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一:影响金融业未来的新技术前瞻

2017-11-16 22:17
银行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区块客户金融

新技术对于金融业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力,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利用当前的技术,发挥长处,弥补短板,值得认真探讨。传统金融机构完全拥抱金融科技,各种新技术不断涌流。那么新技术对于金融行业哪一个具体领域的冲击最大?哪一具体领域最有可能进行新一轮创新?哪些技术可以深入应用在银行业?在银行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是下一步探讨的方向。科技只是手段和方式,技术跟金融融合,更多还是金融问题。相信未来银行在创新方面的速度可能会超出想象。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引领金融科技广泛应用的伟大时代的到来。

杨东:以科技助推银行转型

拥抱金融科技,引领时代潮流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按照国际权威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既可以包括前端产业,也包含后台技术。新技术对于金融业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力,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利用当前的技术,发挥长处,弥补短板,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传统银行模式受到挑战。金融科技类企业给传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带来了客户流失、存款减少等现实威胁。造成以上冲击的原因之一在于,金融科技的发展降低了企业与个人投融资的中间成本。在作为金融科技典型的社交借贷等商业模式中,金融服务者可以在“脱媒”的基础上促进交易。例如P2P模式可以成功地避免面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服务的高门槛。又如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搭建起来的股权众筹平台可以拓宽新兴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其便于获得金融新创企业的青睐,减少对于传统融资方式的需求。这就使得我们必须思考银行业该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用好金融科技。

科技在银行转型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金融科技对我们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柄利剑如果被金融科技企业所使用,那么新科技将会是银行业的挑战,但是如果被银行业创造性地使用,推出新的服务,那么银行业也将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新的发展。

对于银行业而言,科技的快速发展,是解决金融服务覆盖问题的一个重大机遇。当前银行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经常讲的金融排斥。金融排斥是用来描述特定社会群体由于在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与能力上存在障碍与困难、因而不能以合适的方式使用主流金融系统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状态;也可以描述为社会中部分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获得必要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

具体表现就是,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合计收录9.26亿自然人信息,通过一系列计算,我国大约还有1.65亿左右的18周岁(含本数)以上人口,游离于现有征信体系之外,这些人就是金融科技可以改变的。比如说现在的大数据征信,我们加以利用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征信业务的覆盖面,把过去由于缺乏征信数据的人群,尽可能地纳入当前的银行金融服务覆盖体系之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同时,银行也在这一过程中拓展了客户,实现了业绩的增长,实现双赢。

立足创新,拥抱监管

创新与监管并不冲突,监管的目的是希望促进行业真正的创新,能够有效甚至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监管、金融整治是对行业的利好,带给行业新的希望。企业在高度自律、坚持创新的同时,应该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让他们了解企业及产品,深入了解企业创新点,及时考察其是否合法合规。只要政府和银行,或者是相关企业相互了解,加强必要的沟通,就能避免彼此不必要的猜测,对监管和创新都有裨益。

金融科技并不意味着就是新兴企业的专利。银行业也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拥抱金融科技,使得各种创造财富的新技术源泉充分涌流。相信未来银行在创新方面的速度可能会超出想象。创新发展、合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合乎监管要求的良性创新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创新,努力完善自身业务,接受监管和市场的双重考核。我相信,伴随着各家银行的良性创新不断出现,银行业将不断地发展,可以预见,一个行业积极创新、政府监管完善的新金融体系必将形成。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邵山:金融科技前景光明 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金融科技发展前景远大,有机遇也有挑战。技术在金融行业,无论是银行、證券还是保险,在大众对金融服务日新月异的需求下,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区块链和大数据是金融科技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分支。分布式技术(包括云计算和区块链)是云构架的基础,其中的分布式计算、存储、管理和安全是现阶段系统架构转型的关键;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相通的,人工智能的有效性是靠大数据和计算能力支撑的。无论是银行的支付、转账、存贷款,证券的实时交易,还是保险的移动展业,目前都应用了移动金融技术。

