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
散文二题
王宏伟
我华夏神州也是多山之地,这山多的数都数不尽,而且许多是令人神往的名山雄峰,所谓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所谓归来不看山的五岳……有的山势雄健,有的云霓缭绕,有的密林幽深,有的梵音悠长……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绝妙。
在山西吕梁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一座可能被人们忽略的山,但她却是一座一眼就难于忘怀的山,因为山的绝妙、泉的甘洌、人的非凡……
高耸而险峻的吕梁山雄踞黄河东岸,如同一道巨大屏障,将黄土高原一劈两半,形成了各具自然与人文情怀的三秦与三晋。巍峨而雄浑的吕梁山又恰似天降巨龙横卧于黄土高原之上,阅尽人间数千载流年往事……
在吕梁山脉中心部位有一座海拔2533米的山峰,名为骨脊山。笔者第一次听说骨脊山,这座山中之山。翻开我国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先生的《水经注》,有这样一段记载:“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嵩山为抱,衡山为朝。此山窿居中,依然为天地之骨脊焉!”也就是说,它不仅是吕梁山之脊骨,也许还是诸多名山之脊骨,亦或是那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天玄地黄之脊骨。
据当地人说,骨脊山有水资源丰富,几条溪流发源于山中,山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峰谷翠叠,茂林耸立。夏日里避暑吮氧,秋天可品茶赏月,冬季则煮酒吟诵,谁说不是一处绝好的去处,一处绝好的游历盛地?
沿着林荫山路俯拾而上,笔者仿佛走进玄妙幽深的梦境,此刻,山顶一阵天籁之音飘然而至,究竟是梵音袅袅,还是松涛阵阵?究竟是传自人间仙境,还是圣贤洞府?哦,分明是七仙的呢喃,分明是嫦娥的哀怨。一曲长啸唤来崇山峻岭的悠远回声,一段诗文邀约洁白无瑕的银色月影……骨脊山唐代诗文大家刘禹锡先生在他的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以骨脊山为中心的吕梁山脉不仅是一座高山,且自古以来就是圣贤出没,犹如卧龙之大山。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夏朝开国帝王大禹即在此大显身手。
据史书记载,公元510年,游历各地的郦道元先生来到吕梁山脚,不辞辛劳地登上了骨脊山,这位任过太守、刺史,对水患灾害深有研究的学问大家,近观吕梁绝顶、远眺九曲黄河、感念大禹治水,深有感触道:“吕梁之石崇蔬,河流迅荡,震动天地,此禹即事壶口,治梁及岐,何其勇也!”至今,在山巅还能看到有一通汉制“吕梁碑”,上面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感人事迹。近代以来,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中,更是涌现出无数共赴国难的吕梁英雄群体,他们因雄伟崇高的吕梁山而光照后人,高耸入云的吕梁山也借自古以来的民族英雄而愈加扬名四海。
虽然洪水早已退出这片沃野,这里不仅没有因此干涸,山脚下反倒生发出灵动而甘甜的山泉,汩汩的泉水不仅孕育着须眉豪杰、也造就了巾帼英雄,一代女皇武则天当属女中之最;少年巾帼刘胡兰,面对铡刀,不改初心,慷慨赴死……上帝说,女人是水做的,柔美温润是其本性,然而,水滴石穿的刚烈不让须眉。
如果说,骨脊山像是一条横卧北部中国的一条巨龙,那么其山麓的沟谷则好比一只睡虎盘踞龙脚,侍卧待命。据当地百姓告知,这条沟谷取名卧虎沟。查阅历史史料得知,北魏太和十七年,即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与骨脊山毗邻的山中幽居。某一日,兴致所至的孝文帝来到卧虎沟,闻听草虫喓喓,花香阵阵,感慨良多,而最令其难以忘记的是泉水的醇美,那可是丝丝扑鼻,沁人心脾啊!
