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都市电影中的消费文化略论

2017-11-16 06:25任芳慧
电影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都市消费文化

任芳慧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00)

电影,是艺术,是意识形态,更是消费品,同时也展现消费。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在指涉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时代人类共同体观念的集中展现,更是大众文化环节中最具消费意象的链接点。就这一点而论,电影不仅仅是影像化的艺术门类和形式,更是直接指涉一个民族或文化共同体。同时,它又超越于此,可以用来指涉超出一个具体化的政治实体形构,反映同一时间内某个人类共同体的观念、思想和消费文化的光怪陆离。在这一点上,美国的都市题材电影就是显例。美国电影自诞生起,就与都市难解难分:伊始于都市的空间之中,又展示都市境况。因为现代都市日益呈现为一种资本运行和商业消费为中心话语的形态,为电影提供生存环境。因而,在这种镜像展示中,消费文化的宣导必然也随着成为一种新式的美学范式。当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用胶片展现连续性影像时,就将镜头对准了街头的消费,而后以好莱坞为主导的美国都市电影中,都市及其消费文化镜像更是成为其展示的中心。在此中,美国资本主义下的文化大众,获取了最为廉价、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视觉食物。有据于此,本文试从美国电影与都市的互文性关系来展现消费文化的特征。

一、美国都市电影作为公共文本:都市消费文化的症候状映射与隐喻

所谓消费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社会显性建构,是社会的阶层和对社会秩序形成的一项规训,人们通过消费这个活动,确定阶层划分基础和等级上的秩序森严。因此,在考察一部或某一类电影时,从文化学的观念看来,应该站在一个新的全面的历史视域之中,强调文化史观的视野,而不是单独的、简要的、粗疏的、封闭的艺术视野。这是电影自身的特质——普遍化的镜像设置、普世化的电影语言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考察某种电影现象、电影类型的文化学生态时,有必要以此为出发点,还原其时的电影语境,重建一个面向历史的、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史观和共同形态。归根结底,这是电影的文化生命。讨论美国都市电影中的消费文化时,理应立足于此。

美国电影与都市消费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从电影诞生伊始,就与繁阜都市难解难分。都市是以消费为中心话语的场域,电影也是消费的视觉媒介技术。都市/电影/消费,形成了一种同质互利共谋关系。这是都市化和消费狂欢化赋予了电影这一画面艺术特定的视角、灵感、经常化的特异表现。在美国都市电影之中,无论是《摩登城市》《杀死一只知更鸟》,还是《大都会》《了不起的盖茨比》,永恒的视角都是高耸的群楼,华灯霓虹腾闪、簇拥匆忙的人群、柏油宽道、香车宝马……此时,都市不再只是影像中的机械布景或者是衬托式的舞台道具展示,而实实在在就是电影的语言和内附本身存在。在这里,电影是消费的“狂欢化”场域,又是都市中“忧郁的热带”,疑虑、恐惧、钦羡、疏离、抗拒,人类群体心理的症候性集中显现。“电影就是消费文化的症候”,“影迷的精神之父”大师巴赞如此说。都市、电影亦如是说。

都市电影是作为一种公共性的文本而存在。这一点,美国的当代电影特征尤其明显。都市其实是作为一个巨构化的生产系统而存在,而电影本身的消费性质就是此间的人类共同体集合观念的映射,乃至规训。在这样一个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之中,电影语言和镜像的表达都是只能存在于“生产—都市—消费”的语境里。究其实质,其实是运用电影的特征参与人类共同体的精神改造和意识形态输灌,不断地互文性介入都市的“强制阐释”。

二、美国都市电影作为商品:对城市人心的揭露与抚慰

都市,其实是现代产物;电影,更是现代的衍生品。真正意义上的所谓都市,开始于西方工业化革命,在文化物质的构建中成型,它的运使基本层面上都是指涉一种资本组件意义上的生产、信息、权力等,而都市下的芸芸众生,都夹杂在期间的缝隙之中苟延残喘。

