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贵
我一直在思考,对作文教学来说,我们的着力点在哪里?关键点在哪里?
面对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是不一样也不会一样的。所以说,我们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怎么样是一回事,而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往往又是另一回事。作文由于评价的多元,也就很难制定一个标准,形成某种共同的方法,而达到其共同的目标。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找出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呢?回答是肯定的。我认为作文教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是不是喜欢写作。如果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了写作,不管其当下的写作状况如何,也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那么,作文教学就是成功的;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施教,大部分学生变得不喜欢或者害怕、厌弃了写作,不管当下的写作水平如何,也不管采用了什么自认为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如果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施教,不少学生的写作形成了一种习惯,并因为这个习惯的形成,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广泛的兴趣,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全面的提升,那么,我们说这就是作文教学最大的成功。
成功的作文教学,是使学生愿意写作的 教学。
而愿意写作的内在动力又是什么呢?是兴趣。表达的欲望是人最本质的欲望,就像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一样。写作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像史铁生、张炜、王蒙等作家。写作由于兴趣而成习惯,由于习惯而有成就,由于成就而为职业,由于职业而为“语言人生”,而为一种活法。对于这些达到另一种生命境界的人,不能盲目地拿他们对着学生说事。这些人之所以取得“文字游戏”的更大成就,也可能有兴趣之外更深层次的支撑和更隐蔽的底蕴,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兴趣。
兴趣看起来是表面的,但只要我们善于保护,善于激发,它就会变成一种爱好,一种引领个人行动的真正动力。所以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动的引路人,也是一种力量。四川师大马正平教授指出:“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成为写作者,并不一定需要天赋,而需要对写作无比的热爱和追求……文学家郭沫若认为:‘天资、勤奋和爱好是构成天才的三大并列的要素,并指出,在这三大要素中‘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天才在于勤奋,勤奋动力于兴趣。兴趣正是引导人走向写作之路的启蒙者,兴趣更是化育、激励写作者走向勤奋写作,创造千古作品的终身老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天资聪明,也能够进行一定的语言表达,但是由于对写作没有兴趣,往往作文很难过关。我们也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知识丰富、口若悬河的人,同样不能写、不会写文章。总而言之,写作的兴趣在写作训练中是开始,是动力,是成就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和基础。
作文教学中,以高中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刚刚升入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写作的兴趣明显大于高一以后的年级阶段,也就是说,不少时候,不少班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呈下降趋势的。这里当然有课业负担过重,挤压了学生写作时间所致,更为关键的是,陈旧的训练模式,不正确的写作要求,重复而又没有实质内容的规训,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每次课堂作文,几乎都是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中心如何突出,怎样运用所谓的写作技巧,这些让学生懵懵懂懂,对于没有多少写作体验和经验的学生来说大多时候是不知所云的。加上在作文评改中,我们的要求高但空洞无物,学生也大多受到的是批评和挞伐,他们写作的兴趣便会随着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成功体验、没有动力而消失,也就造成学生逐渐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没有兴趣作文,最后抛弃作文,有的甚至酿成终生不再写文章的恶果。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发现和 激励。
在写作中,不管是哪个阶段、哪个年级的学生,他们作文水平的差距往往是比较大甚至是很大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对学生的作文绝对不能一刀切,绝对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应该摸清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准,积极发现他们写作的基本趋向以及对作文的认知和情绪。我们要从学生的文字表达中发现其写作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文章的思路、思想的积累、语言的积累、表达中能不能出新、会不会利用表达技巧、他爱写的内容重点是什么,等等。这些摸清楚了以后,我们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和要求。比如有的可以从其文章思想内容表达上入手,给予鼓励和引导;有的可以从其文章的构思上,加以激励和提倡;有的可以从其个别的文句入手进行激励性点评,给他以写作的信心,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必须以激励为核心,无论学生的写作处在怎样的水准,对写作有什么样的态度,都要通过我们的引导、指点获得写作的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是能够写作、能写出好文章来的。这一点应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这样说,没有成功的发现和激励,就没有成功的作文教学。
其实发现和激励是共同进行的,它是我们教学的一种态度。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遇到问题时,往往要么一刀切,要么要求过高,写记叙文都要具体、形象、生动,写议论文都要准确、深刻、逻辑性强,等等。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做不到这些的,能够做到这些的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学生既没有构思能力,也很难做到深刻、形象、有逻辑等要求,甚至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基本的文章意识。这种情况下,对于眼高手低的我们,一不留神就会对学生的写作失去信心,或者对学生的作文动不动就进行挞伐,或者采用放任自流的態度。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真正没有了希望。所以我们必须带着一种热情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中不断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闪光点,并且逐渐放大,让我们的学生觉得他们的写作是有希望的,这样才能产生写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在写作中不甘落后、人人争先的场面,并在这种场面中取长补短。也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发挥它的效用。
再者,发现和鼓励也要讲究技巧。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期望学生们的作文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看了舒服,看了长精神,可事实上这样的作文是很少的,但我们不能否定,有个别学生的作文能达到较高的水准。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仅仅表扬几篇少有的好作文,还是大面积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鼓励?我的做法是,既对较好的作文进行分析,也对一般的作文从正面做出激励。不少学生的作文在不少时候,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比如构思不巧妙,比如表达不流畅,比如中心不聚焦等。我们如果在评议中仅仅抓住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批评,我敢说时间不长,学生就会害怕作文,厌烦作文,最后放弃作文。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不断加以鼓励、引导,他们才会对作文有信心。作文是靠自悟不断提高的一种技能,不是我们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悟出来的。只有在保证学生爱写的前提下,他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我们的作文教学只能以长磨短,以长抑短,为了保存学生写的兴趣、热度,我们必须采取这种围魏救赵、旁敲侧击、长期浸润、小火慢炖的方式。对于学生写作中的缺点真的不能正面指出了吗?这里也要研究不同学生的承受能力。有的学生写作问题实在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从能写明白开始,能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一个道理讲清楚就好,其他的毛病我们暂且忽略不计,当他在大的方面有了一定的体会和写作经验以后,我们可以再解决其他的问题。我们还必须注意,在解决任何学生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的时候,都应该坚持在鼓励的前提下进行,比如要求把事件写得明白的时候,我们对他个别的构思,个别的用词方面的优点就要加以放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只有在外界、自己认可的前提下,他们才有求完善的信心,才有改正的动力。作文教学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的积极性是第一位的,因为作文姓“写”,学生没有了写的兴趣、写的积极性,就没有好的作文教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来自哪里?来自于我们正确而积极的鼓励。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第二中学;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