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林
田径运动是人类发生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运动形式[1],远在人类发展最初阶段的上古时代,人类祖先为了生存,在每天的劳动过程中重复进行走、跑跳和投掷等动作,为了把这些技能进行传承,进行长期的训练,于是逐渐形成了田径运动的雏形。众所周知田径运动由走、跑、跳、投四种基本身体活动形式组成,有助于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促使机体机能的提高[2],是专项技能学习掌握和训练提高的基础。田径运动的项目丰富,如短跑、中长跑、长跑、跨栏、跳高、铅球、标枪、跳远、等等,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并且跳高、标枪项目的开展有在一定层度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众多流行项目的发展与推广,如瑜伽、网球、拓展、攀岩、定向、高尔夫、飞盘等时尚、个性的体育项目成为高校大学生追捧的运动项目,而传统田径运动课程的吸引力不足,令田径教学的现状堪忧,应引起有关教育人员的重视和思考。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教学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是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高校大学生往往忽略了体育课程的身体素质锻炼作用,把体育课程仅仅作为一种乐趣,不少大学生则把田径课程作为通过体质测试的手段和途径,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体育课程,但不喜欢上田径课。田径课程未能摆脱传统形式,为达到课程设置要求,进行枯燥、反复的奔跑、跳跃等单一动作,逐渐抹杀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中国田径运动在国际上的竞技水品以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未能对高校大学生产生鼓舞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可度和积极性。
田径运动项目与球类项目相比,缺乏团体竞争活动的元素,例如偏向于个人能力的呈现和展示,课程练习过程中聚焦的是每个学生个人的运动表现。且教学的方法在传统观念下成为较为固化的模式,注重于身体素质的训练内容,而针对田径运动知识理论方面的传授较少,致使大学生缺乏对田径运动的全面了解,不认识就无从谈及喜欢,田径运动对于大学生也是如此,兴趣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建立在认识里了解的基础之上。
在田径运动的课程考核中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以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运动成绩,评判学生的课程优秀与否,忽视了学生通过田径课程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提升,容易给部分学生造成课程压力和挫败感,自身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容易对田径课程产生排斥情绪。
健身属性作为田径运动的基本属性,我国高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是否满足健身属性的基本要求值得高校体育教育人员深思,通过梳理研究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对策研究。
田径运动课程的设置中,综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通过提升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在理论了解过程中建立和提升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循序渐进的开展实践训练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强身健体的意识,促使大学生群体从思想上认可和肯定田径运动。
积极研究创新田径运动课程的游戏化机制,将枯燥的、重复性、个体性的训练动作转化为有一定PK性质且可由团队协助完成的新型训练内容,运用流行训练道具,例如在跑跳过程中穿插加入指压板道具,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强学生参与度,同时达到教育目标要求。也可将教育形式以任务形式交于学生学习小组,学生自主设计和创造他们独有的课程形式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安全监督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方式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田径运动课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指标、素质、运动经历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从田径运动的基本属性出发,以健身属性为目标,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规避对不同学生的统一衡量考核标准,建议以学生的提升水品多少为评价考核重点,实现田径运动课程评价考核的科学合理化。
田径运动作为基础性的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创新发展运用与田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突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运用新颖的方法和技术,创新创造符合高校大学需求的新型田径运动课程,可提高高校大学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达到强健体魄、增进健康的目的。因此,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创新的发展和运用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
[1]崔乐泉.体育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郭道全.论影响田径运动在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中开展的几个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