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辰
摘 要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已步入微交往、“微文化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新时代。“微文化传播”具有时代性、人文性、感染性、融合性、生活性的特点,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高校只有针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特征和需求特性,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以“微文化传播”勃兴为契机,以“微文化传播”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原则,以引领学生微生活为主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正效性,才能有效摆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内容和现实背景相脱节的困境。因此,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价值,已成为开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业态。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一、“互联网+”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互联网+”其含义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就是“万物万联,共通共享”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毋庸置疑,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速推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相应地,“互联网+”的命名及其特征挖掘,也将给社会各行各业进一步发展带来重大的思想启迪。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结果。微载体作为网络流行“微文化”的衍生品,专指“微信、微博、微公益、微课”等一系列与微相关的网络“微文化传播”方式。随着WiFi覆盖率的提升、移动和4G技术的成熟、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文化传播”逐渐趋于成熟。它将传统文化、精英文化转变为个性化、人性化的大众文化,“微文化传播”放大了人的认识的主体性,改变了“被文化”的状态,提升了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只有明确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特征和文化需求的特性,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以“微文化传播”勃兴为契机,以“微文化傳播”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原则,以引领学生微生活为主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载体的正效性,才能克服高校校园文化载体与时代内容和现实背景相脱节的困境,深入挖掘“微文化传播”载体价值,使“微文化传播”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三、南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现状
(一)基于江西高校微载体排行榜的分析
1.微信公众号排行榜
江西共青团每月发布一次《江西市县/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根据每月排行榜所列数据,“青春师大”、“江西财经大学团委”“江西理工大学团委”“江科青年”“团学时空”等多所高校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都排名靠前,“青春师大”更是长期蝉联第一。
以2017年3月的数据为例,“青春师大”共发布26篇微信图文,总阅读量为14w+,平均每条图文阅读量为3362,共获5512次点赞。
通过分析2016-2017两年共16个月的排行榜数据,排名第一的公众号基本保持10W+的月阅读量,单篇平均阅读量在3000-7000之间。但在15名之后,公众号单篇阅读量基本在1000以下。
此外,由江西共青团公布的高校学生组织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月总阅读量普遍在3w以下,单篇图文阅读量基本在1000以下,跟团组织微信公众号的热度相差甚远。
2.基于江西高校微博排行榜的分析
江西高校官微粉丝占比在10%上下,排名前十的官微表现十分活跃,排名第一的官微每天发布10条以上的微博。但绝大数官微月发布量保持在个位数。
3.南昌五所高校微信公众号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对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5所南昌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学校抽样调查了100个学生。
(1)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意愿和使用习惯。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关注公众号的学生占96%,有1.5%的同学关注后又取消,2.5%的同学回答“未关注过”;在被问及“是如何知道公众号”的时候,有36%的同学回答是“老师要求的”,有40%的同学回答是“同学推荐”的,“自己搜索”和“其他途径“知道的占24%,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高校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关注意愿有待于提升。在被问及“查看微信公众号的时间和频率”时,“定期查看、随时查看、想起来就看”三种情况合计达88%,有12%的同学回答“从不查看”。而当被问及“你感兴趣的栏目”(多选)时,回答“校内新闻”的学生占49.5%,回答“学院通知”的占48.5%,回答“微学习”、“时事热点”、“娱乐与互动话题”、“专题教育”、“其他”的分别占23%、25%、29%、35%和15%。从回答结果来看,学生的兴趣点并不集中,这一点在问题“你是否每一篇内容都查看”的回答中也得到了验证。
(2)微信公众号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在被问及“是否能记住发布的内容”时,回答“大部分有印象”的有22.5%,回答“少数重要通知能记住”有35%,回答“感兴趣的内容能记住”的有25.5%,而回答“看完就忘”的有15%;一般而言,学生转发的内容大都是自己比较认可或感兴趣的内容。在回答“是否会转发”的问题时,回答“会”的有28.5%,回答“偶尔会”的有37%,回答“不会”的有34.5%。而被问到“你会转发的内容有哪些”时(多选),选择“学院通知”和“校内新闻”的分别占33.5%、30.5%,选择“时事热点”的占14.5%,选择“娱乐和互动话题”的占24.5%,选择“微学习”和“专题教育”的分别占18.5%和20%,选择“其他”的占17%。这说明,对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学生主要关注的还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辅导、教育功能还不够突出,这在下一个问题的回答中也可以印证--在被问及“你认为学院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功能是”这一问题时,选择“工作通知”的占45%,选择“扩大知识面”的占28%,选择“娱乐放松”的占17.5%,选择“增强师生互动”的占9.5%。endprint
(3)学生对学院微信公众号的总体评价及建议。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8.5%的同学认为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发布及时”,有33%的同学认为“还不错,有些内容比较实用”,有15.5%的同学表示“不关心,无所谓”,有3%的同学表示“内容很糟糕,没什么用”。对如何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建议中,接受调查同学的意见主要有“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适当让学生参与内容的采编”等。
