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漫游的生命哲思
——读张卫平散文集《心中的菩提树》

2017-11-13 18:16金春平
都市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散文生命

金春平

记忆漫游的生命哲思

——读张卫平散文集《心中的菩提树》

金春平

自古以来,散文因其自由散漫的言说,广泛驳杂的涉猎,语言文体的张力,使其写作参与者众多,但是,正如王国维所说,“散文易学而难工”,且往往容易陷入极端——因其“自由”而常沦为小资滥情的御用文类,也因其“美文”而易陷入刻意雕琢的生硬经营,因此,好的散文要处理好“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轼的《答谢民师书》)的平衡,既要避免如诗歌般的情感恣意而流于肤浅,也要避免如词赋般的文辞艳丽而落入空洞,因此,“节制和适当”首先应成为散文神态的一个至高境界。在新媒体传播日益发达的当下,在语汇泛滥的消费狂欢共歌中,许多散文写作者把个人隐秘与个人经验置于公共价值空间,以期获得情感抚慰与共享,但其实际效果却是个人化面目的愈加模糊、主体性姿态的愈加雷同,而个体化的本义——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深刻的思理,从日常的麻木中感知漫漶的性情,只能用大量的矫揉造作、虚假伪饰和陈词滥调来掩盖,精神的叛徒转身成为语言的顺臣,那种丧失了对思理与性情品质追求的散文,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消费时代新型工业话语的游戏实践,而散文气韵的潇洒、飘逸、自由,其精髓是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与意蕴,勘探“思理的深度与情感的重量”,直面生活与存在的横亘,发众人所未发,省常人所未省,构筑人类精神生活与心灵寄托的高韬理想,探索隐匿在现实表象之下的时空力量。现代散文涉猎之题,无论是古今中西,抑或是人事物景,都是写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家常絮语,更应该是藉语言之多义内涵的心灵碰撞,因此,散文的核心是在语言的话语流动当中构织“人心”,抒写“人性”,探秘“人”之多维,而借助语言对人性与人心丰富的发现、对经验与事实的呈现、对生活与景深的理解,通过写作者对历史、生活、物象、哲理的阐释、思考与表现,最终传递出阔大的精神空间和深邃的人心隐秘,这些往往是散文突破美文的文学技巧匠心而进入文体气脉工事的重要标志。张卫平的散文集《心中的菩提树》所收录作品,在语言与感性的节制、在情义与思理的适度、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哲思与记忆的激荡当中,展示出的是一位当代文人士子,对传统儒释道文化根脉的瞻望和景仰,追踪着这些文化根脉影响下的“雁北人文精神”在时代辗转变迁中的强韧遗存与当代活力,宣誓着作为个体的“我”对传统精神、对地域人格、对民族气节、对宗族家风自觉而艰难的承接与捍卫。散文集的主体部分,以成长回忆、乡村回忆、风物回忆、宗族回忆、家国回忆为创作动力,处处充斥着作者艺术创造驰骋的野心,在那些或深情或体悟或追溯或优雅的文字当中,抒情、叙事、想象、虚构、思辨在语言的王国冲撞与升腾,不断拓展着散文文体的界限——某种意义上,张卫平将小说介入散文,拓展了散文深广表达的边界;同时又将诗歌介入散文,扩大了散文情感意象的内涵,可以说,他的散文需要的是虔诚的沉浸与阅读,需要与有心读者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激辩,在他散文所着力表达的情趣、风度、韵味、情怀面前,过多的理论阐释显得苍白无力,唯有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心有灵、有情有性的读者,才是进入其散文绚烂世界的不二法门。

