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一代人的记忆——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
本刊编辑部
40年前的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10月12日,国务院即批转了教育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制订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并指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影响中小学教育,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一件大事。”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通过考试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尽速改变教育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严重不适应的状况”,以实现科教兴国。终于,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在是年冬季得以恢复,次年春季研究生招生考试也随之举行。据相关文献记载,570万人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其中27.8万人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历史上的七七级,与此后的七八级、七九级被统称为“新三届”。他们中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工厂工人,有农家子弟,也有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的恢复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同一起点上开启新的人生征程。40年来,他们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天,适逢高考恢复40周年,本刊特约吴福辉、杨义、王小盾、夏晓虹、余中先、李今、蒋寅、解志熙八位当今人文学科的知名学者来讲述他们所亲历的考试故事,是为纪念。
王安忆在接受《新京报》的一次专访时曾说:“我的那个年代,最好的人才都是读中文系的。”本次专题中八位作者均为那个年代的中文系毕业生。其中,吴福辉、杨义参加了1978年春季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别考入北京大学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唐弢先生门下。王小盾等六位作者则皆亲历了1977的高考,并先后被各地高校录取。他们或出身贫寒的农家,或是“地主反坏右”子女。而具体到个人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至若放过牛、种过树、插过队,或做过皮毛厂的工人、剧院的演员、中学的语文教员、船厂的钳工,等等,虽各不尽同,在自身的知识积累与储备上却无一例外地勤恳与认真,可谓是“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毕竟,“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不然,在“那一年雷霆般的改革举措”降临时,他们何来“浮上水面”的冲力?
教育系于人文,关乎国运。正常有序、行之有效的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一环。1977年恢复高考的举措,奏响了科教兴国的先锋号,为国家改革开放培养了第一批生力军,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也因之而铭刻于这代人的记忆中,历久弥新,正如蒋寅于文中感慨:“使80年代永远成为让人激动不已、深情怀念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