(二)基于江西高校微载体建设访谈的分析
1.认识存在误区
(1)重技术轻运营。认为微载体仅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对其运用和性质没有很好的认识。
(2)重数量轻质量。仅把微载体作为宣传工作一种手段,在内容上仅发布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信息,被转载的信息、对学生实用性强的信息不多。
(3)視微载体自由言论为洪水猛兽。认为师生过多利用微载体会使高校管理更加复杂,应该全面控制师生利用微载体发表言论,忽视了微载体对提升校园文化的正面影响。
2.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无序、各自为政
根据调查,很多南昌高校微载体发展基本是独立运行,学校开设官方微博、微信,隶属学校宣传部管理,学校行政部门、二级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开设的微博、微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更没有形成一盘棋的局面,管理无序,各自为政,很少有从“品牌”角度做出整体、科学的战略规划。
另外,有些高校微载体平台栏目设置不合理,重点内容不突出,信息发布反馈不及时,互动功能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
3.缺乏微载体建设人才
微载体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一要懂得新媒体应用技术,二要对网络热点事件、社会热门事件有一定的敏感性,三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有效的将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有机结合。但由于高校开始运作新媒体的时间还很短,管理者本身对新媒体的认识还不足,对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系统,导致人才缺乏。
四、南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融入、超越的原则,以新思维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跟进时代,开放心态
高校只有树立跟进时代发展的理念,以开放的心态审视“微文化传播”,以开明的心态看待“微文化传播”,把“微文化传播”从载体工具上升到战略举措来认识,消除对“微文化传播”的“傲慢与偏见”。高校要把握“微文化传播”生成、发展的运作模式和传播规律,运用新语态传递思想正能量,适时将真理、真相、真情的力量植入、融入视觉语言,用新语态传送好思想、传播正能量。
2.全局谋划,引领思想
只有让“微文化传播”插上“思想”的翅膀,让“数据链”加装“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才能如虎添翼、威力无穷。高校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热衷使用网络“微文化传播”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用学生的智慧引导“微文化传播”的发展,通过搭建各类“微文化传播”平台,引导学生摆问题、辨是非、讲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辩明真理、升华认知。
(二)坚持引领、创新原则,以新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明确导向,凝聚引领
高校要坚持网上、网下协同作战,既要“面对面”,又要“键对键”,既要“线连线”,又要“心贴心”,实现网上网下优势互补、融为一体。要发挥学团组织作用,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网络论坛、网络QQ群、网络社区。要有针对性培养“微领袖”,鼓励其担任微博、论坛、虚拟社区等各类“微文化传播”的“版主”、“博主”,让其成为“微文化传播”的“喉舌”和主流文化传播的“舆论先锋”以及流言和虚假信息的“粉碎者”。
2.创新实践,铺路搭桥
借着“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将迎来新活力。
(1)构建微课程平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放、平等、协作与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融入教学。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围绕“教学”定制化,“学习”自主化加快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高校要突出“以学为中心”和“短小精悍”的特点,坚持以角色平视化、交流互动化、主体多元化、参与体验化、信息开放化、展示个性化为基本落脚点,强化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多种课程形式的开发,努力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覆盖面,增强“慕课”的教育实效。
(2)构建“微教学”平台,拓展立德树人新途径。“慕课”、“微课”、“手机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微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学沟通,与老师交流。教师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平台,邀请大学生加入,教师随时将教学成果、课件等相关资料上传进行资源共享。
(3)构建日常微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微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微文化传播”具有内容丰富、信息多元复杂、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微文化传播”特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微教育新平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微管理载体建设必须树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直线性走向立体性、从孤立走向协调的理念,充分运用、发挥微载体的技术优势,提高管理水平。
(三)强化监督,科学把控,以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优化设计,突出效能
高校要注重总体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教育引导体系,不断扩大网络领地,建设一批符合大学生心理和成长特点、融理论先进、资源优质、特色鲜明、技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传播”平台,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活。同时,建立“家校”、“校企”协作微平台,强化与家长、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信息的对称性,消除因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矛盾和不理解。
2.突出功能,科学把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载体建设要从发挥“微文化传播”媒介积极功能入手,将互联互通、无处不在的优势转化为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属性和互联网属性,构建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监管体系,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建设工作组织机构的法律定位和业务边界,进一步提升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