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约瑟《汉语会话》与《三国演义》的英译*

2017-11-13 11:58·王燕·
明清小说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孙策译作三国演义

·王 燕·

艾约瑟《汉语会话》与《三国演义》的英译

·王 燕·

《汉语会话》是1852年上海墨海书馆刊行的一部匿名汉语教材,国内未见藏本,长期湮没不闻。本文首先考查出作者乃英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在内容选材上,受马礼逊、马若瑟汉语教材的影响,大量采用中国戏曲、小说语料。以中英文合璧的方式,刊载了三种英译中国戏曲、小说。戏曲方面是清代高腔《借靴》和六出《琵琶记》折子戏,小说方面则是《三国演义》第29回。译文主要采用直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文化信息,在《三国演义》英译史上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艾约瑟 《汉语会话》 《三国演义》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对于《三国演义》的译介,学界至今无人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译文出现在《汉语会话》(

Chinese

Conversation

)中,该作在国内未见藏本。2013年笔者在伦敦大学访学时,曾在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SOAS Library)检索到该作。当时虽在广泛调查《三国演义》的英译资料,但根据题名,误以为《汉语会话》不过是一本普通的汉语教材,故未加翻阅,其中刊载的《三国演义》英译文自然也缘悭一面、擦肩而过。《汉语会话》所载《三国演义》的发现颇为偶然。2015年笔者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李勤撰写毕业论文“《借靴》的海外传播”时,发现《借靴》最早以

The

Borrowed

Boots

之名发表于1852年出版的《汉语会话》。除了《借靴》,《汉语会话》中还有《琵琶记》和《三国演义》的英译文,于是立即请伦敦大学的卢荻教授帮助拍摄了部分图片,一时颇为兴奋,如获至宝,只是当时未能细读全书,故不敢贸然撰文。

2016年,笔者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赴日本关西大学做短期访学,该校图书馆馆长内田庆市教授是研究明清欧美汉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一次交谈中,他透露自己1998年在哈佛大学访学时,曾在波士顿校本部最大的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复印了全本《汉语会话》。两天后,内田教授在家中为我找到了18年前复印的《汉语会话》,我连忙请当时在关西大学做博士后的胡珍子老师帮助扫描了全书,由此得以一窥全貌,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会话》作者考

《汉语会话》1852年由上海墨海书馆(The Mission Press)出版发行,封面未署作者,只道:translated from native authors,即“译自本地作者”。故此,考察作者是研究该作的第一步。结合英国传教士汉学家兼目录学家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的相关著述,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1867年伟烈亚力出版了两本著作,均将《汉语会话》放在艾约瑟的名下。第一本著作是《来华新教传教士回忆录》(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伟烈亚力编写此作时,艾约瑟已来华近20年之久,他在该作中简单介绍了艾约瑟的生平与著述,列举了他的19种著作和若干文章,其中包括12种中文著作和7种英文著作,而《汉语会话》在英文著作中位列第一,格外醒目。第二本著作是伟烈亚力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写的目录学专著《汉籍解题》(

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

),在介绍“欧译中国作品”(Translations of Chinese Works into European Languages)时,伟烈亚力辑录的第139种作品是中国戏曲《借靴》,而《借靴》的最早英译者便是艾约瑟,伟烈亚力说:“《借靴》(

TSEAY

-

HEUE

The

Borrowed

Boots

)选自《缀白裘》(

Chuy

pih

K

ew

)第206页,由艾约瑟(Rev. J. Edkins)翻译并收于1852年上海印行的《汉语会话》第1至56页。”由上述两条著述不难得出结论:《汉语会话》出自艾约瑟之手。伟烈亚力与艾约瑟相互熟知,他的著述应该可信。两人同是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52年艾约瑟编写《汉语会话》时,两人正一起供职于墨海书馆,此后还一起成立了上海文理学会(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创办了中文期刊《六合丛谈》等。1897年伟烈亚力去世十年后,艾约瑟为其纪念文集《中国研究》(

Chinese

Research

)撰写了序言《伟列亚力先生的中国研究之价值》(

THE

VALUE

OF

MR

.