一经打听,原来,这泉水来自名曰虎泡泉的泉眼。孝文帝得知大禹王曾在此疏退洪水。并且,在大禹王身边还有一位取名仪狄的司酒官,她竟然是位女性……这更加给人无穷的遐思,这里肯定还潜藏着许多不为人识的精彩故事。想到这里,魏文帝龙颜大悦,心情舒展,一面赐虎泡泉“华夏第一泉”的美誉,一面命人在此敕建酿酒作坊。
顺着史书走进历史深处,我得知,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的百科全书《吕氏春秋》就有仪狄造酒的记载,寥寥几笔,一位才女形象跃然纸上,好似眼前。到了西汉时期,刘向在其《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文字:“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段文字,大致是说,大禹的女儿令仪狄去酿酒,仪狄按照酿酒古法,酿出味道醇香的美酒,进献给大禹王。大禹王饮用之后,顿觉甘甜美好、爽口宜人。关于仪狄造酒的说法,在许多善本古籍中都有记载,因此,她被称作中国造酒第一人。
仪狄是否跟随大禹来过骨脊山、卧虎沟,不得而知,反正听了仪狄酿酒的神奇故事,孝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对创造奇迹的酒神仪狄的魅力敬仰有加,他对数千年酒文化的流传更是情有独钟。难怪人说,“酒壮英雄胆”“李白斗酒诗百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一语道破心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以说,滴滴浓香赋予自古英雄侠肝义胆,涓涓甘醇泽被万物勃兴繁盛。酒与英雄,酒与诗文,酒与人生跌宕不离不弃……古人因酒留下多少动人的瀚墨字句,多得实在数不胜数。
于是,孝文帝拓拔宏,下圣旨修建供奉仪狄的酒神庙,并为她塑了金身……
可见,这里既有充满阳刚气势的吕梁魂魄,也有柔情蜜意般女儿甘泉。山雄如刀,泉甘似酒,正是骨脊山、虎卧沟的形神貌状。
秉承华夏先民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风景如画的仙山圣水间,一味酒香飘然而至、扑面而来,酿酒地址选择在吕梁骨脊山之卧虎沟。从业者遵循古人“气为酒之媒,水为酒之骨,山为酒之魂”的酿造经验酿出甘甜美酒,使酒香、泉声、从大山深处氤氲而出、出神入化、如梦如幻。
笔者体验了骨脊山的悬崖峭壁,骨脊山的大丈夫气概自不必言,对自己以及同伴的胆魄、自信也有了几分敬意,顿时理解了大禹的战略眼光,理解了孝文帝的雄心壮志,理解了吕梁英雄群体对信仰的忠诚……在今天,历史虽然并无赋予我经天纬地之功,但却赋予我更多的念想遐思,任思绪漫无边际地行走……
邀约知己好友游卧虎沟,登骨脊山,品山泉酒……可以尽情地在此间谈古论今、赋诗填词、琴棋书画、休闲娱乐、游走健身。一种无法言表的梦境神游,一个多种形式的亲身体验,使孤陋寡闻的笔者斩获了许多新鲜事儿:初次过眼的自然神工,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有缘品尝的佳酿美酒,豁然顿悟的人生真谛。
高山、甘泉、英雄、美酒,在这里汇聚一起,相伴相生;在这里找到共同栖息之所,叩问苍穹,这是大自然的魔力所致,还是尘世间的人力所为?