一、灵魂与生命的重量

汪曾祺曾说,有一类散文很难如革命散文或文化散文那样有着显在的话语追求,而是关注于个人情趣和个人琐事,但却具有“大事化小”的话语功能,那种生活哲思、个体感悟、思想妙趣,虽从自我出发,在看似无话语追求的漫谈信步当中,在瞬间的心灵悸动和感触思考中,却具有一花一世界的棱镜透视潜能,可以衍生出宇宙苍穹的生命哲理。在散文集《心中的菩提树》部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并未停留于感官审美的表层——它虽然是构成文学“景深”之美的首要层面,但如果无法从这种主体欣赏中获得更高的思想性启悟和普遍性命题,它最终将被淹没于散文积淀极其深厚的美文史边缘,而张卫平“心中的菩提树”部分的美文,始终将自然之景深入到个体之情的内在,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景与情,在个体性的经验酝酿和存在反思面前,构筑出清晰而深刻的生命发现。

“我”本以为世界上一切充满希望的事,收获的未必是希望,但是韭菜在冰冷严酷环境下的倔强生长,让我看到生命应该永远不失“坚守那份执着,朝着心中既定的境界不断掘进,生命的绿色终究会恣肆的在这苍黄的大地上”的信仰,韭菜的生物性特征,在作者对世界略感焦虑和失望的情绪中,参悟和升华出如菩提树之于佛祖一般关于人的“希望”的生命姿态和生命意义的智慧(《心中的菩提树》);“我”由月亮的阴晴圆缺,顿悟到人生起伏恰如天道无常,但生命的意义更在于“体验之丰富”——“单是痛苦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单是幸福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这种从容和超脱,消解着世俗人间对悲与欢、阴与晴、苦与甜的对立以及生活方向的单极追求,传递出的是天道与人道的大悲悯(《淡黄色的月亮》);故里前宗冯曦在清廉与污浊的官场抉择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归隐与弃绝,誓死捍卫着中国文人的傲骨与高洁,也留下了“叶香绵延于世”的清名,而“我的心与一百多年前那位老人的心在同时跳动”则是借古人抒己怀的为人宣言,是晋北文人坚守传统风骨与信仰底线的主动历史承接(《风中的树叶》);严寒冬季的杜鹃花在建平的呵护下欢愉绽放,让我明白了生命活力的激发在于被欣赏、被关爱,孤独的生命个体唯有在彼此尊重和依靠中才能抵御外来的一切风暴与酷烈(《室内的杜鹃花》);而生命如果不经历挫折和风雪、不去开拓未知的天空和川壑,终将会像笼中的金丝雀一样在温暖和安详中荒度生命(《笼中的金丝雀》);从雪花静静的飘落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静默与永恒,那是一种不同于轰轰烈烈的进取、宣泄、奋斗的另一种面向,它让我们疲惫的灵魂得以喘息,让不堪负重的心灵得以休憩(《宁静的雪》);而阿育王塔身处闹市却永葆宁静与淡泊,正是喧嚣与世俗人生最易忽略但又最为向往的理想人生(《阿育王塔》);自然与人的对比中,我惊叹于人类生命的顽强,但更敬畏大自然生命造化的伟岸,它让我们开始懂得对人类自我进行反思,彻悟到自然万物生命之间的相依相偎(《孤傲的胡杨》)。在当代文学曾经将杨朔模式奉为散文典范的圭臬时,对这一模式的反叛也孕育而生,于是反虚假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散文率先登场,并将散文的文化境界推向了一个高韬、空旷、辽远的沉思境界,但这种反叛的努力某种意义是以暴力的姿态对散文文体的隐形戕害,他让散文承载了过多的文化理性,沦为了知识陈述的橱窗,却恰恰背离了散文与人的情感关联、思想关联,我们渐渐看不到了充满人情味与烟火味的个体之人,也看不到那些充满活色生香的市井人生当中所蕴含的丰富和深刻的人间悲喜。与此相反,张卫平的《心中的菩提树》,既努力摆脱对自然物象过于沉溺的单纯赏玩的传统士子趣味,又从这种生活趣味中体悟到掩藏在凡俗麻木的日常生活下的生命沉重,从而实现了散文神态的情趣与思理彼此结合的和谐适度。

