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员”到“教练员”

2017-11-09 00:24周华章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情运动员作文

周华章

有人曾痛心疾首地指出:美术老师专于画画,音乐老师善于唱歌,数学老师精于计算,偏偏语文老师普遍不长于听说读写,尤其是写。自己都不会写作,怎么能教学生写好作文?此语虽有以偏概全之嫌,却不无道理。正如优秀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往往更能卓有成效地指导,常写作、懂写作的语文教师也更易教好写作。

一、作为内行的写作者:懂知识,能写作

何更生教授认为:“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写作内容知识、写作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习得、转化、迁移的结果。”写作内容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指作文所反映的事件、事实、名称、态度等,类似于下锅的“米”和“菜”,源于写作者的生活和阅读积累。写作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具体怎么写”的知识,类似于“煮饭烹菜”的厨艺,分为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两种。动作技能即书写和打字,智慧技能主要包含遣词、造句和谋篇三类。可以从文体角度细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体系列子技能,也可以从写作过程维度细分为审题、列提纲、立意、取材、组材、成文和修改等系列子技能。写作策略性知识是关于“最好怎么写”的知识,是作者熟练运用审题、构思、选材、组材、遣词造句以及修改等写作规则,支配作者的写作活动并提高自己作文质量和效率的知识。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每个人所有的行为实践背后都有相应的思想认识的指引。如果能自觉地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往往能提升行为的水平和品质。因此,无论是作为熟练的写作者,还是作为写作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教师都应该透彻地理解并牢固掌握上述这三类写作知识,并能根据写作教学的需要善用各类写作知识,“量身定做”出合适的下水文。

二、作为称职的“教练员”:谙原理,善指导

恰似上场竞技的是运动员而非教练,登台表演的是演员而不是导演,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因而,教师自身具有出色的写作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只是作文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此外,还得具备作文教学的素养。

(一)作文教学理念科学

作文教学之所以被人们视为畏途的“老大难”问题,症结之一就在于过分热衷于“术”——各种各样的方法,而忽略了“道”——科学的教学理念。笔者以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可不形成如下清醒的认识:

第一,作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基本的写作素养的培养。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认为:“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公民的基本素养,作文教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一般公民的日常写作所需要的写作素养。即能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做到文从字顺,言之有物,能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基本的写作方法,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是的,我们不宜随意拔高作文教学的要求,奢望能培养出鲁迅、莫言那样的作家。

第二,作文教学应始终关注学情。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认为:“写作课程应当基于学情,这是变革写作课程的极为重要的取向。作文教学的序列在学生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中,只能在学生的写作行为中去找。”因此,作文教学活动应当根据学情实际确定起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并最终根据学生的收获判定教学的成效。

第三,作文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郑桂华老师主张从学生写作过程和构成作文的要素两个维度改进作文过程指导。笔者曾进行过“以过程化训练优化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即从宏观视角构建作文训练的序列,从中观維度规范一次作文从写前到写后的完整过程,从微观层面设计好不同课型的教学范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应当悦纳那些深入人心的共识性教学观念,并用以指导和改进作文教学实践。比如“让学生爱上写作文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厚积薄发是作文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

(二)作文教学过程扎实

1. 教学设计合理。

优秀的作文课无不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为前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我想领着学生到哪里?这其实是在考虑整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三种功能,制约着教学过程、方法和课堂活动方式。根据“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的共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且应当在一段时间内前后相连,稳步推进。在表述每一项目标时,句首都应暗含“学生能”三个字,以提醒自己,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当然,每一项目标都应针对大多数学生,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过高的目标容易曲高和寡,过低的目标则意义不大。

(2)上课前我的学生已经在哪里?这显然要求教师自己准确把握学情起点。陈隆升博士主张:“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其内涵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和基础性经验探查两个方面。”教师应通过作文分析、个别谈话、提问反馈等方式,精准掌握学生关于本堂课作文训练内容的基础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

(3)我如何帮助学生到达目的地?一节课40—45分钟,不可能做太多的事情,为此,除去开头的导入和结尾的总结,中间的主体部分以二三环节为宜。这些环节宜按照由易到难的内在逻辑性逐次展开,前面的环节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每个环节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有所变化。此外,在教学目标清晰的前提下,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应有大致方向且留有足够的空间,不宜设计得过于细致,以免为了匆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影响了生成。

2. 教学实施灵动。

教学设计虽然预设了课堂教学的流程和走向,但教师应当能根据上课时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作文课堂教学的灵动体现为三类:一是教学机智,即以教育智慧灵活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以保障既定教学任务的顺利甚至更好地完成;二是灵活增删,即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水平增加或删减所预设的教学内容;三是相机调整,即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思路,更换教学素材等。

3. 教学评价科学。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对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有如下三类:

(1)评价学生。即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分析学生作文、个别面批谈心等方法,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实际收获等。如为了评估学生每次作文的水平,我们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们不仅每次都从中心、结构、内容、语言和卷面等常规角度予以评价,还要着重分析每次核心目标(即训练重点)达标的情况。这两大方面各占一半的分值。

语文教师不仅要像体育裁判那样能准确地判定学生作文质量的优劣,还要像教练员那样教会学生掌握评判策略,并逐渐形成修改升格的能力。为此,要将评价和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们渐渐学会内行地自我评价和修改升格。

(2)评价自己。即教师总结自己在作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借以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也可以借助一些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比如: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达成情况如何?学生实际收获怎样?教学环节设置合理吗?每个板块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还有哪些改进之处等。

(3)评价同行。即在听课之后,对其他语文教师所执教的作文课进行恰当地评议。裴娣娜教授主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及特色五方面建构教学评价的要素标准。我们完全可以借以科学地评价作文课的优点与不足。

总而言之,作为内行的写作者,教师应该牢固掌握必备的写作知识,并能自觉运用,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身为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能在综合考量教学目标和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开发出恰当的教学内容,努力帮助学生在稳打稳扎的有序训练中悟法得法。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529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情运动员作文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