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本体论视域下的老子哲学

2017-11-15 03:35阳小龙
长江丛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本原哲学思想本体论

阳小龙

对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当属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及由他提出的哲学思想。

作为中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的老子,其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一直流传至今,至于其著作能流传至今的一个根本原因恐怕与其推行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哈特认为从古至今、至东方到西方,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00个人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子也算其中。作者认为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著作都要流行。老子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6000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以供人们享受。

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规划,这些都是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如何让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青春,使之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当今社会所要考虑的问题。老子创立的道家文化及其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正走向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老子的道家文化及哲学思想。

一、老子哲学思想的内容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在传统文化中意指道路。在春秋时期的许多古籍中多次出现“天道”、“天之道”、“人道”等概念。而老子则把“道”这一抽象概念具体概括出来,使“道”这一抽象概念在传统中国哲学领域内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而上的哲学范畴。老子的“道”具体指什么呢?老子并没有从正面去界定它,他只在《老子》一书中留下了不同层面的说明、隐喻、暗示,让人们去体验并接近“道”的真实内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其中道与名是同出一处,因此后世学者故将其称之为玄。这才有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说法。”在这一段话语中提到了“道”与“有”及“无”、“道”与“名”以及“道”和万物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玄”在我们的生活可谓是幽深难测,让人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只能靠人们用抽象的的逻辑思维去感知。“徼”指边界,即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应界限,也可引申为端倪,它意指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其相应的界限就好比世界上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道”是具有整体性功能,它在本质上不能以人们的主观意识来进行强制分割的,也不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判断来对他进行界定或者言说的。“道”是没有任何的界限的,人们是不以他们有限的知性、名言、感官去界说、限制更或者感觉的。如果“道”可以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表述的话,那它不在具备永恒的性质。“无名”是万物的本始、源泉;“有名”是各种现象、事物的开端。这表明“道”也是先于语言概念的。

《老子》第二十五章对“道法自然”的系统表述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中的人、地、天、道之间是层层包含的递进关系,即从大到小为道、天、地、人,从小到大为人、地、天、道。它是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序列进行层层包含排列的,因此他们也具备相互包含的的关系。在老子看来人们要以地为法。然而,天是覆盖在地之上的,因此如果没有了天的存在,那地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现实意义,因此,地是要以天为法。天是至大无外的存在,所以只能以宇宙的终极法则道为效法的对象。

二、本体论视域下的“道”

众所周知,老子哲学思想的代表是“道”,那老子在阐述“道”时是否引用了本体论这一概念呢?在探讨“道”时是否以本体论作为前提呢?在传统哲学界中哲学家们一直将它作为一个争论话题在讨论。在这里笔者认为,如果去争论老子在阐述其“道”时是否将本体论作为前提这样一种争论其实际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哲学家们对这一争论的关键不在于老子是否引用本体论这一概念,而是在于他在进行哲学研究时是否回答了本体论到底应该探讨什么的哲学问题。下面笔者从本体论入手,来回答这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

(一)何为本体论哲学

实际上在众多的传统哲学观点中把其哲学划分成了形而上的哲学和形而下的哲学两种,这种划分在当今的哲学界中实际上是得到了普遍认可的。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是从理论层面去探索世界;形而下的哲学思想则是从实践上去感知世界。在此划分的基础上又把形而上的哲学划分为方法论和哲学上两个层面来理解,从方法论上理解就是讲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毫无联系的,它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解;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就是去探讨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世界的本原可能就是存在着的某种物质。在老子这里,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他认为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由“道”演化而来。

结合中外众多哲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本体论之问题,他们统一的都认为本体论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母亲“是什么?其实我们不管是从古希腊哲学思想也好,中国哲学思想也好我们都可以发现哲学家们都在不可避免的回答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的根源问题,如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这一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是永恒的活火,而且它是运动的,它有它自身燃烧、熄灭的运动状态;二是世界的运行有它自身的秩序、规律,它有其自身运行的原则,就算是衍生出世界的火,它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在运行。

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我们不难看出,在整部的经书中“道”字大约出现了七十多次,那在他的这本书中为何反复提及“道”呢?他的“道”到底有何意义呢?其实通过仔细的研读我们不难看出老子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是怎样来的?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世界万物之母是道,道派生出了世界万物。”在混沌未开之初,整个世界就是“道”,世界通过“道”衍生出来的,这就符合了《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为天下之母,即万事万物的本原就是“道”。

(二)何为本体论视域下的“道”

“道”这个词在老子之前就已经广泛使用了,当时的“道”主要是指“道路”或“道理”等等。到了春秋时期,老子以“道”为依据,提出了全新的本体论依据,即提出了关于世界本原、万事万物之母的命题。在老子本人看来“道”实际上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它的哲学思辨就不同于以前宗教里边信奉的“天”产生天地万物,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天或某一未知神灵赋予的,在老子这里,他认为“天”也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天的产生及其存在都是围绕“道”在展开的,他的这一提法就与其《道德经》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所相互印证。