首先,美国电影里的都市群像是迷茫的、心理无秩序的。在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都市浪人》(Slacker,1991)里,一个年轻人只是不断讲述他的一个奇怪的梦,不断地寻求陌生人的倾听,即便这个陌生人只是路上偶遇的的士司机;他默然地开车,没有任何反应和表情;青年人下车,看见车祸的发生,一位女子横尸街头,青年人提走了尸体的手包;警察探查出了车祸的制造者,原来是女子的儿子;流离的街有人自顾地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人在漫无目的地弹吉他,神情冷漠而冷静;年轻人的朋友突然搬家离去;两个奇怪的女人在交谈,预言周边的人在几天以后将会死去……全剧没有任何的主题,没有情节,只有喧哗,只有静默,仿佛是一片人类荒原。这仿佛是一出都市的寓言,折射着美国都市生活中的人类群体性的迷茫与默然。在美国的都市电影里,导演并不吝啬于揭露此点。

其次,在揭露的同时,美国都市电影不忘适度“谄媚”于焦虑中的观者,给予些许廉价的抚慰。在《银色·性·男女》(ShortCuts,1993)里,警察吉恩家庭混乱,只能寻求情妇的抚慰,情妇的前夫斯托密始终不知情;另一对夫妇虽然关系甚好,但是儿子却惨遭车祸;作为司机的埃尔酗酒成性,妻子是女招待,整天争吵不断;年轻人佐伊婚龄过了不嫁人,整天都是不断地逼问母亲父亲为何自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来了,整个世界顿时成为一道伤痕累累的奇观。这时候斯托密正驾驶飞机盘旋在空中,他目睹了一切,开始了拯救……都市的狂欢,空虚的弥散,在这部片中甚嚣尘上,那种毁灭式的现代图景在镜头中张牙舞爪,但是,在最后的摧毁中,导演不忘给大家设置了寓言式的心灵安抚。

最后,展示—揭露—抚慰—高扬,实际上是美国都市题材电影的“结构主义化的主题”,它俨然成为一种“精神意象”,长年累月地在浮光掠影中重复性登临。在现今的美国都市之中,都市文化已经完全呈现为物质性特征,物质的制造成为生命主导,人类群体陷入了精神的歇斯底里之中,沉沦和超拔始终双向浮动,人的主题存在方式与意义成为一个悬浮的问题。因此,在都市的喧哗众生中,他们或疑虑、或奋进、或萎缩、或审视;导演也不忘将宝贵而短幅的镜头更多地投射到那些为了生命存在和人际困惑的小人物身上,造就一套独特的电影式表意符号,给予在都市漩涡中挣扎的人群一些理解和抚慰。当代很多理论家都认为,都市的消费文化催生出的无尽的欲望渴求已经完全支配了人们,致使人群成为毫无思想能力的群体,沦为都市之中琳琅之物的奴隶。在罗伯特·奥特曼的《纳什维尔》里,在盛大繁华的晚会上,女明星被刺杀,人们高谈阔论,各式人物粉墨登临,“你能说,我一点都不自在,但是我不会有忧虑”——在一片默然的歌曲中,长镜头扫视广场下浮躁喧闹的芸芸众生,在那些已经变得扭曲或者完全滞愣的脸孔背后,是被欲望、消费占领后腐蚀的没有精神家园归依之感的空空如也的灵魂。

三、美国都市电影作为传媒:对都市消费式文化的设定与建构

以上初步探讨了美国都市电影的商品性特征和消费文化的镜头展现。实际上,电影并不仅仅具有商品这一唯一属性,其对消费文化的展现也非仅仅表现为商品式功能。事实上,在美国电影的不断行进历程中,它也从未间断地密集参与美国本土都市消费文化的建构。美国电影作为“新闻学式的意义”展现,它从起升开始,就不断地利用和无意中的默化,参与社会议程的设定和社会文化大众思想的构建。