第二,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云计算已经应用在某些银行内部。如证券监管已经用大数据查处“老鼠仓”,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保险行业都有探讨性应用,人工智能在智能投顾方面的应用也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关风险还需要重视,尤其是在安全运营、信息保护和应用拓展方面,包括最近被叫停的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科技应回归它的初心,技术要为金融业务服务。

第三,现在缺乏一个在社会上引起广泛效应的契机。比如引入余额宝之后支付宝用户增多,引入红包之后微信支付用户增多。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安全稳定运行之后,相信会出现“爆红”的场景和应用,迅速扩大金融科技的受众范围。

(邵山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副总编辑)endprint

杨雷: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的核心理念是以信息技术驱动金融创新,通过变革业务模式、创新服务流程,更加灵活、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

首先,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

一是金融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服务生态更加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化、场景化发展趋势明显。近年来,互联网企业依托自身电商、社交、游戏等平台和技术优势,纷纷涉足金融领域,以场景服务为切入点,面向海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综合运用新兴技术,积极打造互联网金融体系,推动优势金融产品与各类外部场景的对接,通过跨界合作构建多方共赢的金融服务新生态。

二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将继续朝着便捷易用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民众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应用场景的发展。另外,万物互联时代已经来临,物联网金融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这将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应用范围,金融服务将会无处不在、随时可得。

三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金融服务向更加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效扩展了存储能力,降低了存储成本,提升了计算能力,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数据量的扩大和计算能力的提升、算法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将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其次,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在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也使金融交易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如管理不当,也会给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如部分跨界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和信息流向日趋复杂,降低了市场的透明性和规范性,加大了业务风险的隐蔽性,有可能导致风险控制的滞后和扩大。同时,互联网金融业态下交易环节多、流程长、交易渠道多元化,由于交易涉及的主体多、信息不对称、协调配合难,给金融交易安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金融创新过程当中要高度关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实现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工商银行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的原则,积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实现面向全客户、全渠道、全产品的服务创新及经营管理转型。对于金融科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工商银行也均已布局,并结合相关技术成熟度分阶段有序推进前瞻性研究、试点及推广等工作:一是移动互联、大数据技术领域已在集团内部进行企业级应用。构建了以融e行、融e购、融e联和网络融资中心为主体,覆盖和贯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生活的互联网金融整体架构,并形成了完善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在客户精准营销、风险防控等领域开展了金融创新服务与应用;二是分布式架构、云计算领域已在部分存在业务痛点的场景进行了推广应用,率先在行业内建设应用平台云(Pa aS),通过与基础设施云(IaaS)结合,对基础计算资源及应用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后续将逐步扩大使用范围;三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识别等领域均已进行了试点性应用或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后续也将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研究、拓展业务应用场景。

今年,为了充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提升工商银行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加速推动工商银行信息化银行建设,工商银行研究组建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生物识别、数字化银行等七大创新实验室专职从事新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工作,逐步组建300到500人专门从事新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工作。后续将结合全行战略和业务痛点,持续提升工商银行技术把控能力,為全行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金磬石:金融科技在建行得到广泛应用

建设银行一贯重视金融科技工作,历时六年,举全行之力组织新一代核心系统的研发。2017年6月24日新一代全面竣工,建成了具有“国内最佳、国际一流”水准的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建设银行注重成熟新技术的应用,在同业率先建成金融云平台,系统资源供给速度提升了17倍,从容应对“双十一”等爆炸增长业务,“所想即所得”成为现实;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智能客服“小微”,准确率已经达到99%,累计服务23亿次,相当于一万多名人工坐席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客服中心组织变革;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营销方面得到深入应用,建设银行基于大数据推出了快贷业务,客户通过手机指指点点即可获得贷款,在很短的时间内,小微快贷余额已达450多亿元。正是有了这套“新一代”系统,有了这些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即使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建设银行各项业务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对于争议中的新技术,建设银行也在持续关注。如区块链技术。我们认为,虽然目前业界看法不一,但区块链技术一旦成熟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建设银行已成立了专门团队跟踪研究,并在特定场景进行测试应用。

