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如良, 柳亚尘, 张晓燕
(1.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湖北省漂流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
阚如良1, 柳亚尘2, 张晓燕1
(1.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采集八大旅游综合网站上的湖北漂流景区游记及评论作为基础数据,运用词频分析法,按照发展阶段和高频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揭示湖北省漂流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湖北漂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呈现宜昌单级起步—鄂西集群崛起—双极联动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刺激和安全是游客选择漂流目的地的两大因素,游客控制与服务质量是漂流景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漂流群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漂流目的地由“惊险漂”向“主题漂”转变;漂流旅游二次消费项目有利于促进当地居民就地就业和脱贫致富。建议改革漂流旅游供给侧,错位开发更富特色的漂流产品,重视漂流安全宣传、防范和控制,提高漂流管理智慧化水平,释放漂流旅游在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的乘数效应。
词频分析法; 漂流景区; 旅游目的地; 湖北省
漂流是一项集观光、休闲和惊险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不仅能满足游客与自然接触的需求,还代表着一种爽快的愉悦体验[1]。漂流最早起源于美国人Nevills率队漂流穿越科罗拉多大峡谷[2],国外学者早期关注漂流旅游的水资源条件,后来侧重于研究漂流船设备和服装的设计、漂流解说系统及漂流技术等,现在则从心理学、经济学、运动学、环境学等方面展开研究[3-5]。尧茂书1986年长江首漂激活了我国漂流探险运动[5],发展至今已有200多个漂流旅游目的地,国内学者跟进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6-10],但总体来看,研究成果总量偏少,研究领域较窄。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漂流旅游资源富集,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的中小河流有1193条,河长超5公里的有4228条,超100公里的有41条,加之夏天多炎热,因而漂流旅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有60多家漂流景区对游客开放,但学术界对漂流旅游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10]。漂流游客多为中青年人,他们喜欢利用网络发布自己的心情、感悟或评价,这为旅游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平台[11]。使用这些网络资源获取更有效的数据信息,分析游客对漂流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偏好,揭示湖北漂流旅游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消费特征,进而指导湖北省漂流旅游可持续发展。
1.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指对一定样本材料中“词”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来评估一个“词”的重要程度,其中“词”是文献中承载学术概念的最小单位[12]。词频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图书情报学、医学与科学研究,逐步拓展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3]。
词频分析法以网络信息为分析对象,通过将文字的、非量化的网络舆情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使网络舆论信息研究达到最大程度的系统性与客观性[14]。采用的分析软件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研发的ROST Content Mining 内容挖掘软件,能有效挖掘论文、微博、网页、论坛、TXT文本、E-mail、网络聊天记录等各种文字组成文件的词频信息数据。
2.数据采集与遴选
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来自于携程网、去哪儿、蚂蜂窝、途牛网、驴妈妈等专业旅游网站,游客倾向于在这些网站上发表游记、攻略或点评,既分享自己的旅行足迹,也为其他游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14]。通过网上搜索,数据更新至2016年5月7日,国内旅游综合网站中有关漂流网贴的排名前8名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旅游综合网站排名
