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中学”走向“做中学”

2017-11-20 21:21黄志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做中学小学数学

黄志清

摘 要:从纪录片《世界各国的教育》中的中美学校课堂部分场景的反思,使我们深切感悟到提出从“坐中学”到“做中学”,是对当前教师只顾自己讲授,而学生处于万马齐喑的状态的准确描述。因此,本文试图从五个视角:以“境”激学,让学生学有体验;以“动”激学,让学生学于实践;以“说”激学,让学生学中交际;以“思”激学,让学生学会探究;以“情”激学,让学生学融情趣,来构建我们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进而优化重组教材资源,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活课堂形成“引入含活势、形式求活泼、气氛要活跃、过程有活力、评价留活意”的“五活”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逐步实现由“老师处处操心”到“学生人人操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和技能,积累经验和方法,感悟其科学道理和做人道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坐中学;做中学;新教学观

曾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世界各国的教育》中有两组画面让人始终记忆犹新:中国典型的学校课堂:孩子们腰板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举手发言……美国典型的学校课堂:孩子们坐在地上、坐姿多样、轻松自如、自由发言……

今天的课堂普遍的矛盾之一,是各种版本的教材已逐步跟上时代并先行一步,但是教学行为却相对滞后,结果充满创造活力的新教材在课堂上常被陈旧、僵化的教法阉割、肢解……这种现象很可能会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危险。因此,我们提出从“坐中学”到“做中学”,是对当前教师只顾自己向学生单向讲授,而让学生处于万马齐喑的学习状态的否定,是发出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呼唤。

从1998年开始,我县因陋就简从事学科教材资源“活动化”创建,在实践中努力以学生经验和活动资源为基础,精心构建、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学科拓展性特色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参与、实质参与活动过程,以促进认知、情感、个性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一、以“境”激学,让学生学有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数学活动之前,学生的心理往往是平静的,而一旦学生进入了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感受到了情境中存在的冲突与问题,就会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求知心理,而学生在这样的兴趣驱动之下,其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其学习数学的过程就会畅通起来,于是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情境型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效果应在情境中评估。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点,在呈现问题的时候,通常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进入一个相对真实而又有趣的情境当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情境中的有关内容吸纳进去,从而充分加工。

第二点,在情境中需要形成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作用下考虑问题时尽可能全面,进而呈现思维多样化的状态。

第三點,情境中可以出现一些与学习不相关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判断、甄别、选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第四点,可以考虑学科综合,这是数学信息动用与提取的方式,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如教学悬念、儿歌及数学王国去游玩等情境具有很强的直觉性和体验性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

二、以“动”激学,让学生学于实践

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活动中学生的亲切感知和亲身感受易于获得感性经验,有利于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联系和校内外沟通,更有利于为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场所。

操作型活动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其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有所心动、有所行动。教师要把握“三性”:

1. 人文性。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以人为本”。

2. 开放性。开放问题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特征,为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 过程性。学生的操作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大家解决的途径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收获。

陶行知先生说:“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在实验中,“动手”应该不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式的模仿性操作,而是手脑双挥,在劳力上劳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三、以“说”激学,让学生学中交际

常言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窗口。”我们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半真半实的语言环境里进行交际活动,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为学生提供可接纳的“无威胁”的活动时空,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敢想敢说、勇于表现。

交际活动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然而运用时不能盲目使用,应注意四点;

1. 课堂交际应把握好时机,时间不宜过长。

2. 交际前,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该活动的做法及评判标准。

3. 交际中,教师要善于诱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4. 交际后,应及时对优胜者给予肯定,对失利者予以勉励。

通过交际活动寓教于乐,教师注重穿针引线,调整自己的角色,以一种民主、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同时促成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我们活动教学的前提。

四、以“思”激学,让学生学会探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教学观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投入高度智力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在探究过程中,教学以“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启迪思维”为出发点,抓住已知与未知间的矛盾契机,活动层层展开,思维波澜迭起,促使学生愿学、想学、善学,掌握科学探索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四个方面:endprint

第一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实际上是实施数学探究的先决条件。

第二个方面,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在学生处于探究性学习中时,都需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进程。

第三个方面,要留出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没有时空的利用,探究是无法发生的,而这是传统教学中的桎梏,现代教师需要注意差别。

第四个方面,要让学生面对多重思考。数学探究的结果往往不是单一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判断、思考,更需要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所收获。

采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自我感知和理解知识的过程,解决富有个人特色的创新性活动,促使每个学生自主、自由地发展。

五、以“情”激学,让学生学融情趣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因此,教师要发掘活动内容中的情知因素,把握活动内容中最佳的情知结合点,经过深钻,把握其过程的深刻体验,才能创设出一种极富陶冶力量的情境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三点:

1.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教师要利用数学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思维美与知识的结构美,这样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就会变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就会得到发展。

2. 创设互动情境。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到教师所谓的威严,更不会感觉到教师高高在上,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更容易放开,因而在构建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更有效、更全面。

3. 重视情感因素。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数学教学往往不太具有情感因素,所以教师要重点设计教学中的情感情节,让学生在情感的作用之下高效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体验数学的味道,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浓化活动情感色彩,结合教师语言的审美性、感染性,把活动内容定在“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尺度上,还可以采用恰当的竞赛、质疑、音乐渲染、图画再现等手段,以达到以情激情、以知促情、以行育情的目的,使學生在浓烈的情绪场中进行体验,促进情知和谐发展。

言而蔽之,优化重组教材资源,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活课堂形成“引入含活势、形式求活泼、气氛要活跃、过程有活力、评价留活意”的“五活”新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变教师“教”为学生自主“学”与“创”,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再到“创造”,从而逐步实现由“老师处处操心”到“学生人人操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和技能,积累经验和方法,感悟其科学道理和做人道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做中学小学数学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做中学”和“做中教”中的“学”“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