WYLIE

'

S

CHINESE

RESEARCHES

),开篇伊始,艾约瑟就说:“我和伟烈亚力先生是多年的好友,我们初次相识于1848年,自那以后,直到他1887年去世,我都可以证明他是远东地区最博学多识的苏格兰人之一。”艾约瑟认为,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方面,伟烈亚力堪与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比肩而立,只不过“理雅各对中国典籍的了解最多;伟烈亚力对中国文学的了解最广”。艾约瑟既与伟烈亚力互为好友,伟烈亚力又以著录中国书目、精通各类书籍著称于世,那么他对于艾约瑟著作的著述应不会有误,何况《来华新教传教士回忆录》和《汉籍解题》出版时艾约瑟尚健在,如果有误,势必会被及时发现。

从伟烈亚力所列艾约瑟作品来看,《汉语会话》位列艾约瑟英文著作之首。作为一种汉语教材,它显然是艾约瑟学习和研究汉语的试笔之作,这或许是他没有署名的重要原因。

1823年12月19日,艾约瑟出生在英格兰格洛斯特郡的奈斯沃斯(Nailsworth, Gloucestershire),1843年获得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学士学位,之后进入科沃德学院(Coward College)接受神学训练,24岁时接受神职,1847年12月被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派往中国传教,次年7月2日抵达香港,9月2日到达上海,最初供职于墨海书馆。该书馆是当时中国唯一一家有铅印设备的出版机构,艾约瑟不凡的语言能力和学术素养很快在此显露出来。此期间,他与李善兰、王韬等人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同时,作为皇家亚洲学会会员,他还参与了《圣经》的中译。从1852年到1858年,他编辑出版了《华洋和合通书》(

Chinese

and

Foreign

Concord

Almanach

),即后来的《中西通书》(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lmanac

)。1858年返回英国休假一年,1859年回到上海,1860年到芝罘(即烟台)传教,翌年到天津,两年后又到北京,此后长期留在北京。1872年,与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合作创办了北京近代第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中西闻见录》(

The

Peking

Magazine

),该杂志刊行3年,出版36期。这时的艾约瑟已享誉欧洲,1875年被授予爱丁堡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1880年辞去伦敦会教职,加入大清帝国海关(the Chines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担任翻译,主持翻译了一系列介绍西方科技的著作。1903年,81岁高龄的艾约瑟染上了伤寒,但仍笔耕不辍,直到1905年复活节病逝于上海,享年82岁。

艾约瑟一生在中国居留57年之久,供职于多个部门,身份复杂,角色多元,他是一位传教士、语言学家、翻译家。他的著述丰富,不但涉及宗教、语言、西学等多个领域,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有重要著作,在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中堪称博学多才的汉学家。

二、《汉语会话》的内容选材

《汉语会话》的“序言”(preface)为研究该作的编辑提供了重要信息。艾约瑟说:“这部作品的翻译是为了帮助那些想要开始学习汉语口语的外国人。书中绝大部分选文的出处,与马礼逊《对话》中的部分选文的来源一样。马若瑟(Premare)在其博学而又珍贵的著作《汉语札记》(

Th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中也曾说过,该作第一部分例文所用素材,来自中国的戏曲和小说。”由此可见,在内容选材上,《汉语会话》主要模仿了马礼逊和马若瑟的相关著作。马礼逊是1807年来华的第一位英国教传教士。艾约瑟所说的《对话》即马礼逊编写的

Dialogues

and

Detached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该作中文书名通常被回译为《中文会话及凡例》或《中文对话与单句》,1816年在澳门出版,封面上印着“为学习汉语的学生设计的入门之作”(designed as an initiatory work for the use of students of Chinese)。全书主要由31段对话组成。对话涉及的话题大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主仆、师生、商客之间的对话,也有关于中国礼节拜访、宗教习俗的讨论。书末还附有甲子纪年的图表,以及书信、请柬的模板。由此可见,这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汉语教材。有趣的是,在语料来源上,作者引用了大量小说、戏曲中的材料。笔者曾发表《作为海外汉语教材的〈红楼梦〉》一文,在哈佛大学韩南(Patrick Hanan)教授的启发下,首次披露《对话》是西方汉学界最早提及《红楼梦》的作品。实际上,除了《红楼梦》,《对话》中还有引自《荆钗记》《说唐前传》《笑林广记》《英云梦传》《西厢记》等小说、戏曲中的对话。这种利用小说、戏曲来学习汉语的方法,是马礼逊汉语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一贯的主张。比如在次年出版的《中国一览》(

