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琪
摘 要:日常生活的公开化以及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背后正是一种政治力量的推动。同时,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都属于日常生活,而生活空间中的公与私从界限明显逐渐转变成最后的交融,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新型家庭结构和社会构成因新的政治心态而在80年代形成了。
关键词: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政治转型
生活空间既有着公共性,也有着私人性,而当生活空间完全由公共领域占有时,那么人的内心就会开始寻求个人领域的私密性。《水与火的缠绵》小说中曾芒芒生活的领域,就显示着公与私的交错,并且最后逐渐成为一种私人化的公共空间。这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生活空间,导致曾芒芒坎坷的婚姻,压抑了她无处安放的自由灵魂。而这种生活空间正代表着“文革”后,新时期到来的一种政治转型,是一种新型的市民社会的崛起的体现。
一、“混响与油彩”①1中的压抑
曾芒芒是经历过“文革”冲击的女孩,知道在那个高压年代生活要保持静默与压抑。而后来她长大后,开始喜欢上了阅读,但这是一种“被谎言掩护的阅读”①3。曾芒芒在周围热闹的生活空间中一直很孤单,“她从来没有抓住过属于自己的东西”①5,而这种空白其实是“文革”后混乱的表现,人们都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中,曾芒芒选择的是寄居于自己的窄小空间内,但连私人化的阅读都是公开化的。而因为曾分地是革命同志,工作非常忙碌,所以他“从来都不深入女儿的具体生活空间”①7,只是给女儿写那种积极向上的、革命进步的信,父女情感、私人信札此时都是公开化的而非小家庭内部的。“在每个家庭之间只砌了一堵单薄的墙,所有的家庭等于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家庭都要主义不发出过分的声音”①9,很明显这仍然是一种类似于集体主义式的生活。“当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到国家与革命的宏大事业之中,日常的个人琐事就总是显得平庸和堕落”①11,而家庭中的生活琐事就是很简单,比如母女间聊感情,比如上厕所却又成为不可公布的私事,公与私的交错像是日常生活的表演,可以隨时切换。曾分地和郝毓秀都强调“妇女解放”,认为在新时代“妇女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不再需要他们养活” ①12,鼓励曾芒芒要自立自强,可一旦和女儿当面谈及个人问题时,自己却又男女恋爱看作是一个见不得人的话题,因为这是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是下流的。从曾芒芒的父母教育她的方式来看,这个家庭是个典型的革命家庭,将生活琐事看做是无聊的,也将任何事情看做是公共的、集体的,因而曾芒芒失去的不仅是私人空间,更是私人化的父母。曾分地和郝毓秀对于她来说,是领导而非生活化的父母,所以曾芒芒特别想有一个像张阿姨一样的母亲对她嘘寒问暖,而不是谈话。
当曾芒芒在处理个人问题的过程中,本来无谓的生活小节被扩大到一种政治道德问题,私人的男女相处被公开化地议论,“她相处了六个男青年的经历,已经变成故事了”①34。在众声喧哗中,曾芒芒也就错过了邝园,而这里面很明显地带有着阶级不等的观念,似乎是阶级斗争的变相。在见爷爷曾分田之前,曾芒芒是个不会住在自己命运的人,少了女孩该有的洒脱与自信,而是被条条框框限制住的无趣之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出现了许多变化,“你可以来一点点无伤大雅的新潮和反叛,你可以在小巷子里寻找一个大胆的裁缝,为你缝制一条标新立异的喇叭裤或者老板裤”①47,可是“所有的变化更多是理论上的” ①47,私人与公共领域还是不存在分明的界限。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异类就是肖克,他要接一个惊世骇俗的婚,没有传统的宴席,只是“喝茶,吃糖果,嗑瓜子和说话”①55,这个婚礼以及肖克本人的形象、行为,都像是一个宣告:私人生活可以由自己支配,不必迎合公众的看法,这就把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做出了明显的区分。
二、私人生活领域的开放
对于曾芒芒来说,掌握命运就是在关键时刻主动开口说话,但是这种命运可能早有预兆,即“曾芒芒与高勇的关系,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别决定了”①46。而有一天,高勇来到了曾芒芒的单身宿舍,闯入了她的私人空间,于是男女间就开始了恋爱。去电影院时,“在所有与他们同时进入电影院的陌生人的意识中,都会把他们当做情侣……他们将在电影院划出一方无形的空间,属于他们共同所有”①62,曾芒芒和高勇之间形成了由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蜕变,之后他们又以情侣之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私人从舒适的卧室走出来,进入沙龙公共领域”②50,曾芒芒走出了那间狭窄的单身宿舍,开始了她自己的社交活动。但是,初入丰富的社交生活时,芒芒也有自己的困惑,比如她发现了即使是在公共领域和朋友谈着话,每个人也都有隐私,有想维护的私人领域,一旦你触碰了,人的本能就是变得客套、疏远,似乎是将你赶回公共领域,比如曾芒芒和常生远之间。在谈及常生远对高勇的看法时,很明显曾芒芒的提问让常生远感觉到私人领域被侵犯,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于是常生远选择滴水不漏地为高勇说好话,这导致曾芒芒和常生远之间陷入了“客气的虚假和冰冷”①68。
