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分析

2017-11-19 19:42黎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分析

黎霞

摘 要: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加强教育扶贫十分必要,根据其教育需求的特点来看,强化教育扶贫极为关键。通过强化文化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打下结实的学习基础,便于将来与其他地区学生共同享受公平的教学发展机会。开展扶贫教育其關键在岗位对接、产业对接,找到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的契合点,以此为该类地区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促进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贫困地区实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273-01

一、前言

我国对贫困地区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其重要方式就是教育扶贫,可以说加强基础教育就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所以,基于我国精准扶贫的角度,对贫困地区开展并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同时也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对贫困地区加强职业教育不仅仅可以促进该类地区脱贫,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推动着社会进一步前景,加之各地政府方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基于精准扶贫的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这对于提高该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满足了我国创建小康社会的重要需求

众所周知,在我国创设小康社会工作中,贫困地区属于难点之一,这类地区不能完全脱贫的话则无法实现全国建立小康社会的这一美好目标。但是,在我国精准扶贫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简单而言就是对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其目的在于提高该地区的综合教育水平,提升人们的综合智力,在此视角下开展职业教育有助于将一些适合于贫困地区的职业技能更好地融入其中,是贫困地区成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帮助该地区扶贫、脱贫工作不断向精准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加快小康建设的步伐①。

(二)加强精准扶贫的职业教育能够满足贫困地区人口精神需求

在我国传统扶贫中较为重视贫困地区人口内的经济情况,但是精准扶贫不在局限于经济方面的扶贫,主要经过强化困地区社会及环境的建设而提升地区人口的职业能力及素养,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久而久之实现脱贫的目标。而这类扶贫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侧重于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方面的需求,而通过职业教育说简单其实就是开展文化教育,使其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起来,进而提高其综合的文化素养,满足文化及精神需求,使两者也能得到实质上的“脱贫”。

(三)满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在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将其衣食住行问题解决,同时也有效处理了人口发展的问题,但无论是何种发展,首先都要先做到经济发展。通过职业教育帮助人们掌握更多先进的职业技术,学习更多文化知识,使其职业素养得到综合提升,满足广大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后提高贫困地区就业率。因此通过开展短周期、实效性强的扶贫教育课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职业素养及技能,使其满足各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从而促进这类地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三、精准扶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并提高学生脱贫能力

基于精准扶贫下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核心,主要是为了培养和不断提升学生脱贫能力,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务必围绕脱贫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来制定专业的教学课程,同时合理设计培养计划与方案,与此同时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后提升其自信心与积极性。除此之外,精准扶贫下的职业教育还需要需要不断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其发展的眼光,并且配合精准的文化教育及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了自身的持久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带动贫困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②。

(二)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扶贫教育方式

实施精准扶贫下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首先要对设置的课程实用性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兼顾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与综合学习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职业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效率的不断提高。所以,在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区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课程设置,达到岗位对接、产业对接,找到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的契合点,以此为该类地区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促进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乡镇集中教学的方式将分散的群体几种授课,教学的地点可以是群体居住点,甚至可以是田间。

另外,为了加强职业教育效率,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尽可能开展网络课程,通过视频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学校,全面提升新教学效率。

(三)基于精准扶贫下的职业教育措施

1.多渠道的教育资源投入

开展精准扶贫下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不但需要需政府投入大量财政支持,同时也需要一系列的扶贫资源支持。首先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应该对职业教育给予积极支持,尽可能鼓励当地发展脱贫特殊产业,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与该特色产业能够实现对接。其次政府还需要对职业教育事业给予大力的经济支持,例如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包括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包括了师资力量的扩展以及教育环境优化等各方面的资金。最后,必要的时候政府可以鼓励当地的社会组织、企业等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帮助,通过多渠道的教育资源投入,使得职业教育资金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为后期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另外,当地政府也要充分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给予职业教育提供正确指导,引领该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开展③。

2.根据职业教育最终目标设置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

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开展职业教育,务必综合考虑当地人口素质、经济等情多方面的情况,以此作为职业教育的依据来开展能够与当地发展互相接轨专业及课程。例如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经济情况,开展一些与种植业相关的课程,为当地培养大批专业与技能均较强的人才。又或者根据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积极创建与“农村淘宝”相关的一系列专业课程,甚至开办“美工设计基础知识”等专业,帮助大批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习更多专业技能,甚至可以将上述两者联合起来开展教育,使学生可以通自行制作美术工艺品,然后在自己的淘宝店中进行销售。又如:针对某些特殊学生,如聋哑学生,其不方便与他人交流沟通,对于这类学生的精准扶贫教育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特殊性,通过开展精准培训,创设西点专业课程,或者开展陶艺课程、种植兴趣课程等等,专门为学生设置专业的教学场所供学生学习。另外,对于部分行动不方便的学生,则建议对其开展“送教上门”,积极借助网络开展上课,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知识。

3.建设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学校在设置了多样化职业教育专业后,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师资队伍的力量十分关键。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以及自身开办的课程来扩大教育团队,或者聘请相关院校的教师来辅助教学,又或者通过自行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进而提高执业教育效率。针对上述开办“农村淘宝”的专业而言,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在互联网销售中能力极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来辅助授课,教会学生处理一系列的相关事项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并非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业,也不是任何一方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学校与政府的互相结合,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经济情况来开展教育,使得两者之间能够达到互相融合的效果,方能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进一步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都永浩,丁岚峰,左岫仙.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1):50-57.

②邓廷云,唐志明.连片特困地区非学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62-66.

③王大江,孙雯雯,闫志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效能与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47-51.

④陈刚.秦巴山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索——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32):204-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