这是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村庄,普通到在历史地图上一眼看不到她的存在。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绕村环行找不到任何足于传承的历史遗迹。这又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古老到没有人能够记起她始建于哪个历史时期,遍寻地方史志,难以找到介绍其历史沿革和名人轶事的记载。她就是位于小店地区西温庄乡的化章堡村。化章堡东临太太路,西接大运路,南面化章街,北靠正阳街,是一座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枢纽村庄。
走访当地村民得知,约在隋唐时期就设堡建村了,原名叫作化张堡,是因村子南部有张氏城堡而得名。可见,拥有城堡的张氏家族是这个村庄里的名门望族。时至今日,张姓还是本村第一大姓,除此外,还有陈姓、高姓、戴姓和李姓等。
另据老年人回忆,化章堡村原先建有两座古庙,一座是供奉关羽的关爷庙,一座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北斗庙。虽然,两座庙踪迹全无,但是,老人却对庙门上一幅楹联记忆犹新。对联内容很有深意,上联为“化俗文章结成堡”,下联是“堡内文章有变化”。大意是说,千百年来村民用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写就的文章凝结成村规民约,镶嵌在这座古堡之内,组成了古堡的人文历史,而古堡内的百姓用智慧心血凝聚成的历史篇章又随时代节拍而千变万化。这也许正是化章堡村村名的由来。
探觅史海钩沉,我们惊奇地发现,化章堡曾经有过值得后人永远记住的名家乡贤。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用青春热血为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历史写下了不朽的诗行篇章。虽然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他们的感人事迹,但是让我们记住其名字吧,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名字的背后必定会有生动的故事。班长高楞喜,在西蒲战斗中牺牲,年仅20岁;战士陈锁柱,在战斗中牺牲;司号员张喜福,在古交草庄头战斗中牺牲,年仅19岁;地下工作者张二海,在西攒被敌人杀害……
曹拉只,这位朴实的乡村妇女,她是革命烈士、地下工作者曹来保的女儿。她从家中翻出一张2014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明书,上书:“曹来保同志在解放战争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证明书左侧有一表格,得知烈士曹来保,出生于1912年,在清太徐城工部从事城下工作。1948年在太原坞城村被敌人杀害。而烈士的女儿当时年仅三岁,她并不知道更为详细的过程,因为父亲从事秘密的地下工作,家人甚至母亲也不了解多少情况。据村民回忆,曹来保从小习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舞拳弄棒的曹来保于1945年参加革命,成为党的隐蔽战线上的一员战将,潜伏在太原城开展惊心动魄的地下战斗。太原解放前夕,曹来保所在的地下组织当时已撤往西山地区,1948年的一天,曹来保奉命潜回太原大马村执行任务,因叛徒告密被捕,押往坞城村被敌人乱棍打死。曹来保牺牲后,数十年没有定论。新中国解放若干年后,其老战友省委党校的一名负责人向有关部门做证,市公安局派人前往平遥找到杀害曹来保的二战区某营营长,方才证实其烈士名分。当迟到的烈士证明书拿回家,长眠地下的先烈方可含笑九泉了。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巍然屹立于东方,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使得刚刚脱下军装的军人,不得不重新穿上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再次迈上血与火的战场。
张璇,这位88岁的老人,虽然,年事已高,步履蹒跚,青春不再,英姿锐减。然而,讲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历,他话匣顿开,滔滔不断。他说,他于1948年参加第一野战军,后随部队前往四川剿匪。1950年,张璇作为180师某团一名志愿军战士到达朝鲜。具体职责是团政治处敌工干事。这是一项保密工作,负责对敌喊话,政治瓦解敌人。老人在朝鲜还有一位好友,名叫孟伟哉。老人说,孟伟哉当时在政治部任宣教干事。老人述说的战友,正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孟伟哉先生。
孟伟哉,在抗美援朝时任180师文工队副分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当代》主编,中宣部文艺局局长,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访问失踪者》等。中篇小说《一座雕像的诞生》获首届《解放军文艺》奖。说起好友孟伟哉,老人陷入沉思,朝鲜回来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老人也许并不知道,2015年2月,孟伟哉先生已辞世而去。回忆抗美援朝那个艰苦的战争岁月,老人坚定地说,我不苦我在机关,要说苦是前线的战友们,他们才是真正地苦……
化章堡村民风淳朴,吃苦耐劳,无论张氏或是李氏,无论高族大户或是寒门柴扉,大家能够和睦相处,坚守属于自己的那份家业,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化章村里的五好家庭占了70多户。五好家庭催生了良好民风的形成,好的民风又使得更多家庭迈进五好家庭行列。