高勇和曾芒芒的恋爱,正如她所说:“平淡无奇的连她自己都有气无力”①57,两人连一起走路,都走得光明磊落,防止受到任何阴暗的猜测。而到了见双方父母的时刻,两人也是“清醒理智,彬彬有礼地交换了意见”,“他们都感觉得出这种交换的公平合理,同时又感觉出了一点公事公办,明码实价的尴尬味道”①73,于是他们的私事又再次变得公开而合理。结果,母亲郝毓秀的一番话又彻底地将这份小心翼翼的爱情跑到了大而无边的政治阶级上,“世界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①77,而父亲曾分地的一贯态度,也让芒芒不理解,“在家里都要严格地划分男女界限,连女儿的事情,都要回避”①79。其实这个家庭在处理琐事时就已经把公与私区分地十分清楚了,但是一旦涉及重要问题时,又再次打破了这个界限,也就是说“这种内在的私人主体性一直都是和公众联系在一起的”②53,正如曾经的新潮者肖克,在婚姻后也再无私人空间了,生活磨灭了个性,每天的生活困难让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放弃了自己的“私想”,融入了公共瞩目下婚姻该有的节奏。高勇和曾芒芒的婚后生活也便是这样了。
三、看不见的硝烟
时代前进,“社会治安的确是空前地混乱,人们开始怀念50年代的淳朴风气,也怀念“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精神纯洁”①120。因此公共领域更是涉猎广泛了,而曾芒芒与高勇的婚姻正是一件非常严肃和非常公共的事情,“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完整细胞,社会对于家庭是有家要求的”①134,135。但是对于曾芒芒来说,“她不想让她最隐秘的感情被公开”①136,即在她心里,仍希望保留着私人领域。可是此时的社会现状并不允许,“战争潜入了日常的生活”①142,公与私在进行融合。曾芒芒和高勇之间的婚礼,两家人反復强调了私人性,似乎这样草率的婚礼就是公开的了。她与高勇之间相处也时时刻刻保持着一种私人性,家庭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公开的,曾芒芒要求家庭里要有一种天然的笼罩,而一旦说出来了,这种笼罩就不存在了,所以她选择私人地创造这种环境。“窗玻璃碎了,下水道堵了,晾衣架坏了,衣物脏了,这都是家庭生活的日常内容,这是谁都回避不了的”①330,但是他们都逃避沟通,似乎也重蹈着革命家庭的覆辙,不愿意将生活琐事公开化地谈论,宁愿选择逃避。所以当高兰在曾芒芒面前提起高勇没有回家的事,并且教训了芒芒时,她没想到高兰会如此地把可怕的事情全部摊开在她的面前。
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芒芒和高勇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明显,两人最后未公开地达成了一致,“为了儿子,大家把日常的生活秩序还是维持好”①318。夫妻之间似乎没有了该有的秘密想法,一切都是公开化了的,高勇直截了当地透露了他的婚外情,曾芒芒也在风铃事件上透露出她对常生远的丝丝好感。城市飞快地膨胀,农民大量进城经商,公与私的交合越来越明显,个人婚姻中的事儿已经能被拎到台面上谈论了。比如,邝园成为成功人士但是离婚了,大家聚在一起时,毫不羞涩地谈论曾芒芒是他的初恋情人一事,而她也跨越了曾经的束缚,与邝园发生了一夜情,并且从打扮开始,彻底放开了自己。高勇也抛弃了以前的崇高理想,出门经商了,而他们之间却越来越相敬如宾,掩盖着所有的问题。“都市化的进程可以说的社会生活在公与私方面不断地两极分化的过程。值得重视的是,公与私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如果没有私人领域的保护和支持,个人将会陷入公共领域的漩涡之中”②146,人们都不断地徘徊在公与私的边缘,时而为公时而为私,其实在私人领域的核心地带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公共领域促使两者的交融了。
四、结语
在曾芒芒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交错,即生活空间出现了公与私的交合,而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政治环境的转型。“公共权威覆盖到私人领域之上,与此同时,国家权力为社会权力所取代”②171,而逐渐会使得国家与省会的分离,产生出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在曾芒芒生活的特殊年代,是文革后的创伤时代,公与私的界限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改革开放迅猛发展,公与私出现了交融的部分,私事被公开化,公开的事反而被私人化,这正印证了哈贝马斯的观点:“产生出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淋浴,这一领域摆脱了公和私的区别。它也消除了私人领域中那一特定的部分……私人集合为公众,管理私人交往中的共同事物”,比如曾芒芒后来与邝园相遇时参加的那场聚会,私人聚集成公众,讨论着各自的日常生活。而在此过程中,“家庭”内部也逐渐伪私人化,日渐公开,社会的力量直接作用与家庭中的个体,比如曾芒芒和高勇后来名存实亡的婚姻,以及高勇的一夜情直接袒露在曾芒芒面前。日常生活的公开化以及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背后正是一种政治力量的推动,也就是说,一种新型家庭结构和社会构成在80年代形成了,同时彻底冲击了“文革”。
注释
① 池莉.水与火的缠绵[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②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