注:ALEXA是用衡量某一网站访问量的指标;百度权重是针对网站关键词排名来划分等级0-10衡量第三方网站欢迎度;PR 值全称PageRank是指划分级别0-10来逐级衡量网页欢迎度
据此搜索提取这8个网站中关于湖北漂流网贴的文本作为原始资料。由于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只支持TXT数据,所以首先将筛选出的921条游客网贴原始资料按分类结果复制到文本文档中,整合成一个“湖北漂流网贴”TXT文件夹;然后将湖北省漂流目的地名称加入自定义词典,对文本文档进行分词;最后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对TXT文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
为确保采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获得网络初始样本后再进行两轮筛选。首轮主要筛选并删除重复和无关的内容,并按年度进行初始分类;第二轮通过电话咨询各相关县市旅游局,核实漂流景区营业情况,剔除信息失误的样本,并按所属地区进行二次分类。两轮筛选后最终保留了2001—2015年有关湖北漂流网贴篇数921(如表2所示),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
表2 按年份地区分类的网贴统计表
同时,为了确保不同时间段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本次词频分析法将衡量指标词频(Wf)界定为词频数(Wq)与网贴篇数(Np)之比,即: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非常重要的结论:自动化革命不是由单一的分水岭事件所组成的,相反,这将是更大混乱的连锁事件。旧的工作会消失,新的工作会出现,但新的工作也会迅速改变和消失。人们需要重新训练和改造自己,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
1.漂流景区分布的时空差异
筛选出的921篇网贴按年份统计如图1所示,显而易见,2001—2005年间网贴数为4篇,占总数0.4%,这与湖北漂流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评论尚未普及有关;2006—2010年间网贴数为48篇,占总数5.2%,这与湖北漂流旅游处在稳步发展阶段、网络资讯逐步普及相关;2011—2015年间网贴数为869篇,占总数94.4%,这与湖北漂流旅游处在蓬勃发展阶段、网络资讯大众化相契合。从表1可以看出,宜昌漂流网贴篇数占比最高,为43.54%,接下来依次是咸宁、荆门、黄冈、随州,分别为14.88%、14.33%、10.75%和9.01%,其他地区占比合计仅为7.49%,表明宜昌、咸宁、荆门、黄冈、随州是游客偏好的漂流目的地。
图1 游客偏好漂流旅游的时间维统计图
为了揭示湖北漂流旅游时空演进规律,我们选取上述三个时间段的网贴数据,对漂流景区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2001—2005年宜昌单级起步。2001—2005年游客偏好漂流目的地多集中在宜昌,宜昌凭借着丰富的峡谷河流资源优势,率先在湖北省开展漂流旅游活动,秭归九畹溪、长阳丹水、夷陵古龙峡等漂流景区聚集发展,表现为宜昌单级发展。
(2)2006—2010年鄂西集聚崛起。这一阶段漂流景区在鄂西地区异军突起,宜昌新增了杨家溪、青龙峡、朝天吼,恩施有神农溪漂流,荆门有鸳鸯溪,襄阳有龙王峡,表现为鄂西集聚崛起,但宜昌漂流仍然一枝独秀。
(3)2011—2015年双极联动发展。这一阶段,除了鄂西地区利用峡谷河流众多的优势不断聚集发展漂流产业,十堰武当峡谷、荆门鸳鸯溪和随州西游记等相继进入游客网络评论的视野,同时恩施清江、宜昌丹水和古龙溪等漂流景区因清江蓄水、业主变更等因素影响退出市场。鄂东地区依托武汉市巨大的消费群体,新开发的对天河、毕升大峡谷、桃花冲、进士河、南天河、腾龙溪、银河谷等漂流景区相继进入游客网评范围。在湖北省境内逐步构建起了鄂西地区以宜昌为中心、鄂东地区以黄冈和咸宁为重点的双极联动发展格局。表3所示的漂流景区网贴篇数排名也印证这一时空演进规律。
表3 网贴篇数前十名漂流景区名单
同时,近三年漂流景区网贴篇数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其中2013年游客偏好前三名依次是九畹溪(占比27.57%)、青龙峡(占比15.68%)和毕升大峡谷(占比12.43%);2014年朝天吼(占比22.58%)替代九畹溪(占比14.29%)排名第一,鸳鸯溪跃居第三(占比14.29%);2015年鸳鸯溪(占比27.45%)替代朝天吼(占比17.32%)晋级第一,西游记(占比14.71%)升至第三,九畹溪被挤出前三甲。这表明游客偏好的漂流目的地由九畹溪、朝天吼等“惊险漂”逐渐向鸳鸯溪“亲子漂”、西游记“主题漂”等转变。尽管如此,“刺激”词频排名持续攀升(表4),表明“刺激”是漂流景区最重要的共性特征(“刺激”不仅仅来源于“惊险”)。
通过挖掘高频词及其变化可以得出基于游客感知的漂流景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这就要对所采集的921篇网贴文本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首先从网贴中剔除漂流景区名词及虚词,然后遴选最能代表游客体验与感受的词。其中动词描述了游客漂流经历(如晒伤、舀水),名词描述了游客漂流的体验与感知(如安全、风景)。此外,为了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有必要把姜汤与姜茶、布鞋与漂流鞋等意思相近的词归类统一命名。据此确定了有关漂流的620个词,最终从中找出具有分析价值且排名前十的高频词(详见表4)。各阶段高频词排序有升有降,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对漂流的偏好特征也发生了变化。