第一,都市电影堪比规范化教科书的设定功能。马丁·斯科塞斯的《华尔街之狼》(TheWolfofWallStreet,2013)之中,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一个资本世界里,一个充满欲望的小人物放弃底线和准则迅速成为大亨的传奇。在竞争激烈又机遇潜藏的投资领域,主人公从小地方而来,勤勤恳恳,从接线员干起,结果一无所获,潦倒困苦。经过一番指点,他再次踏入充满欲望的世界,在金钱和毒品的迷醉下,迅速掌握资本的聚集秘密,于灰色地带周旋中陡然发家致富,成为一代鹊起的大亨。故事有如讲述一段只有消费再消费、赚钱再赚钱的重复困境,仿佛生命的所有意义就是纸醉金迷和挥金如土。在高级游艇、奢侈商品的无尽占用中找寻自身的存在感。不难发现,社会议程即消费意味着生活的观念,得到直导式的展现。

第二,都市电影建构社会文化大众思想的丰功伟绩。在安德鲁·杰瑞克奇执导的《套利交易》(Arbitrage,2012)里,已届耳顺之龄的罗伯特·米勒是个事业有成的亿万富翁,其稳重成熟、温柔体贴,广受周边和家里人的敬重和膜拜。然而,这只是主人公伪饰的一面。实际上他不只商业伦理完全败坏,一直在公司的报账上移花接木,遮掩其资本运作的损失和诈欺行为,还到处寻花问柳,以其金钱消费不断地占有和吸引他人。如此道德败坏、极度虚伪的商人,在张扬消费文化的影像中,却被镜头和电影语言有意无意地暗示成为一个有着“瑕疵”的好人,并且是游刃于体制内外,善于利用体制而发家致富的成功人士,大张消费主义观的主题和意图昭然若揭。大众文化—电影—消费至上等命题,几乎就是一体三面,不断强化着社会大众思想的构建。实际上,美国都市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式的都市电影,在讲述表面上自然而且诱惑的电影故事时,是时刻和都市消费文化保持着深切又丰裕的互动符号关联的,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设定议程,构建起一套消费文化景观,引发观者感叹、唏嘘、钦羡、同情、向往的同时,不无隐含地宣讲和推销。观者不经意间自动而全面地接受精神洗礼。美国都市电影悄无声息地实现了与消费文化共生互动的生存模式。

学者爱德华·索亚有过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理论中提出一个命题并试图解答:短短几十年间,都市有了难以置信的变化。人类开始面临着一个难以喻晓的局面而不自觉。都市在疯狂地发展,消费在史无前例地流行,传统不在,精神死亡。世界显示出了所谓的“后大都市转移”,一者在消费中凯歌高唱,另一方却不知归往何处。人类在地理和心理上都“他者化”,在世界和人心的疏离和异质之中依靠想象和虚拟形成了“第三空间”。索亚的揭露和反思是极其沉痛的。放之美国的都市电影依然能瞥见同样的景象。在声色的呈现和演绎之中,电影显示出了和时尚化书写下商品的同一功能指向,借助某种特效乃至温情的有条不紊的连接化讲述,商品/都市/消费的隐藏关系得以掩藏,消费资本的本质被覆盖上温情脉脉的面纱。然而此时的艺术已经成为资本的帮凶,跻身意识形态的共谋者之列,与艺术固有的人道主义情怀渐行渐远。

综上,美国都市电影中看似藏隐,实际张显的消费主义理念,其实是代群之语码和无名之阵痛。语码之设置和无名之阵痛感,已经意味着经营话语权的悄然旁落,时代文化氛围的消隐,甚至是人作为世界主体存在的合法性的被悬浮。电影、都市、文化、消费、语言、图像、权力等话语,构建出了一种稳固的盟约式的坚守关系。“貌合神离”的影像永远让我们兴奋和愉悦,同时,也让我们在直观情绪之中潜进一些失落、不安和迷茫。

猜你喜欢
都市消费文化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谁远谁近?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新消费ABC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