A

View

of

China

)的“结语”(Conclusion)中,马礼逊就说:“对一个欧洲人来说,没有中国人帮助,要想学好中文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中文最好的途径是从阅读一本小说开始。”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是另一位主张利用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学习汉语的著名传教士。他1698年来华,在华居住30多年,是十八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汉语语法学家,被誉为法国早期三大汉学家之一。马若瑟一生著述颇多,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以《汉语札记》一书影响最为深远,该作被看作是西方人编写的第一部汉语教材。《汉语札记》写成于1728,但直到1831年才得以付梓出版,1847年被翻译成英文。全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口语部分和书面语部分。马若瑟说:“汉语,无论是古籍保存的,还是日常应用的,都有其恰当而独特的美,传教士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为了传达“汉语的特殊风貌和固有之美”,马若瑟选取了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作为素材,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喜剧和小说”。他说:“第一个要提到的就是《元人百种》(

Yuen

jin

Peh

chung

);这一合集包括一百种喜剧,最早出版于元代;没有一部剧作的场景超过四到五个。第二个就是《水浒传》(

Shwui

-

h

ú

Chung

);为了欣赏这部作品内在的优点,须得选择富有独创性的金圣叹评点的本子,在书中,他第一次揭示了该书作者令人钦佩的技巧。这部传奇(Legend)篇幅很长,有15卷,另有些篇幅较短的,如《画图缘》(Hwá-tú Yuen)、《醒风流》(Sing-fung liú)、《好逑传》(Háu-kiú Chuen)、《玉娇梨》(Yoh-kiáu Lí)等。此外,这种‘小说’每部都有四五卷,包括十六到二十回。”在具体讲习汉语时,《汉语札记》确实大量引用了《元人百种》和《水浒传》中的文字与短句。后来他还将《元人百种曲》中的《赵氏孤儿》译成法语,介绍到欧洲世界。

受马礼逊、马若瑟的启发,艾约瑟的《汉语会话》在内容取材上选择了两人都很重视的小说和戏曲;与之相比,艾约瑟对中国小说和戏曲的重视更为强烈,也更为纯粹。实际上,《汉语会话》整部作品就是《借靴》《琵琶记》《三国演义》三种作品的英译合集,除此之外再没掺杂任何其他中文语料。

《汉语会话》是中英文合璧的本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话”(Dialogue),主要素材取自《借靴》和《琵琶记》两部戏曲。《借靴》选自清代戏曲选集《缀白裘》第十一集,列为高腔,隶属花部乱弹。作者不详。由于《借靴》是个短小精悍的折子戏,所以艾约瑟全文英译了该剧。《琵琶记》是元代南戏中的佼佼者,被尊为“南曲之首”“传奇之祖”,作者高明,字则诚。目前所见通行本为汲古阁所刻《六十种曲》本《琵琶记》,全剧共42出。《汉语会话》节译的《琵琶记》长达101页,共6出,在3种英译作品中所占篇幅最多,但其内容却并非直接取自通行本《琵琶记》,而是根据《琵琶记》改编的6出折子戏:“吃糠”“描容”“别坟”“寺中遗像”“两贤相遘”和“书馆”。对比通行本《琵琶记》,这6出戏不但对应着第21出以后的后半部分故事情节,而且还相对完整地讲述了赵五娘上京寻夫的整个过程,所以应该是译者精心挑选的6出折子戏。其中的3出不见于现存折子戏,应该是新发现的版本,这对于研究《琵琶记》折子戏而言当有一定价值。

《汉语会话》的第二部分内容取自《三国演义》(

San

-

kwo

-

c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中文部分只有回数,没有回目名称;英文部分不仅说明“摘自第29章”,还将摘译内容题名为:“神仙于吉之死”(