表4 高频词及其词频排序表
表4显示,宜昌单级起步阶段高频词中,“风景”、“险滩”、“激流”、“巨石”和“刺激”表明刚开发的漂流景区多依托风景优美且激流险滩的河道,“翻船”、“受伤”表明这一阶段安全保障不尽完善;鄂西集聚崛起阶段高频词中,“装备”、“救护”、“救生衣”表明这一阶段市场火爆引发高峰期设备供应不足,“排队”入选高频词也佐证了这一特点;双级联动发展阶段的高频词有“刺激”、“好玩”、“防水袋”、“救生衣”和“排队”等,表明漂流景区呈分化趋势,不仅要刺激而且还要好玩,同时二次消费更加普遍,旺季仍表现为供不应求。为了进一步分析湖北漂流景区的特征变化,下面分别从环境、安全、服务、二消、群体等五个方面对高频词进行分类统计。
(1)环境类高频词分析。涉及环境类高频词有“风景”、“险滩”、“刺激”和“好玩”,其中“风景”、“险滩”的词频呈下降趋势;“刺激”、“好玩”的词频呈上升态势并跃居前列。这表明风景资源不再是主导因素,刺激且好玩是游客选择漂流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
(2)安全类高频词分析。安全类高频词“翻船”、“受伤”、“防嗮”、“救生衣”和“救护”等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翻船”词频分别从150%、98%降至65%,“受伤”词频从50%、44%降至38%,“防嗮”从50%、35%降至27%;近年来“救护”、“救生衣”词频尽管有所下降但游客关注度依然很高。表明安全是游客选择漂流旅游的基本因素,游客对安全救援的期望值高,各地越来越重视漂流安全管理。
(3)服务类高频词分析。服务类高频词有“排队”、“洗浴”、“订票”和“抢船”,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订票”词频从0%、18%升至53%,表明游客选择网络订票成为趋势;“排队”词频从25%、85%升至112%,“洗浴”词频从25%、42%升至78%,“抢船”词频从25%、32%升至61%,表明游客排队等待漂流和洗浴现象在漂流景区常见,旺季还出现抢船等问题,需要采取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游客管理来解决。
(4)消费类高频词分析。游客在漂流景区经常发生二次消费,这类高频词有“水瓢”、“漂流鞋”、“姜汤”和“防水袋”。“水瓢”词频从50%、47%降至33%,说明漂流船采取了自动排水技术革新,游客不再特别需要购置“水瓢”来完成排水;“漂流鞋”词频保持在50%左右,说明漂流鞋依然是游客二消的必需品;“防水袋”词频(0%、56%、120%)和“姜汤”词频(15%、38%、45%)呈上升趋势,表明姜汤是游客漂流中用来解渴暖身的购买品,游客携带零钱二次消费或携带手机拍照的意愿越来越强。总体来看,游客漂流二次消费呈上升态势,这有利于带动当地居民就地就业与脱贫致富。
(5)群体类高频词分析。这类高频词有“女生”、“老人”、“小孩”和“亲子游”,表明近年来参与漂流的市场群体越来越丰富。其中“女生”词频从25%、34%升至61%,“老人”词频从0%、15%升至43%,“小孩”词频从0%、40%升至63%,表明女性、老人、小孩参与漂流呈现上升态势;“亲子游”词频从0%、44%升至105%,“自驾游”词频(95%)进入前十(排名第7),说明家庭亲子游愈加火爆。鸳鸯溪和西游记景区突破惊险刺激的常规做法,突出“好玩”并主打“亲子漂”和“主题漂”,与朝天吼等“惊险漂”类景区共同瓜分市场份额。
1.研究结论
(1)游客对湖北漂流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偏好具有明显的时空演变规律,2001—2005年为宜昌单级起步阶段,多依托自然风景和激流险滩河道开发漂流景区;2006—2010年为鄂西集聚崛起阶段,市场需求火爆引发漂流设备供不应求;2011—2015年为鄂西与鄂东双极联动发展阶段,漂流景区呈刺激和好玩分化趋势,二次消费更加普遍,旺季仍供不应求。
(2)风景资源并不是影响漂流开发的主导因素,刺激才是游客选择漂流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安全是游客选择漂流旅游的基本因素,游客对安全救援的期望值高,各地越来越重视漂流安全管理;服务是影响漂流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游客排队等待漂流和洗浴甚至旺季出现抢船等影响着服务质量,需要采取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游客管理来解决。
(3)漂流景区二次消费持续增长,漂流技术革新改变了二次消费内容,但姜汤、漂流鞋和防水袋依然是漂流二次消费的重要购买品,这些都是老百姓容易直接参与的服务项目,这有利于促进当地居民就地就业和脱贫致富。
(4)游客对漂流旅游的偏好不再单纯追求惊险带来的刺激,富有趣味的体验性漂流同样受到了游客的追捧,朝天吼“惊险漂”与西游记“主题漂”是湖北漂流景区两级分化的代表,漂流群体拓展到更多的女性、老人、小孩和亲子游。
2.相关建议
(1)顺应游客体验消费的需求,改革漂流旅游供给侧,在进一步强化漂流旅游“刺激”特征的前提下,错位竞争、差异发展、主题定位、创新开发,针对特定的市场群体建设更加多样、更富特色、更有趣味的漂流产品。
