。所以,他认为作为一种调节机能,中庸的理念具有救赎的功效,“生命的最佳方式就是越来越多地从极端对立中摆脱出来,寻求中庸,它必定是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正是因为对立的双方都是理性的和自觉的”。

我们回头再来看“罔极”一词,它在《诗经》中出现的语境,无一不是些因“不中正”而导致的“没标准”“无规则”的行为,指涉的都是“鬼蜮、谗人、诡随、无良、惛怓、丑厉”等恶人丑行。故有学者认为,其实早在上古时期,“皇极”(大中之道)就成了一种做人的重要道德标准,“极”就含有“标准”“准则”之义,“皇极”即“有德”“大德”之义;相对而言,“罔极”就是“无德”之意,不无道理。在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男女不平等、女性几乎没有任何自由,于是产生了无穷的“始乱终弃”的婚恋故事,以及伴生的无数个“罔极”男子和“怨妇”。依今人的眼光来看,男子的行为即使是失当、过分的,但对于能够用理性自觉地去认知,并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女子来说,摆脱这样的男子,除了庆幸,又有什么值得哀怨和抱恨的呢?

注释

①参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版.

③参见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训诂方法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06—110页;宋永培:《〈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

④清·王先谦注:《庄子集解》,《诸子集成3》,上海书店,1986年7月影印本.

⑤《经义述闻卷七·毛诗下》之“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版.

⑥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⑦章太炎讲授,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记录,王宁主持整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⑧容庚编著:《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影印版.

⑨参见唐兰:《殷墟文字记》,中华书局,1981年5月版.

⑩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

[责任编辑:吕艳]

2017-08-25

刘延玲(1971-),女,山东淄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国文学年鉴》编辑,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H12

A

1004-7077(2017)06-0063-04

猜你喜欢
孔颖达郑玄中正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从官场到书房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一代通儒郑玄
无题(3)
孔颖达论为政之道中的道德因素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硕师鸿儒孔颖达传略
衡水历史名人孔颖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微型圆管中正庚烷/空气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