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鹭
【摘要】幼儿园中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与日俱增,真正有效的却不多,如何能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和运用培训的内容和技能成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主要难题。本文从支架式教学策略、支架教学下的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及培训效果评价三个方面介绍支架式教学策略下我园新手型教师参与式培训的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新手型教师 参与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177-01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我们把这种由他人提供用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淡出的认知支持称之为“支架”。支架式学习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可调节性。支架的建立必须根据相应的情境性即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及学习者个体的认知差异来搭建学习支架。二是渐消性。隨着学习者独立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中的支架会撤消,但撤消不是全部一次性撤除,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支架式教学策略下的培训实施
支架教学策略一般应用于教师帮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研究中根据支架式教学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循序渐进的地将支架理论应用于教师培训活动中,帮助新手型教师在培训中能逐步独立完成教学活动;同时使教师对支架教学有一个深刻的体验,对教师形成示范作用,以期其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自觉运用。
(一)培训内容的支架搭建及目标确立
对新手型教师进行培训,前提需要考虑的是要培训哪些内容,由此我们对新手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将培训的内容确定为:主题环境创设、主题区域活动创设、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游戏设计这四个模块。其次,负责承担四个模块培训任务的导师,根据新手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从整体到细化,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培训内容网络图。好比一棵大树有了树干,还需要枝枝叶叶才组成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在之后的每一次培训活动中,导师和新手教师一起对支架内容再进行扩充。
(二)参与式培训中的支架渐消
支架的撤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纵向上来说,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师参与,专业引领。在培训的初期,导师的引领作用较为突出。在培训中,导师与新手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引导他们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高;提出有针对性的关键问题,引发新手教师思考,最终促使新手教师通过主动建构获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彰显其专业引领的作用。
第二阶段: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在这一阶段,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更加突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在这一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他们分享自身经验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新手教师能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
第三阶段:自我研修,实践反思。参与式培训一个重要特性是反思性。因而在培训中导师和新手教师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沟通,掌握新手教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的表现,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再在实践中检验反思的结果。新手教师只有把反思和实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才能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从横向上来说,每一次培训活动都会包涵以上三个阶段的内容,只是每次活动方式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支架的提供也会随着学习者能力水平而变化,因此根据每次培训活动中新手教师的需要,来确定是“导师引领”多一些,还是“小组讨论”或个人活动多一些。
三、培训效果的评价
在教师培训实施期间,对新手型教师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确保培训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评价不仅可以帮助评价者更好地把握、了解新手型教师,而且可以及时的改进培训内容、目标等方面的不足,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的优化培训模式。同时评价对教师发展也非常重要,因为园中每个新手型教师的学习背景不同,能力有强有弱,公正、合理的评价可以给教师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通过评价不仅可以记录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成长、体验,也能有效的增强新手型教师的自信心。
培训评价可以具体从自评、他评两个方面展开,新手型教师进行自评的形式是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培养新手型教师一种学习工作的好习惯,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的对自身进行自评反思,不断进步。他评包括导师评价、班主任教师评价、培训对象互评三种形式。主要渗透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坚持以“教师为本”的评价理念,采取了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个体差异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对培训实施过程起到反馈、调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笛科勒.未来之路:新教师入职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蔡伟铃.幼儿园新教师入职辅导[M].新时代出版社,2008.
[3]张筱兰,郝惠萍. 网络学习论坛主题设计及互动中的支架策略研究——以论坛在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6):85-89.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