二、情感与心灵的辩证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对个体的“回忆”功能做过精彩的概括:“回忆力图施展人类生活的永恒连续性,确保他在尘世中的存在能保持在同一进程上,同一种呼吸里,能被表达于同一个字眼里”,《风中的泪滴》部分是作者在时空经纬网织中的生命成长史,张卫平从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回忆”出发,将哲思性的思考让位于心灵史的铺陈,在作者一系列童年视角的独语叙事和情感剖白中,打捞着一桩桩属于青春的“我”的故人与往事,他们驱动着“我”对生活坚韧与情感内敛的信念,维护着不断经受岁月洗礼的柔软敏锐的心与情,那些关于爱情、关于感动、关于感恩、关于温暖、关于尊严、关于敬畏的故事,培植着作者人格成长的容量与肌理,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对青春与回忆的缅怀中,折射出的是雁北子民集体信念的坚守与认同,在对过往懵懂和朦胧时光的回望中,映衬出的是晋北乡民在时空跌宕中不断损蚀的本真与信念,在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焦虑和人世沧桑的失望中,呵护着生命记忆中艳丽而苦涩的青春理想之光。

《风中的泪滴》当中,我深爱的“玲”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束缚中完结了爱情的瑰丽,彼此带着孤独与伤痛各自漫走于人生之旅,这是对至纯真爱的礼赞,也是对生活无常的叩问,在“封建诚信”与“自由爱情”的双重肯定中,衍生出孤独的心灵不得不以隐忍来面对宿命的残酷,以悲悯的情怀咀嚼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飘逝的红领巾》当中,幺九与英姑无言的爱情约定,诠释着民间朴素之爱的道义坚定、执着高贵,乡村爱情表象的羞涩和内敛,却饱含着爱的心灵的刚烈与执拗,这种略带压抑甚至是疯狂的爱情,展示出的是民间道德主义制约下,底层人超越身体欲望和自由泛滥之后最为本初的情感圣洁和心灵守护;《遥远的小屋》是对亲情的深情缅怀,姥姥的爱在幼小而迷茫的童年世界当中,是我成长的灯塔,祛除着孤独、漂泊、恐惧,给予我温暖、安详与希望,姥姥的逝去也是我童年一段成长岁月的终结,在遍尝生命短暂的苦涩之后,成为记忆中珍藏的情感温存;《清清的河水》以童眸的心声叩问着时间的神秘,成长是什么,明年在哪里,这是一个初涉人世的孩童对世界未知的探索,也是一个幼小生命对存在之维的介入和触摸;《童年的小摇车》同样是以童年视角和留白的笔法,抒写着朦胧感知中青春期三舅的情感世界的荒凉与解放,自由平静的乡野,沉默寡语的三舅,却喷薄着火热的荷尔蒙躁动,一曲曲的山歌饱含着对异性世界的热烈渴望,一厢情愿的爱与欲的分裂,注定了希望的破灭与青春的沉寂;《石六旦老师》叙写着校园生活中的师生琐事,在老师与乡民的身份转换中,我以回望的姿态感叹着人在特殊政治年代的“真诚”与“狂热”,在直面被意识形态所扭曲的人性的同时,传达出人在时代飘摇中无法掌控自我命运和社会角色的无力,也抒写出政治亢奋年代人被抛出时代主流后的生命落寞,作者内心在不断追问,当政治与青春相遇时,是政治时代成就了青春梦想,还是青春理想在政治话语中蹉跎;《北方的红高粱》当中,二舅以北方男子汉的粗犷、任劳、憨实、热忱、博爱,成为我家落难潦倒时的救星,童年的我对二舅的依恋已经超越了家族式尊卑次序的等级,而生发出惺惺相惜的心灵偎依,岁月的流逝无法抹去我与二舅之间的感恩、真情与关爱,二舅是我成长岁月的情感导师,更是磨砺我心灵品质和生命态度的不息源泉;《熟悉的号子》在共和国史的时间之纬当中,展示出一代祖国建设者的生命起伏,响应号召、开垦拓荒、蒙冤受屈、安享晚年,个人成长与国家成长的并轨与交织,刻画出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仁厚岳父,将个人理想与奋斗奉给国家建设的激情与苦痛,但这却是岳父青春岁月与政治理想的生命寄托,耳畔反复吟唱的号子声也成为褪去政治情怀之后的老者对过往人生的生命抚慰。散文的个人化叙写,既要极力避免抒写小感怀的窠臼,但是宏大的思辨往往又陷入抽象的空洞,如何从个人成长的具体感知、存在物象、人物实践中,去审视时代的诡谲,发现伟大的人性,开掘心灵的永恒,才是个体回忆具有思想张力与饱满蕴藉的有效方式,张卫平在《风中的泪滴》部分,雕刻着时光荏苒中一个个烙印着时代气息和地域气息的人物群像,他们的言与行、操与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道德的品质高标,最重要的是,他们贴近大地的乡土精神和高洁人性,在我无意识的回忆与认同中,早已化为塑造我人格与品行、风骨与气节的深隐信仰。

