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翌,夏 亮,陆涤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14)
99mTc-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中的应用
虞 翌,夏 亮,陆涤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14)
目的分析99mTc-MDP全身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对39例患者的62个脊柱病灶行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全部病灶均以病理或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比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以及局部显像的效能。结果SPECT/CT可以把断层脊柱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良好的显示出来,且结果均显著高于99mTc-MDP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组(P<0.01)。前者各项值分别为:93.1%、90.9%,84.0%、90.0%、93.4%;后者各项值分别为82.8%、69.7%、52.5%、70.6%、82.1%。结论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脊柱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SPECT/CT,99mTc-MDP,脊柱,全身骨显像
多数临床研究表明,我国约97%的中老年人患有脊柱疾病。全身骨显像通常比平片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但特异性较差[1]。SPECT/CT融合了SPECT和CT,是现在我国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次实验将对其对于脊柱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讨论,并对其进行总结,以便于为今后的诊断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脊柱病变患者39例进行实验(共62个病灶)。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23~82岁,中位年龄56.7岁。纳入标准:患者确诊患有脊柱病变;在全身骨平面显像中浓聚显影;全部病灶均有病理或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结果。排除标准:患者无法完成SPECT/CT检查;随访失联;最终诊断不明确。
对39例患者的62个脊柱病灶行99mTc-MDP 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显像仪器均为GE Discovery670,16排诊断CT,配以高能平行孔准直器。CT扫描层厚1.25 cm,获得的SPECT和CT图像在Xeleris 3.0工作站完成图像融合。
所得出的图像必须由2名专业的医生进行阅片处理,结果由两名医生进行讨论决定。
①SPECT诊断参考标准:良性病变:说明出现了不正常的放射性浓聚区。②SPECT/CT诊断标准:首先是良性,SPECT里面出现非正常的浓聚区,并且这个部位是手术部位或者是增加有过比较严重的创伤,其次,CT检查的结果没有软组织肿块或者是损害,则可以说明为良性;恶性:SPECT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非正常的放浓聚区,而且呈现出放射状,没有经过手术创伤等改变,CT检查的结果发现骨质已经被损害,则可以说明为恶性。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肺癌患者(男,59岁)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图。
表1 SPECT组患者诊断结果
表2 SPECT/CT组患者诊断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组诊断的各项指标预测率均显著高于SPE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组别 n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阳性预测率 阴性预测率SPECT/CT融合显像 62 93.1 90.9 84.0 90.0 93.4 SPECT 62 82.8 69.7 52.5 70.6 82.1
全身骨显像是现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清晰有效的诊断出骨的良性或者是恶性。其本身有相对比较高的敏感性存在,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正确性,需要注意的是,其特异性不是特别显著,特别是对于脊柱单发浓聚的良恶性肿瘤,很难对其进行诊断确诊。其次,不能和退行性改变或者是骨折的良性病变进行比较,因为骨骼的代谢和血液的灌注会使得显像剂都聚集在骨骼上,而一般没有异常的骨组织或者是良性骨很容易出现浓聚,使得SPECT在良恶性病变中的特异性降低[3]。
从本次试验的结果来看,SPECT/CT显像组对于诊断脊柱病灶各项指标的预测值都明显的比全身骨显像的要高一些,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CT在观察椎体病灶自身及周围软组织的形态特征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但是由于CT扫描有自身的缺点存在,例如不能进行全身扫描,导致扫描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现象出现。并且,CT扫描常难以在疾病早期发现病灶,特别是直径小于1 cm的病灶。所以在本研究中,CT与SPECT的结合解决了这些问题。
[1]齐红艳.SPECT/CT在恶性肿瘤患者单发骨骼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30.
[2]王荣福.核医学[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99-107.
[3]王荣福.核医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6-163.
R730.44
B
ISSN.2095-8242.2017.061.12005.02
陆涤宇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