老子在本体论视域下研究“道”时,实际上就是把“道”从某一“具体之道”超越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之道”。他认为:“道,可道,非常道”,这一提法也就把当今哲学家们研究谈论的“道”与日常人们所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之道”区分开来,因为在这里老子提出的道实际是一种“恒常之道”,这也使得他的“道”与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道”区分开来并使其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老子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恒常之道”是一个超越了相对的绝对的客观主体,这种“道”不同于《左传》、《国语》、《论语》所说的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等等。因为这些我们常说的“道”都是属于人们在平时可以领悟的“可言之道”,这都属于伦理范畴,属于“人间正道”。老子实际上把他的“恒常之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在进行阐述,这实际上是在阐述一种存在;在哲学范畴上去讲世界的本原问题,这就是我们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老子在进行哲学论辩时,其实也是在围绕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进行展开,实际上他在进行哲学论述时,就认定了世界的本原及万事万物之母就是老子本人一直论述的亘古不变的“恒常之道”。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讲老子的“恒常之道”实际上是价值形态上的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其根本立足点是一种人性价值论而并非是一种纯理论知识论的立场。老子本体论视域下的“道”中包含着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哲学概念。

三、老子本体论哲学的意义及价值

老子通过对世界的观察领悟,提出了有自己特色的道家思想。强调不管是人、地、天还是道,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老子哲学在为人类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怎样去顺应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道”在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在《道德经》一书中,数次提及“道”这一概念,在老子眼里,“道”是万物的根源,“道”是先天之物。在道家哲学思想中,认为“道”先于天地生成。老子把“道”看做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从本末源流的关系来阐述“道”的存在,这实际上是把“道”看做是一个需要通过直接体验并非认识才能体察到的共象。因此,可以说在老子哲学思想中,他的“道”是不能用知性和逻辑的具体语言来规定和阐述的,是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的。

因此,在老子这里,他把“道”看作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和生成的,所以在从多老子哲学思想中,老子把“道”看作是他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他哲学思想的归宿,它在老子哲学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老子的“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及归宿,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老子的“道”也处于核心地位,更延伸出了春秋战国的各家思想,它为后世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老子本体论哲学在现实中的存在及意义

在人类面临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老子“道”的价值。老子哲学对于现实社会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老子所提出的哲学思想认识到物质世界具有统一性及其关联,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个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或许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是感受孔子思想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修身的指导思想,但其实人们对孔子的思想是有一种潜意识以及外在引导而形成的观念,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强迫性的,但是老子的“道”是对传统的天命观的一种发展,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是形上本体,是人生的法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道理。

在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方针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平稳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步伐中的又一伟大创举,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一次中国华。但是想法归想法,事实却并不理想,进入21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化带来的发展与代价、成就与丧失、进步与退步等内在矛盾业在日益凸显。人类凭借科技和技术上的进步赢得了丰盈的物质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同时也滋生出物欲至上主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文精神的失落、贫富分化以及对作为自身必要生存条件的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贪污腐败、恐怖袭击、道德滑坡等等,现代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老子的道家思想及其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凸显出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正是人类在探索和努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冒出的种种矛盾时,在致力于公正公平的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时,以及我中国在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时。为人与自然界二者的和谐统一提供过重要哲学依据,为中国政府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伟大壮举也提供过重要借鉴意义的就当属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道”,特别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尊道”理念更为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依据。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哲学思想,既体现了人们尊重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又强调了主体对客梯的能动作用,它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正在为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所接收,成为当今人类解决问题的重要传统资源。

总之,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我们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瑰宝。但在老子哲学思想中也存在许多糟粕,要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提供更大的作用,我们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新青年的神圣使命。通过对老子本体论视域下的“道”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老子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道”的衍生,那我们后世在对世界本原探讨时有了以定的借鉴,这对于人类历史在探索哲学、世界本原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从而打开了哲学思辨史的大门,这亦成为后来者不断探讨的永恒话题,也为我国哲学界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提供了借鉴。

[1]老子.老子道德经(节选)[J].考试:高考英语,2010.

[2]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37.

[3]余权华.老子政治哲学浅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4]郭帅.从泰勒斯到赫拉克利特——“本原”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4(5).

[5]张敏娟.教室里的四个字[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88~89.

[6]王俊.浅谈老子“道”的哲学及本体论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4):47~48.

[7]韩彩英.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理论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2010(3):6~12.

[8]黄辉.“道法自然”思想与现代环保问题探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23(3):47~48.

猜你喜欢
本原哲学思想本体论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交错群与旗传递点本原非对称2(v,k,4)-设计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
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高等数学变式教学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