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乌鲁木齐市4所中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眼中的优秀中职教师应具有心平气和、真诚待人、平等待人;不使用威胁语言,并言而有信;应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使学习成为负担;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等教学行为;学生认为中职教师最欠缺的5个教学行为依次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教学方案;不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关注学生生活及品行不够;备课创新不足局限于教材;不能带领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通过分析得出,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是师德、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教学评价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师;课程教学;能力评价
作者简介:刘蓓(1980-),女,天津市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以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集团为例”(编号:15XJJC880001),主持人:刘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7-0031-06
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和素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够清晰的界定在课程中教什么、怎么教的能力,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的关键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并从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喜悦。“素质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呢?张忠在“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中指出:“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逐步表现出来的、具有显著专业特性的综合能力[1]。”因此,构建适应现代中职学生学习行为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极其重要的[2]环节,也是建立职业教育新的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必然要求。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学习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之中并顺利完成学习。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活动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建立基于课程有效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则成为了职业教育提升质量内涵的首要措施及手段之一。2016年12月课题组对乌鲁木齐市4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分别是乌鲁木齐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第二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乌鲁木齐体育运动学校(国家第三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乌鲁木齐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和米东区职业技术学校。调查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18人、82人、117人和82人,总计为399人。其中二年级学生占63%,一年级学生占37%;男生占52%,女生占48%;汉族占57%,少数民族学生占43%。
二、調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一)优秀教师应具有的行为认可程度的分析
我们在调查问卷时,采用了5级认可程度的调查,即完全同意为5分,同意为4分,不确定为3分,不同意为2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每个等级选择的频数和等级的分值相乘之和,除以总频数,得出认可程度,认可程度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那么中职学生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行为呢?
1.优秀教师基础素养的认可程度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3]。”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取决于教师的基础素养和教学行为。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知学生认为优秀的中职教师首先应具有心平气和、真诚、平等待人的品质;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形象。通过图1可以明显地得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认可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中职学校。
2.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认可程度。通过图2,我们不难得出中职学生喜欢开放的课程教学形式,喜欢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喜欢教师给自己希望的学习资源。对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认可程度高的依次为:能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备课有创新不局限于教材、讲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关注学生的反应。
3.优秀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应有的反应。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喜欢尊重自己的教师,喜欢爱护自己、信任自己的教师,其认可度依次为:不使用威胁语言、言而有信;不因少数学生过错而责怪全班;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善于引导学生。
4.优秀教师的其他教学行为的认可程度分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角色[4]中来,重点是利用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的能力。中职学生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使学习成为负担;对自己错误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注重吸取学生意见完善教学活动。因此,好的中职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建立互助友爱的学习关系,详见图4。
(二)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行为欠缺程度的分析
学生对中职优秀教师教学行为的认可程度普遍都很高,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希望值也很高。对于目前的中职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5]。”因此改善教师课程教学行为,成为目前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关键。改善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就是要建立新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学”的成果,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重要指标[6],使教师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思考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形成。
1.中职教师基础素养欠缺程度的分析。通过图5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可以得出,目前中职教师基本处于中间状态,基本处于不欠缺状态,但稍有差别,这也说明中职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基本认可,但完全满意的基本没有。从欠缺的程度分析依次为: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关注学生生活与品行、有信心并富于幽黙感。好的中职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endprint
2.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欠缺程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要走出只关注技能培养的误区,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关注学生的知识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融入更多自我的教学信念[2]。中职教师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要建立以情感、技能学习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具有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能力。学生认为中职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欠缺的程度依次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教学方案、备课创新不足限于教材、布置作业没有新意和挑战性。中职学生更喜欢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创新的课堂教学行为,详见图6。
3.中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应有反应的欠缺程度。施良方等将“教学行为”界定为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为了促进学习者能够完成学习行为,教师进行的支持、指导学生各种行为的活动总和[7],即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维护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通过图7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对这方面教师欠缺的程度依次认定为:不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因少数学生过错而责怪全班、要求学生掌握所讲授全部内容。
4.中职教师其他能力欠缺程度的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者,成为主动学习者,并能够通过学习体验快乐和成功。通过图8统计分析,学生认为欠缺程度依次为:过多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每个细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负担、没有保护学生自尊心在公开场合训诫学生。
三、教师教学能力调研分析的基本结论
中职学生普遍都对知识性的学习和讲授式的教学不感兴趣,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对技能技术型人才能力需求更注重其核心能力,国际组织对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的界定:“工作能力、技术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和适应不同文化习俗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出,行业企业更关注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依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谢林认为教师要能够识别什么是课堂环境中重要的或值得注意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将细小的课堂和广泛的教学和学习原理相联系,能够使课堂互动[8]起来,使课程教学成为师生交流思想感悟成长的平台。
1.优秀中职教师应具有10个教学行为依次为:心平气和、真诚待人、平等待人;不使用威胁语言,并言而有信;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使学习成为负担;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注重听取学生意见,完善教学活动;不因少数学生的过错而责怪全班;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善于引导学生;教学中应该有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
2.中职教师中最欠缺的10个教学行为依次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教学方案;不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不能关注学生生活及品行;备课创新不足限于教材;不能带领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没有信心缺乏幽默感;常因少数学生的过错而责怪全班;要求学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全部内容;布置作业没有新意和挑战性;过多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每个细节。
四、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最为艰难的改革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课堂教学形态的改革,是“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的转变,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重新调整。这些改革和职业教育教学的创新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是职业教育“十三五”内涵质量建设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1.重视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的建设。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教”的行为变化,是教师爱护尊敬学生的行为,是教师勇于承认过错的行为,是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行为,是教师能够记住学生的姓名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行为,是教师对学生不良反应正确应对的行为,要将这些行为量化为教师师德建设可测量的評价指标。
2.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建设。随着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产教融合职业教学活动的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将越来越富有挑战性,会经常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刚性的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手段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行为特点、课程特色和合作企业要求,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构建“课程实践+课程研究=教师教学发展”的职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9]。
3.建立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对“教”的行为的需求,立足于思维活跃生命课堂的建立,建立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交流、协作、表达、展示等行为和行为效果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使课程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程教学的权利真正归属于学生,使课程教学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0]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使课程教学成为学生幸福成长和教师自信心建设的平台。
4.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师搭建教学发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保障的平台,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并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诊断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数据分析机制,为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和服务。
职业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其发展和建设的中心是质量诊断体系建设、管理能力提升和创新行动计划,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大胆进行创新,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重塑教学组织,丰富学习资源,构建个性评价手段,使我们中职学生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推动者,使我们中职教师成为“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的贡献者,使职业院校教师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立起自己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忠.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10):70-72.
[2]茶文琼,徐国庆.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21):23-27.
[3]Ahern J F,Gress J R. Teacher self-concept:some survival strategies. Psychological Review,1986,22(1):41-45.
[4]龚文杨.“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157-160.
[5]张锦庭.校本研修的聚集点———课堂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6):32.
[6]王林毅,于巧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构成与评价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84-186.
[7]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8]Sherin van Es.E.A,&Sherin,M.G.Learning to no-tice: Scaffolding new teachersinterpretations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2,10(4):571-596.
[9]侯欣舒.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3):87-90.
[10]濮海慧,徐国庆.基于教学场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模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22-25.
责任编辑 殷新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