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课文照亮写作之路

2017-11-11 07:23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殉情焦母兰芝

受认知和既有的写作水平所限,记叙文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说,常常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地。那么,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回归课本,悉心研读课文,从经典课文中汲取营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下面就以《孔雀东南飞》为例,阐释这一做法的要义。

一、详略处理显匠心

《孔雀东南飞》的主要人物是刘兰芝,文章具体而形象地铺叙了刘兰芝被驱遣、被逼再嫁以及她同丈夫焦仲卿殉情化鸟的全过程。文章描绘了十余幅生活画面,用了大量文字铺饰“诉苦”“严妆”“迎娶”的情节,体现了刘兰芝的内外兼美。

而在次要人物塑造上,作者却又“惜墨如金”。如焦母与刘兄这样的封建礼教及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人物,作者寥寥数语便将其刻画得形象逼真,如“捶床大怒”这一举动,“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和“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两句话,入木三分地勾画出了一个蛮横无理、独断专行的封建家长形象。

此外作者在铺叙中还穿插了抒情议论。如:第一次分手时,作者写道:“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诀别时,作者插道:“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诗的结尾处,作者又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几番插话,文字不多,却对铺叙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情节设计要巧妙

1.双线结构,首尾呼应。

本诗采用了“叙事”和“叙情”双线并行的结构,使全诗感人至深。以封建家长的压迫和青年男女的反抗为主线,以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为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让故事情节摇曳生姿。开篇用“孔雀东南飞”的起兴手法,奠定了情感基调,直接进入写作的主题。以兰芝自诉揭示矛盾,中间部分的“夫妻誓别”“兰芝抗婚”推进矛盾的发展,“双双殉情”达到故事发展的高潮,后以“鸳鸯和鸣”的结局告诫后人,层层递进,推动情节发展。

2.对比强化,细节动人。

《孔雀东南飞》借助了许多对比来强化其悲剧性。人物力量上,焦仲卿、刘兰芝与焦母、刘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形成鲜明对比,弱小的生命努力反抗社会的重压,增添了文章的悲剧色彩。环境上,太守听到刘兰芝应允之后“心中大欢喜”,车、马、轿、彩饰、彩礼等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迎親图,与刘兰芝、焦仲卿最后一次悲惨相见的情境构成强烈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人物个性要鲜明

刘兰芝是作者所同情和歌颂的女主人公,于是便倾尽笔墨全力渲染,从“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的正面描写到被休后络绎不绝的求婚者的侧面描写,从语言到动作,从肖像到心理都浓墨重彩,还通过环境、景物以及巧妙的抒情议论来渲染。如写新妇起严妆,运用了一连串夸张的铺陈排比,旨在突出刘兰芝的外表和心灵美。和婆婆告别,“本自无教训……”这番话表面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带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太守家办喜事的场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豪华的排场,既从侧面反衬兰芝的漂亮、贤淑,又证明被驱遣的无理,更突出兰芝不为荣华富贵而动心的高尚情操。

四、故事要有内蕴

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威严管束之中,养成了懦弱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

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仲卿,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

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同时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endprint

猜你喜欢
殉情焦母兰芝
情规
隐秘的心事
简析纳西族文学
民国时期上海政府应对殉情自杀的历史经验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焦母嫉妒心理探微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