三、历史与想象的远游

历史长河的波澜风云,是非成败的聚合无常,在时空的传承中,化为一个个史传典籍中的方形汉字,激活这些汉字的魔力,复活远去历史的现场,文与史的互证,就成为打破时空隔绝的文类捷径,比如《二十四史》就是文史合一的优秀典范。而今人怀古的企慕,除却追求史实真相,扫描历史尘埃之外,须跳出以成败论英雄的史论之围,寻找散落于历史与文字当中的世间道法,重构沉寂于历史深处的人文品格,进而审视这种传统的、地域的、历史的品格或精神,在当代人的生活情态和精神境况中的承接或遗失,吁求着对漫长历史中宝贵精神的断裂或持守,以及这种地域人格精神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得与失。张卫平的《遥望古城》《十二哥》等作品,彰显出一位造诣深厚的历史学者,对故土历史与人文遗迹的强烈兴趣和严谨探究,无论是游览、怀古,还是读史、考据,都在他的史学话语中化为对宗祖和风物的知识熟稔与礼赞膜拜,并在情感恣肆而诗意丰沛的历史叙述中,将那些被淹没于黄沙之下的古迹故人的人世沧桑展示得淋漓尽致。但是,作为文学家、散文家的张卫平,深知带史入文,若无作为文学主体性的独特思考,若无文学性的美学构建,而仅仅停留于史学陈列的知识转述,必将是对散文文体的伤害和背叛,因此,他寻找到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个体与历史整体的精神对话方式———时空神游与人文想象。

在《飞入历史深处的那只鹰》当中,作者据史论人,从李存孝的出生传奇、传闻轶事、平步青云、英雄本色、哀挽离世等方面,将代州英豪戎马一生的飞跃与陨落描绘的跌宕细腻,但作者立意明显并不在于史传和史论,而是人论,李存孝所负载的英雄主义、家国忠诚、义勇刚烈、飒爽孤傲等人格精神,造成了他在历史咏颂中的功败垂成,千年一叹的遗憾在作者的历史想象中,远不如体悟到道家逍遥与世俗虚无来得真切。在《遥望古城》《悲情雁门关》《叩拜雁门》等雁门怀古系列散文当中,作为雁门子孙的作者,寻觅着雁门精神的精髓与要义,追溯着这种精神的世代累积和传承,并在史志想象的驰骋中,寻觅到了雁北人文品格的渊源,代王夫人的“义”,丞相赵杲的“忠”,李牧、扶苏、蒙恬的“诚”,以及李左车、薛仁贵、李克用、杨家将,到宋代以后萨都剌、孙传庭、张凤翼等历代代州英豪,一直到近现代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文革”期间的代州百姓,他们秉守着生生不息的雁门精神和代州人格——高度忠诚的政治情怀、舍生赴义的家国情怀、坚韧决绝的革命情怀,这是他们的集体人格,成就了他们的历史辉煌,但作者并未止步于地域历史文化的情感缅怀,而是深刻反思着这种雁门地域文化,在现代化境遇中的种种困境,同时也感知到在新世纪前后传统晋北雁门文化的悄然转变——雁门人格在既有定型的基础之上,滋生蔓延着昂扬奋发、不甘人后、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某种意义上,这是传统雁门文化与现代市场文化的一种隐形融合,它冲破着固守地域文化的局限,昭示着雁门文化突围之后的现代人格重建。当然,高贵的雁门精神不仅体现在宏大的历史战争和民族战争当中,而是已经内化在州城每一个鲜活的民间个体身上,《十二红》描绘出一幅幅民间充沛生命力的生活图景,十二红舍生救城的义举,更是将戏中雁门关杨家将的忠义之魂,化为戏外艺女的生命悲歌;在《贾先生》当中,面对日寇武力威胁下的文化奴役危机,贾先生选择了咬舌自尽来捍卫雁门士子的高洁与华夏民族的气节;在《石先生》当中,石先生经受住了“文革”的肉体折磨,却无法承受政治话语的名节玷污和人格蹂躏,他选择了默默离开深爱的人世繁华。

