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梅 郑国灿 魏为力 沈伟 苏玉陈 杨星
【摘要】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自2010年开始进行了为期六年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的建设,该建设厘清了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各课程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该文在简要总结课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与成效的基础上,主要对该建设而引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核心系列课程 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受重庆大学大类系列课程建设项目——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项目编号:2009062A),及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团队-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团队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39-01
一、前言
为更好地融合国际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生物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为期六年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该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重庆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结合点,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促进跨学科、创新型生物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与研究型学院发展方向相符的、极具重庆大学特色的本科优势专业。该文简要总结了该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成效,重点分析并阐述了由该课程建设而引出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应方法,可望为生物工程专业甚至其它专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成效
本次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改善和提高原有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力求创新与改革,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1)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完善及其与国内外高校同类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以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力学基础、生命科学基础这六门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进行建设。该核心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考虑了学科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为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2)进行了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教材等各种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从以前的单一知识传授逐步过渡到目前的既注重知识提升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3)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由过去注重偏重理论知识,到目前也同样注重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老师评教、领导督导评教等各种评价渠道来进行。在这六门建设课程中,更是综合采用这样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效果更全面更科学。
三、思考与分析
本次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包含了六门课程各方面的综合建设,每一门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呈现,但总的来说都是朝积极向上、愈来愈完善的方向发展,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方面,都认为这样的建设很有必要,对课程各方面关系的厘清是个必要的环节。
以《生命科学基础》课程为例,谈一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呈现的引人注意的方面:在其它高校,目前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多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旨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综合养成和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但也有以基础课程进行开设的,如在中医类专业、生物工程等专业,而针对其它理工科专业甚至人文专业,大多以选修课方式开设。而在我校单以公选课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授课,这就局限了这一门课程在本专业与非专业教学效果的比较,应该同样在本专业中也开设该门课程,让本专业学生也系统全局地了解生命科学最基础的部分,这对学生专业课程的修炼也是一个奠定基础的环节,并且,还有利于教师们比较分析该门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效果,制定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生命科学基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辅助以实验可使学生更好更灵活的掌握所学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在适合辅助实验的章节,拟定实验目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实验过程。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还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并且在开设实验课的同时,也可考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课程建设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也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了该系列课程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这为进一步系统地进行课程的延续也给了一把双刃剑。生物工程是新兴的综合型学科,知识更新相对快,这就要求不断筛选、提升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于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需求。因此,生物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远不能止于此,教学质量提高也不能停在原处,教学方法创新更不能局限于已有方法,社會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创新永不止。
参考文献:
[1]蒋雪梅,魏为力,沈伟,苏玉陈,王贵学.生物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的创新性建设研究,教育学文摘,2017, 8: 56-57.
[2]翟元杰.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探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11: 215-21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