The

Death

of

Yu

Keih

the

Magician

)。实际上,艾约瑟并没有将第二十九回完整地翻译过来,而是围绕于吉、孙策之死节译了中间部分,始于“正话间,忽报袁绍遣使陈震至”;止于“言讫,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

在排版上,戏曲部分与小说部分存在较大差异。《借靴》与《琵琶记》编辑体例一致,都以句为单位,先用流畅的英文将整句话译成英文,再将中文竖排在下,中文左右分别标以相应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单词。这样,读者既可以明白整句话的意思,又方便学习单个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这种编排方式,确实有利于汉语的学习。《三国演义》的中英文排版左右分开,英文在左页,中文在右页。中文部分保留了传统竖排版式;英文部分汉语拼音与英文翻译隔行排列,上下对应,拼音在上,英文在下。如此排版,自然也是为了满足汉语学习的需要。相比于戏曲部分,小说部分在排版上最大的变化,是不再逐字逐句左右对照,这为翻译带来了一定的自由。

三、《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的英译

考察中文底本是研究译作的前提。经过版本比对不难发现,艾约瑟所用底本为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本。与原著不同的是,中文正文部分删除了所有评语,部分评语被翻译成英文,附在右页中文下边,总计20条。此前出版的附有中文原文的《三国演义》英译文有《〈三国志〉节译文》(

Extract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States

),该文作为附录发表于第二届香港总督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于1834年出版的《汉文诗解》(

Poeseos

Sinensis

Commentatii

)中,与之相比,艾约瑟的中文排印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一是两千余汉字几乎没有错漏;二是为了方便阅读,不但增加了句读,部分人名旁还用竖线做了标识。在英译方面,艾约瑟大致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直译法”。这种翻译方法突出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中英文逐字对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文化信息。比如,艾约瑟将“枷锁”译作wooden collar and locks,“枷”是套在脖子上的木枷,“锁”是手铐或脚镣,比后来邓罗(C. H. Brewitt-Taylor,1857-1938)在《孙策之死》(

The

Death

of

Sun

Tse

)中译作“fetters”更为精确。又如,将“印绶”译为“the seal and ribbon of government”,这一翻译不仅突出了“印绶”本身由“印章”和“绶带”两部分组成,后面附加的“government”进一步强调了“印绶”是权力的象征,由此使西方读者迅速获悉,孙策临终前将“印绶”转交给孙权,实际表示的是将权力移交给他。二是成语、俗语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很难通过字面意思翻译转换,故此一般采用“意译”的方式;但若能恰当地“直译”,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艾约瑟把“杀人如麻”译作“killing men as if they were raveled hemp”,即“把人当成是纠缠在一起的乱麻来砍杀”。这句直译转换得非常巧妙,哪怕不懂中文的西方人也能通过这种画面感很强的表达很快知晓孙策的言下之意是说自己杀过很多人。又如,于吉被孙策擒来后,辩解自己“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艾约瑟将“毫厘之物”译作“a hair’s breadth of recompense”,即“头发丝般大小的报偿”,此处“毫厘”的直译就相当传神。

直译的方法也有自身的问题:第一,有些逐字逐句的对译显得过于生硬。比如,艾约瑟将“晴雨乃天地之定数”译作:Fine weather and rain come by the fixed arrangements of heaven and earth。在此,“天地”被对译为“heaven and earth”,不但不能传达出中国的“天地”所特有的宗教意味,也不如转译为“nature”更近自然。第二,直译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文字表达的冗长。如:“众将俱曰:‘主公玉体违和,未可轻动。且待平愈,出兵未迟’”一句,邓罗在《孙策之死》中译作:But the officers objected as their chief was not yet recovered and urged him to wait till his wound was well。艾约瑟译作:The generals all said, “Your highness is in poor health, and must not lightly undertake a journey. If you wait for a time till you are well, and then lead out the army, it will not be too late.”两相对比,邓罗的“意译”虽然不如艾约瑟的“直译”精准,但就语言的简洁而言,邓罗的“意译”则略胜一筹。

