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说中药

2017-11-13 00:04懒兔子
特别文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主药辛味药性

懒兔子

很多次看到文章,都说中医将亡于中药。因为现在很多中药的炮制手法已经失传了,还有很多炮制工艺,因为过于烦琐,也被摒弃了。另外,药农为了提高中药的单位产量,在种植的时候会用化学农药,导致很多中药失去了药性。

这些,当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却不是全部。

当各种中药材歷经千辛万苦终于被放在中药店的小柜子里时,药店里的大神们,你们可否口下留情,放过这些功效卓越的中药们,给它们一条生路?

随便举个例子吧。半夏有毒吗?真的有毒吗?是的,确实有毒。但那是生半夏,是生吃的时候,才会有中毒反应(嘴麻,头晕)。可是现在药店里已经买不到生半夏了,都是炮制过的。而且有一点必须注意,半夏的毒素会在高温中分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半夏作为汤药煮的时候,即使是生的,也不再有毒!

半夏味辛,有毒,但是力能下行,为降胃安冲的主药。所以半夏可以止呕吐,有引痰下行、纳气定喘的功效。

可是,由于药房认为半夏有毒,所以都用明矾水煮半夏,导致药房的半夏不但药性大减,还有很浓的矾味儿,让人闻着就想吐。本来是止呕的,现在变成致呕的了。

半夏的药用主要就是体现在它的辛味上。它的辛不但利痰,而且还有开风、寒、湿、痹的功效。现在药房的半夏药性很差,就是因为炮制过后让半夏的辛味没了,从而失去了药效。

现在药房里的半夏几乎是无效的,因为用明矾和石灰水煮过太多次,都成药渣了。

《伤寒论》的方子里,一剂方药中半夏的用量大多为半升。按照换算,大概是现在的65克。即使当时用的是生药材,稍微重一些,也至少在30~40克。可是我们现在医生的用量一般是多少?9~12克!

中药的疗效越来越弱,见效越来越慢,这和我们对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当和使用量太小,都有直接的关系。

除了可怜的半夏,因为“毒品”这个身份,被弃用或者禁卖的好中药还有太多。比如麻黄。

麻黄是啥?麻黄是《伤寒论》里麻黄汤的主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汗,它有宣统肺气、散寒定喘的功效。它“善利小便,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消”。

而麻黄之所以有此功效,就是因为它透达之性很强,“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 。因此,生嚼麻黄后,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头脑兴奋、发汗等“中毒”的症状。

《伤寒论》在麻黄汤的煎煮要求中特别注明要“去节”,要先煎,然后撇去上面的沫子,再放入其他药,这样可以减少麻黄的兴奋作用,但是宣通发汗的作用不减。

现在我们的药房,麻黄已经不去节了,煮的时候也不会嘱咐病人先煎。有些药房的药剂师,甚至神神道道地说麻黄有毒,要么不卖,要么限量卖。这么有用的一味药,眼看着就要买不到了。简直呜呼哀哉!

所有的中药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能存活于世,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可以治病的礼物。请记得感恩,不要轻易伤害。

猜你喜欢
主药辛味药性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从量效关系探讨《伤寒杂病论》半夏用药规律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金骨莲组方中主药对骨关节保护机理概况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改进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
浅谈辛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