化章堡村子不算很大,现今居住民共有398户,1118口人,村庄拥有土地约2800亩。长期以来,村里以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村民说,化章堡村的土地原先是个有名的低洼盐碱地,夏天水洼洼,冬天冰喳喳。尽管这样,全村百姓克服困难改造土地扩大生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村委、支部带领群众不畏艰辛,变盐碱为良田,不但解决了村民吃饭,还积极为国家缴纳公粮。村里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稻米和豆类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这个小村庄,一度时期,农民的积极性一度得以释放,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纷纷涌现,有的竟闯出了一番天地。
村民张虎娃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承包的耕地足有40亩,主要种植玉茭和小茴香等。对小茴香,张虎娃情有独钟,他介绍说:人们普通认为小茴香只是调味品,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可是,实际上,它们还有药用的功能。小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说,小茴香除具有调味的用途之外,更担负着健胃、行气的绝妙功效。
很显然,张虎娃是村里的种植高手,他还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手艺人。张虎娃早年在锻工组做过工,生就一副打铁壮汉的材料,在泥瓦工行当里他也是一把好手,对此,有人送给张虎娃“三刀”的绰号,瓦刀、锄刀和菜刀。
化章堡村虽说是没有山地草坡,可在养殖业上一点不比山村差,曾经全村家家户户养羊,现在随着城市化改造,养羊户锐减,只剩下张蒙贵一家养羊专业户,所养羊三百多只。而奶牛的养殖原先有二三十户共一千余头,现今只有张春玲、陈宝庆和张旭刚三户,奶牛数有一百余头。
在村中央一间屋内,我们看到一位中年女性,在埋头辛勤地工作着,她是谁?她在做什么工作?原来,她在加工仪表。原来,她是本村的丈母娘,名叫方智凤,祖籍浙江金华县,幼年随在兵工企业工作的父母长年生活在北方。青年时期,响应中央号召,赴乡垣插队,后进国营工厂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吃苦耐劳的方智凤夫妇建立了太原市兴麦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虽然,公司只有他们二人,业务却不可小觑,其生产的仪表远销全国20多家企业。方智凤的公司是本村少有的网上交易的业务繁忙的微商企业。
如今的化章堡成为了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社区,2000亩土地已被征用,贡献给城市化建设新用途。社区两委成员共有6人,中共党员人数达55名,村民代表17名。他们的身影淹没在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的繁忙的工作中。
回想村改社区之前,支部和村委一般人为村里办了许多的实事大事,至今,村民尚津津乐道。那是2005年,征得方方面面意见建议,经过认真规划改造,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两层活动以及办公场所,这里分别设置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党员之家等,更有许多服务场所,既有120平方米的幼儿园教室和40平方米的幼儿活动室,也有2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还有10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地,3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和50平方米的卫生所。化章堡村为方便居民,不断地规范和扩大各类服务功能,提高公益场所的服务质量。
2007年,社区投资300多万元,将500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了硬化改造,进一步改善了以前下雨“水泥路”,晴天“扬灰路”的劣质路况,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村容村貌得到新的改观。同年,他们四处奔波,多方筹措,顺利完成了化章堡村天然气安装工程,解决了全村391户通燃气问题,使百姓群众告别了直接燃煤,环境污染的取火旧方式,使村民的生存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2008年,村里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成千头牛养殖基地,既解决了村民集中养殖问题,又美化了村里的生活环境。
在村庄南头有一株古槐树,村民介绍这是村子里唯一的古树,仔细推断这株所谓的古树的树龄不很久远,但它却是古树枯死后新生长的古树的后代。古树作为唯一最年长的生命,见证了化章堡村的过去,还将见证化章堡的未来。抚今追昔,二百多个院落和院子里的人们,以及他们经历的故事都会幻化进古树的新枝绿叶,萦绕在一代代化章人的心头,生生不息,薪火相承。
乡村的记忆在逐渐消失,留住乡愁乡音的同时,更要面对现实而着眼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会有怎么的变化?随着城市改造的时代潮流涌进数千年文明史的太原,而独居太原东南一隅的化章堡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迎接城乡历史性巨变。发展中的化章堡村,早在六七年前变成了化章堡社区,但是,村民们还是习惯以化章堡村人的身份自居。成百上千年过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的乡村人,早已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哪能说改就改,哪能说变就变?阵痛也罢,磨合也罢,历史的烽烟匆匆离去,新的时代大潮滚滚而来。有道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未来的化章堡将在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城市化改造的趋势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实习编辑 闫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