(2)安全是漂流景区的生命线,旅游安全无小事,务必重视漂流景区的安全宣传、防范和控制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5],提前识别漂流安全隐患源,坚持过程安全防范与监控,注重游客漂流安全教育。
(3)旺季游客集中消费是漂流景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游客现场管理与一线服务至关重要,为此要配套排队、洗浴、救护等设施,合理控制游客流量,科学调度漂流船等设备,按照导览、排队、指纹消费、预警四大功能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标准化旅游服务,提高漂流景区智慧管理水平[16]。
(4)发挥旅游在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的乘数效应,漂流景区集聚大量游客,漂流二次消费项目适宜本地居民参与,为此要构建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经营并实现本土直接就业,既有利于老百姓就地脱贫致富,又有利于实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17]。
[1] Wu H J, Liang R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ite-water rafting experience formation and customer reaction: a flow theory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2):317-325.
[2] Webb R. High Wide And Handsome: The River Journals of Norman D. Nevills[M].Logan: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5.
[3] 唐雪琼,陈岚雪,孙 琳.国内外漂流旅游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2013,3(1):104-111.
[4] 赵 飞,章家恩,陈丽丽.国外漂流旅游研究综述[J].生态科学,2014,33(1):188-195.
[5] 张夏倩.河南省漂流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1-58.
[6] 付业勤,田言付,佟 彬.户外漂流游客体验的实证研究——以虹口自然保护区漂流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81-90.
[7] 旷雄杰.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国漂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6):42-46.
[8] 黄 华,付 磊,明庆忠.我国漂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5):461-463.
[9] 杨 洪,黄 静,李树琪,等.湖南西部地区漂流旅游开发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86-488.
[10] 邓念梅.鄂西地区漂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2):64-67.
[11] 王昱力.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甘南州旅游形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1-36.
[12] 储节旺,钱 倩.基于词频分析的近10年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方法[J].情报科学,2014(10):156-160.
[13] 张 勤.词频分析法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95-97.
[14] 吴 恒,姚冬玲.基于词频分析的“驴友”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J].情报科学,2015,32(11):57-61.
[15] 国家旅游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第41号令公布《旅游安全管理办法》[N].中国旅游报,2016-09-29(03).
[16] 阚如良,杨小平.景区游客的智慧管理体系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6):26-31.
[17] 阚如良,史亚萍,Hsiang-te Kung,等.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4):19-27.
2017-04-24
阚如良,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柳亚尘,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晓燕,女,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6.012
F 59
A
1672-6219(2017)06-0054-05
[责任编辑:都春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