虽然都是“直译”,但相比于《借靴》与《琵琶记》,艾约瑟对《三国演义》的翻译整体看来更为灵活自如。究其原因,这或许与两部分内容的排版有一定关系。《借靴》与《琵琶记》以“句”为单位排印,在翻译时往往逐字对译,不容改换。而《三国演义》却以“篇”为单位整体排印,在翻译时可以前后照应,灵活调整。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艾约瑟对于“妖人”这一词汇的翻译,该词前后出现8次,贯穿选文始末。孙策对道士于吉深恶痛绝,不杀之不足以解其恨,故每每提及必称“妖人”。在于吉登台祈雨之前,艾约瑟将“妖人”一律译作“wizard”;等到于吉登台施法之时,天空只见阴云,不见甘雨,孙策骂道:“正是妖人。”对于孙策而言,如果此前的“妖人”只是出于义愤做出的臆断,这里的“妖人”则是经过亲自验证之后得出的论断,由此,艾约瑟将之译作“a false pretender to magical arts”,强调了于吉不过是个“假装会施展法术的冒牌货”,此后,孙策在与母亲的辩论中,又两次使用“a false sorcerer”(虚假的术士)来翻译“妖人”,与其母吴太夫人始终用“神仙”(a wonderful magician)一词来称呼于吉形成了鲜明对照。同一名词的译介,根据情节的转换,译者先后使用了三种译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同一段文字中出现了三次“狱吏”,为了避免重复,译者先后使用了“prison attendants”“prison keepers”“jailors”。词语的灵活转换和运用,使得艾约瑟的翻译不但用词准确,而且表述多样,在他的努力下,不少句子译得相当精妙,如:“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艾约瑟译作:If internal matters cannot be arranged, you may appeal to Chang Chaou. If external affairs are hard to control, you can appeal to Chow Yü。这句译文不但辞采丰富,而且句式整饬,由此大大提高了译作的文学性与可读性。

尽管艾约瑟博闻强记、学贯中西,但他的英译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相比于德庇时翻译的《〈三国志〉节译文》,以及美国传教士汉学家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在其汉语教材《拾级大成》(

Easy

Lessons

in

Chinese

)中对《三国演义》的引用和翻译,艾约瑟的错译明显减少,显而易见的错译仅有一两处,比如,把“掣宝剑”译作“During his sword”,“掣”字的动词属性完全被忽略;把“登坛求雨”译作“ascent the terrace and pray for rain”,此处用“terrace”来翻译“坛”字显然不如“altar”更能体现其宗教意味。

第二,多数错译、误译出现在成语或习语中,虽然这类词语本身难度未必很大,但因为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所以很难被译者准确把握。比如,“鼓瑟焚香”是鼓瑟、焚香两事并举,而译者却翻译为“burnt incense with drums and harps”,即“带着鼓和琴焚香”。“鼓瑟”即“弹瑟”,“鼓”在此做动词用,而艾约瑟却错当成了名词。又如,孙策临终前,叮嘱母亲朝夕训导弟弟孙权不要轻视“父兄旧人”,这里的“父兄旧人”当指一直追随孙坚和孙策的部从,而艾约瑟却将其中的“从属关系”理解成了“并列关系”,将此句误译作:“And he may be careful not to dispise his father and brother, and the officers grown old in their service”,即“他(孙权)当小心谨慎,不要轻视他的父亲和兄弟,以及那些服侍他们的年迈的官员”。实际上,如果了解孙策去世时,其父孙坚早已去世这一历史常识,艾约瑟或许也可以避免这一错误。

第三,还有个别错译涉及到中国语言中的“一词多义”,这对于外邦译者而言提出了双重挑战:译者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多种用法,还要从中选出恰当的用法。比如,“策命将其尸号令于市,以正妖妄之罪”,艾约瑟将这句译作:Sün Ts’ǐh gave orders to take the dead body,and proclaim in the market place, that it was correcting the crime of sorcery and imposture。“号令”一词被译作“proclaim”,即宣告、公布、声明之意,但这种翻译明显不通。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艾约瑟对于“号令”的理解有误。在古汉语中,“号令”除了号召、命令,或发布号召与命令等常见用法,还有另外一种不太常见的用法,即“将犯人行刑以示众”。如《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这种用法在明清小说中比较常见,如《水浒传》第116回:“宋江令讨放砲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东周列国志》第59回:“厉公重赏甲士,将三郤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由此,“策命将其尸号令于市”中的“号令”,本应理解为“斩首示众”,英文最好译作behead 或cut off his head in public。