回顾建设银行金融服务发展史,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一部金融科技的创新史,是金融科技将众多的不可能变为现实。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不忘初心,坚持将金融科技的春风吹进金融创新的领地,创新服务,增强客户体验,服务社会大众和实体经济,创造更美好的现代新生活。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部总经理)

陶嵘:金融与科技应完美结合 趋利避害

浙商银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上有一些具体实践,包括2017年年初上线的移动数字汇票,6月1日上线的基于区块链应收款链的应用。目前大家谈的金融科技,多是以科技发展本身为着眼点,即发展成熟了某项新技术,再思考能为银行业务输出何种应用场景。我是做零售业务的,那么从零售业务角度,金融科技又该如何为业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呢?endprint

第一,应该从客户需求出发,把握金融本质,挑选、组合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应用,以最合适的金融科技手段来服务客户。举个例子,做零售的银行同业们一直都在致力于解决物理网点如何优化布局,标准化、规范化客户服务能力,用技术手段完善补充客户服务渠道等问题。零售业务更看重的“金融科技”应该是能直接服务客户,帮助客户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体验的技术方向。例如,可以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服务,改善甚至突破目前服务零售终端客户的方式。金融科技在零售业务上的应用,不应该仅是网点柜面业务的电子化与线上化,更应该是突破思维定势,重构产品与服务流程的创新。浙商银行在这方面正在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今年初我们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个人网银,开发出了虚拟现实网上银行原型系统。下半年,又把增强现实技术融入手机银行客户端,成为业内第一家将增强现实AR技术用于生产力工具的银行。客户通过手机镜头扫我行的Lo g o,就可以实时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可视化的查看自己在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原来银行同业、客户对手机银行固有的认知,被新引入技术方式突破了。客户此前从未想到过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这种新体验既不是柜面服务模式的复制,也不是手机银行模式的翻版,而是一种全新的、升级增强之后的服务模式。

第二,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重视客户体验。如果说金融科技本身是一种硬实力,那么独特的客户体验则是差异化竞争的一种软实力。很多人简单地认为评价产品客户体验的标准是视觉感受好,符合审美、符合潮流。实际上,这一看法对客户体验的理解并不全面。真正好的客户体验,是指符合人的认知特点与行为习惯,便于客户高效地使用产品和服务。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客户的选择,优秀的客户体验工作,不是继续做加法,而是有选择地做减法。但目前,哪怕应用金融科技最领先的金融企业,对优化客户体验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通常简单套用从消费电子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得到的经验,直接来服务金融客户。举个常见的例子,很多银行的网银、手机银行的产品购买环节都有可将产品按收益率排序,或点击购买产品后出现购物车的情形。但这恰恰是未按照银行客户思维方式与习惯,而简单拷贝电商客户体验做法的反面案例。简单的誊写其他领域的最佳实践,必然不能造就银行领域卓越的客户体验。

第三,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从行业实践来看,目前缺少将科技和金融完美融合的桥梁,即缺少能将技术可能转化成金融应用场景的人才。大家都知道挖掘客户需求,要做市场调研、用户研究,但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从业者往往抱着自己就是用户,自己也能代表用户的想法在规划设计产品。传统金融人才习以为常的行业惯例,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会成为扼杀跨界创新的最大因素。因此,具有技术创新背景、金融产品背景、市场营销背景的跨界人才,将成为这一轮金融科技助力银行业大发展浪潮中的佼佼者。纵观银行、保险、证券三大行业,金融科技势必在基础客户数量最广泛的银行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带来更大的冲击。那么作为银行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这种冲击呢?我认为,需要我们善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在应用场景挖掘方面多思考。同时考虑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将金融与科技完美结合,趋利避害,把金融科技应用推向更深层次的领域。

(作者系浙商银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

黄正建:妥善把握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契机

金融科技是继互联网金融之后的热门话题。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引入,对银行未来的经营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它们将使未来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控制、产品和业务流程发生显著变化,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未来会不断产生出全新的产品、流程和业务模式。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区块链技术,它在处理能力上的实时性明显不足,很难应用于高频高效的交易中。再比如人工智能,它就需要培训,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立刻就能发挥作用的。实际上,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融合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根据科技发展的水平以及银行的需要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往往又是跟客户结合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会影响银行的服务,银行越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就越能获得成功,也同样惠及大众和银行自身。

