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艳明
摘 要:校本课程是标准教材之外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需要明确目标、重视实用、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善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等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物理校本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物理 校本课程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17-01
校本课程是以所在学校为基础,根据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育特色,在对本校的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对本地的资源进行利用,由校领导、课程专家、授课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与建设的、可以供学生修读的课程。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在新的教育大纲的指导下,融入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的校本课程,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对于一些教育资源不甚丰富的地区来说来说,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一线城市学校也存在差异。笔者以自己所在的中学校本课程的推进中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实用和应试能力为导向。
1 明确目标
课程标准中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由此提出了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我们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把课程开发的定位于结合学科课程的开发、环境课程的营造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目标为: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把物理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课本上枯燥的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动有的放矢,学有所用;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应试教育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是主流的考核方式,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与否,直接决定着其能否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学府进行深造。不过物理能力兴趣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应试能力也会随着提高,是相辅相成的;③由于现在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必然有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也会随机闯入我们的教学当中,这就决定了我们物理课堂是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的,不拘泥于教课本。校本课程毫无疑问是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软硬件条件,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产出的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课程。
2 充分利用软硬件设施
物理是基于生活经验深化而来的一门学科,不能够脱离生活,抽象的讲解概念有时是很难理解的,需要充分的利用软硬件设施。比如,在上速度与惯性的的课程时,我们可以让体育老师来进行现场的指导;上功与能的课程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单双杠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用物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又比如,新时代下,随着科技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迭代,无论是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还是进行教学活动,都需要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当中,把教学与教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提出了要求,需要能够之所出来声音和图像图像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师要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为手段,在校本物理可能的开发上,更好的创造好的学习情境,构建出来试听读写和谐为一体的多视角的物理学习环境。
当然,凡事不能太极端,教育技术和设备也只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它,技术和内容要学会平衡,教师对于课程的深入理解,匹配上先进的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最好的结果。
3 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素材
只有在学生当下的生活中寻找题材进行开发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物理教学的“有用性”,也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生病了输液中的物理知识,为什么水烧开了会冒出来气泡?光通过三棱镜为什么会出现彩色光带?雨后天边为何会出现彩虹?教师在生活当中应该注意有意识的积累并加以应用,这些素材在考试当中占比越来越大。
课堂当中也会产生很多临时状况,也是校本物理教学当中非常珍贵的素材。如在上“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学生分组实验时,其中有一组同学是连接两只小灯泡串联,开关闭合时,两个灯都亮。一个同学调皮把一个灯泡弄破了,他们发现,另外一个灯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更加亮了。我们以这个问题为契机,展开了讨论,让学生们发表他们的观点,也为下面章节电阻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在成体系的教材被引入之后,人们往往容易被教材框住,认为照本宣科的依照教材、教具、图书等资源就可以了,而错过了教学过程当中互动产生的一些智慧财产。其实,这种错误和差错,有的时候是更有价值的内容,比教材来的鲜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把学校所在地耳熟能详的物理资源选入,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物理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学以所用。
4 科学的评价和反馈
教育评价对教育教学活动有重要意义,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发展,起到优化可能的作用。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设置教育评价档案,及时记录下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评价形式应该多样化。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做转化,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在学期末的评价。这时候的评价也有意义,但是课程已经结束了,发现问题,为时已晚,应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实时的给予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和进步的方向。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在课堂上,当学生做出很棒的回答的时候,教师可能随口说的一句表扬的话,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被大大的激发,热情也会高涨。在学生书面作业里,教师也会有评语都是一种正向的强化,会大大刺激和鼓励学生把这种习惯发扬光大,学生的作业也会越来越规范,质量和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分数不是唯一评价的维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小星星、笑脸、鲜花、小红旗、奖章等等象征荣誉的代币,这种评价,能够看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被老师关注,内心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满足,获得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评價的主体多元化,以往来说都是由老师所给出的。而新的课程纲领提倡教学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参与度,让教师、同学、家长都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励,能够更有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