第四,某些错译源于译者对于中国典籍的了解不够全面,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译事之难。比如,“母谓策曰:‘圣人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又云,祷尔于上下神祇。’”于吉被孙策斩杀后,吴太夫人为了让儿子拜祷谢罪,专门引用了两句古语进行劝慰。前一句出自《中庸》第十六章:“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显然,此话出自孔子之口,言鬼神的德行之盛。后一句出自《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杨伯峻注曰:“诔,本应作讄,祈祷文,和哀悼死者的诔不同。”由此可见,“祷尔于上下神祇”乃上古诔文,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艾约瑟却将吴太夫人的话译作:She then addressed him as follows, “The wise man says, ‘The works of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spirits how vast and various are they!’ And again he says, ‘Pray ye to the spirits above and the spirits beneath.’”两句引文本身翻译得都很精当,尤其是译者结合后一句引文中的“上下神祇”(the spirits above and the spirits beneath)来理解前一句引文中的“鬼神”,他没有简单地将“鬼神”直译为ghosts and gods,而是译作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spirits,从而巧妙地传达出了鬼神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由此将后面的“其盛矣乎”译作how vast and various也就顺理成章了。唯一的遗憾是两句引文之间的“又云”被译作and again he says,这种翻译使人误以为前后两句引文出自同一“圣人”(the wise man)之口。显然,由于中国典籍知识储备不足,艾约瑟在此确实犯了错。但若就此谴责译者,未免过于苛求,因为恐怕没有哪个译者能够了解中国典籍的全部。即便是中国读者,如不借助四书,也很难发现这一问题。当然,除了知识储备的不足,艾约瑟犯错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对中国古文表达习惯的不够精通。实际上,“又云”“又曰”等省略了主语的表述在中国古文中极为常见,这种前置引语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引出下文,其前后所引内容却未必来源一致。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译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可谓层出不穷,翻译绝非易事,它不单单是两种文字的转换与对接,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艾约瑟所译《三国演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保留了毛评本《三国演义》的部分评论。他对这些评论相当重视,在《汉语会话》“序言”中就说:“最后一部分附录的评论可以用来举例说明中国人批评的精神和方式。”这些评论在中文正文中没有出现,它们被直接译成英文,作为注释附在中文正文的下边,总共20条。其中有的评论写作技巧,如,“看他一时写出风云烟火雷电雨日,令读者惊心悦目”。有的评论世风民情,如“今之信佛信仙者,偏会引孔孟之言为证,不独一吴太夫人也”。数量最多的还是对孙策和于吉两个人物的评论。前者有:“孙策明理,毕竟英雄。”“孙策事母至孝,岂有神仙而害孝子者?”“曰金疮迸裂,则孙策仍死亡于许贡之客,非死于吉也。”“孙策可谓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此是孙策当死,切勿认作于吉有灵。”后者有:“能于既死之后摄去其尸,何不先于未死之前遁去其身乎?”“既往东北,何又来东南?”“人之将死,而鬼神侮之,非真于吉之能为祸也。”“种种兴妖作怪,神仙必不为此。此时何不更求甘雨以灭火耶?”“披发而来,一发像鬼,不像神仙。”

总体看来,毛氏父子肯定孙策而否定于吉,这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中,于吉被刻画成一个普救万民、受人爱戴、呼风唤雨、精魂不死的活神仙;孙策虽称霸江南、为人至孝,却性情暴躁、固执己见,因此在怒杀于吉后,被其阴魂索命、伤重而亡。毛氏父子对孙策大加赞扬,对于吉却充满狐疑,这尤其体现在第二十九回的一则总评中,毛氏父子云:“孙策不信于神仙,是孙策英雄处。英明如汉武,犹且惑神仙、好方士,而孙策不然。此其识见,诚有大过人者。其死也,亦运数当绝,适逢其会耳,非于吉之能杀之也。世人不察,以为孙策死于于吉。”毛氏父子认为孙策英明而有识见,不信鬼神就是其英雄本色的集中体现。叱责异教、反对鬼神等迷信思想也是艾约瑟等西方传教士一贯的立场,毛氏父子的评论恰恰契合了他的这一宗教立场,这或许是艾约瑟翻译这20条评论的根本原因。