兴业银行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投入,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专门负责跟踪和应用金融科技的新技术,同时,积极与外部公司合作开展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应用。金融科技在兴业银行也有不少实际的应用,这里重点介绍两个案例。一个是互联网业务风险监控平台,它就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的互联网实时风控系统,目前该平台已经投产并且在逐步覆盖各类互联网风险业务,它的风控模型正在不断优化,数据也在不断积累中。未来,除了我们的银行,我们的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子公司都会接入这个系统。前面我说过,金融科技会改变流程、改变风控、改变客户体验,实际上随着系统应用的深入,我们将借助这个系统使风险和体验变为正相关的——风控做的越好,客户的体验就会越好。这跟过去传统的观念是不一样的,过去通常认为把风控做好了客户的体验就下降了。另外一个是智能投资顾问“兴业智投”,这是由兴业银行集团众多部门共同研发的创新产品,定位于智能化投资理财服务,可针对客户不同投资期限、风险偏好,通过以公募基金为基础的多资产配置,运用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动态优化投资组合,从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投资组合。“兴业智投”产品具有一键购买、一键赎回、一键优化等功能,小资金也能实现资产配置。自2017年5月初面世以来,该产品得到了广大客户认可,交易总额逾千万元。此外,兴业银行的金融云服务做得非常有特色,为广大中小银行提供基于金融行业的各种云服务,目前服务的银行和联网机构很多,用户规模是国内最大的,服務能力也很强。

(作者系兴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endprint

李伟:金融背后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

金融科技的浪潮是一个趋势,科技力量成为决定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复杂,经济模式越来越复杂,金融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这些背后都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而区块链其实是一条路,这条路是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人与人之间达成互信而形成的一个标准化轨道。资产只有流通才有价值,而各个机构之间原来没有统一的流通系统,并彼此缺乏信任,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把机构高效率地连通起来。区块链本身具备的智能合约,可以对资产进行拆分、打包,使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更好。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透明性,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并且对于金融的安全是很有益的。所以,从金融的本质出发,在金融资产流通环节落地区块链技术,才可以发挥金融科技背后的巨大力量,同时维护金融安全,助力实体经济。

(作者系杭州趣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邓柯:区块链降低成本 引领金融变革

第一,引入区块链技术是金融行业最近200年来最深刻的变革之一。金融业务最基本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记账,另外一个是交易。在过去的几百年中,金融业务的变革主要集中在交易环节:从现货交易变为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还发明股权、债权等权益类交易。记账环节只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复式记账和现代会计制度的诞生。区块链技术是同时对记账和交易环节的革命性变化,在它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多个交易对手方可以通过共同维护一个账本的形式,建立弱信任甚至无信任的交易关系。这对于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底层的,它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前金融交换模型的基本结构。

第二,由于区块链对金融业务的变革是非常底层的变革,这种基础设施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剧烈改变,带来了野蛮生长和监管套利的问题。中国的ICO乱象,以及加密货币引起的种种非法金融业务行为,都来源于这种最底层的变革。由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越是大变革,我们越是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区块链和金融行业结合时,一定在金融监管的红线之内做事情,不能越界。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区块链最大的价值是通过全新的记账和交易方式,降低当前金融行业的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金融行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信任成本和监管成本,区块链可以自身独特的业务特性,降低交易过程中对信用的要求,并使得交易监管变得更为简单易行。区块链要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落地,还需要克服自身的三个问题:第一是性能问题,目前区块链技术表现为高时延和低吞吐量的技术特点,难以满足现行金融业务场景的需求。第二是区块链以全网广播的形式共同维护账本,使得每笔交易都对所有参与者可见,不符合金融行业对业务私密性的要求。第三是区块链技术比较新,其可靠性、可服务性和稳定性还未达到金融系统的要求,区块链技术要成为金融业务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者系質数链网科技成都有限公司CEO)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块客户金融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请问您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