勇武忠义的雁门精神成就了它们在历史波澜中的英姿,但是雁门精神更注重“士风”“仕途”的传承与“宗祖”“血统”的延续,他是氏族子孙群体自觉的家族根祖认同,是家风世训的集体自觉秉承。因此,《遥远的九龙湾》当中,无论是在平静如水的乡村生活中,还是在疾风骤雨的政治年代,“书房院”与“南京通政使”的先祖光辉是张氏家族的梦想飞地,凝筑着家族精神的企盼与执着《福牛》当中,乡村落魄艺人福牛即使身处底层苦难的人生境遇,也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视为人生信条,并以自己的努力拯救和改变了我的一生;《十二哥》讲述着张氏家族在没落与复兴的生活轨迹中,张十二哥始终将血缘与生殖的圆满视为生活要义,尽管苦涩的人生中不失盲目、荒诞与野性。雁北精神所造就的“仕宦”传统,集中体现在《纪烟袋》等作品当中,作者在注入充分的历史虚构与细节想象之后,塑造出一位处事波澜不惊、内心清澈如镜、性格刚烈耿直的州城知事,他的沉稳、内敛、智慧、担当、刚武,正是雁北历史文化的人格标识。雁北精神当中的士风传承与家国情怀的结合,并非只是对个体、家族乃至宗祖风气传承的浮光掠影的陈述,而是有着更广阔的天下情怀,即他们能够借助于宗教门派的创立与传播,将普世关爱播撒于凡俗众生,丰富着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改变着民间世界的生活形态。在《感受白云寺》《千年白仁岩》等作品中,作者借咏怀白云寺、白仁岩等寺庙和道场,以饱含崇敬与热情的想象,激活着凡胎不在但思想延绵的蒙古王爷、慧远大师等佛教前辈的大德心境,他们的修炼、参悟、成佛、普度,乃至圆寂,在赋之于佛教先祖高尚人格魅力的同时,凸显出他们超越凡人认知的圣灵与神性。

结语

正如作者在《心中的菩提树·后记》中所说,“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幸福存在的方式就在于他对世界最深情的表达”,这本散文集的观照对象虽然涉猎甚广,生活随笔、童年记忆、故乡往事、人物素描、读书杂记,等等,但是贯穿始终的,却是作者在厚重的生活沉淀、广博的知识考古、执着的文化寻根、深刻的思想穿透的基础上,在“深情”与“表达”这两个散文重要的思想和文体命脉上的不懈探索与实验——故土乡情、童年亲情、青春恋情、家国族情,让我们看到一颗满怀历史幽思、人世感念和文化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而叙事、诗歌、想象、虚构、思辨、经验、知识等异质因素与散文的跨界融合和文体实验,又让我们看到一位在文学前行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和语义陈规的美学先锋者,在拓展散文写作疆域、扩大散文思想容量的努力之后所收获的成功!

猜你喜欢
散文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