结 论

《汉语会话》的出版,使艾约瑟成为第一个翻译清代戏曲高腔《借靴》的译者,第一个大量翻译《琵琶记》折子戏的译者,同时也是第一个相对完整地翻译了《三国演义》第29回的译者。这些译文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小说的早期英译,都有一定参考价值。《汉语会话》因藏本有限,目前国内学者罕有人知,但在当时却有一定影响。比如,1854年12月26日,英国驻华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在日记中曾提到过这本教材,这是《赫德日记》(

Entering

China

s

Service

Robert

Hart

s

Journals

, 1854-1863)在《圣谕广训》《麦都思汉英字典》之外提及的少数汉语用书之一。此外,当时的不少书目,也将这部汉语教材看作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比如《中国海关书目輯存》(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Collection

)等。《汉语会话》对于中国戏曲、小说的重视,是艾约瑟译介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1857年,他在《汉语官话口语语法》(

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一书中说:“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不见于皇家目录。这些作品在中国人看来仅仅是娱乐型的,不值得学者去研究。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它们却饶有趣味,体现了东方人的想象力,就像我们的戏剧和小说体现了西方人的想象力一样。同时,这些作品也能让外国人快捷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习俗和语言。”1890年,他在《中国人的小说观》(

Chinese

Views

on

Novels

)一文中再次指出:尽管中国读者轻视小说、中国官方禁毁小说,但是阅读中国小说的外国读者却不必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之妄加指责,因为部分中国小说展现了美好的男女形象,其人物也有着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艾约瑟对于中国戏曲、小说的正面评论,显然有利于这类通俗文学作品的早期海外传播。

注释:

① Alexander Wylie,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 Shang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67,pp. 187-191.② Alexander Wylie,

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

,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67,p. XXVII.③ Alexander Wylie,

Chinese

Research

, Shanghai,1897,p. 1.④ Joseph Edkins,

Chinese

Conversations

Translated

from

Native

Authors

, Shanghai: The Mission Press,p.1.⑤ Rev. R. Morrison,

A

View

of

China

, Macao: Printed at the Honorable th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1817, p. 120.⑥ Joseph de Premare,

Notitia

Lingae

Sinicae

, Canton: 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7, p.26.⑦ C. H. Brewitt-Taylor, “

The

Death

of

the

Sun

Tse

(孙策)”,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1889, Vol. 18 No. 3. pp.147-151.⑧ Katherine F. Bruner, John K. Fairbank, Richard J. Smith,

Entering

China

s

Service

Robert

Hart

s

Journals

,1854-1863,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dvard University,1986,p. 43.⑨ Joseph Edkins,

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Commonly

called

the

Mandarin

Dialect

, Shanghai: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4. P.P.270-271.⑩ Joseph Edkins,

Chinese

Views

on

Novels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Shanghai,Aug 1,1890. 《中国人的小说观》在《北华捷报》刊载时,没有署名。第二年被编入艾约瑟所著《现代中国》(Modern China:Thirty-one Short Essays on Subjects Which Illustrate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Country,Shanghai and London,1891),由此得知该文出自艾约瑟之手。另外,《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4期刊载本人拙作《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淫书”〈红楼梦〉——以艾约瑟〈红楼梦〉书评为中心》一文,文中所提书评发表于1892年《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第20卷第1期,作者署名E. J. E,乃十九世纪德国来华新教传教士欧德理(Ernest Johann Eitel,1838-1908),并非艾约瑟,特此更正。

(责任编辑:倪惠颖)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十九世纪英译中国古典小说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XNI013)阶段性成果。

王燕(1973—),女,山东邹城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孙策译作三国演义
赛雷三国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孙策和吕范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萌女巫与魔法猫
三国演义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