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浩
[时间:2016年11月
地点:深圳市龙华新区潜龙学校八(1)班]
一、一个人物,多个特点
师:今天这节课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一个人。我想了一下,若写咱们共同熟悉的呢,最好选择咱们的科任老师。好,我随便采访一下。请你站起来,如果让你来选择写咱们的某一科任老师的话,你会写谁?
生:王老师。
师:王老师。请坐,你呢?
生:就写你吧!
师:写我?
生:是啊。
师:我们就有几面之缘,我计算了一下,大概不足5次。
生:没关系,因为对你印象比较深刻。
师:那么你呢?
生:我也写你。
师:你也写我,是吧,你呢?
生:我选择写王老师。
师:最后一位,由你决定到底我们要写谁。
生:写王老师。
师:好!那我们就来写王老师。其实让我来写的话,我也会写王老师,因为你们对王老师显然要比对向老师更熟悉一点。哪一位王老师?
生:哈哈,王俊珍老师。
师:王俊珍老师,我特别羡慕她。一谈“王俊珍”三个字,你们就笑开花了, 很幸福哈。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要写王老师?想一个理由。
生:人好。
师:人好,这比较宽泛。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她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
生:爱笑。王老师笑容很独特。
师:笑容很独特,爱笑。好了,我先把它記下来。除了爱笑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呢?
生:王老师有一个经常做的动作,就是要夸赞别人的时候,总是要竖大拇指,有时候还要再绕几圈,同时脸上有特别兴奋的表情。
师:她还说出了细节,喜欢夸奖人,爱赞美人,说的更具体点就是喜欢夸赞学生。还能不能发现王老师身上其他的特点?
生:王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
师:工作认真负责。他已经转移到其他的角度了。前面是对学生,现在是对工作认真负责。还有没有要写的呢?
生:我觉得王老师执着、和善。
生:王老师有酒窝,而且她很有文化。她经常脱口而出很文雅的句子。
师:我特别羡慕王俊珍老师,学生就跟数家珍似的,爱笑、爱夸赞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善、执着、有底蕴。好,看黑板。假如我们在一篇文章里面要写六个特点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就会显得有点多,描写起来过于分散,导致特点不鲜明。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写得不详细。
师:对!过于零散会导致在描写时不详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减法,老师只想在这中间保留两个特点。那么第一个应该会删除什么呢?你删除哪一个,来说一说。
生:我想删掉“和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特点太广泛了,我觉得,所有老师都会让人觉得很“和善”。
师:我们做老师很幸福啊,所有老师都是很“和善”的。好,我们把“和善”先去掉,因为这不是王老师最鲜明的特点。接着删除第二个, 你来。
生:我觉得要删掉“认真负责”。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几乎每位老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
师:请坐。好啦,还要删除两个,你来删吧!
生:我觉得应该删除那个“有底蕴”。因为我觉得学校里的每位老师都很有实力,都非常 厉害。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有不同意见,好, 你说。
生:有底蕴,这是一个人的特点,感觉它应该是明显区别于其他老师的,所以我认为不用删。
师:其实有底蕴的老师不多,但是我感觉大家可能在写这个方面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困难。有困难我们也不写它,删掉也是明智的选择。现在只剩下三个了。越到少的时候,我们在删除时就越要谨慎。“爱笑”“爱夸赞学生”“执着”,只能保留两个,你会删掉哪一个呢?好,这位男同学。
生:爱夸赞学生。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般老师碰到比较优秀的学生都会夸赞啊。
师:这句话不太准确。我是碰到所有学生都会夸赞,王老师肯定也是。他说要把“爱夸赞学生”删掉,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删除“执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执着”不算特别鲜明,但王老师“夸赞学生”是很有特点的。
师:“夸赞学生”是王老师最大的特点,这位女同学持这样一个观点。好了,现在,在这两个意见上面出现分歧了。一位要删掉“执着”,一位要删掉“爱夸赞学生”。我们要一锤定音,好,最后一位同学,你在这两者中间要做出一个决断, 来吧!
生:我还是决定删掉“执着”。
师:为什么?
生:“执着”,稍微有一点难写。“爱夸赞学生”比较常见。
师:你们觉得呢?行,那我们就把“执着”去掉吧。现在我们黑板上只剩下两个王老师的特点了,一个是“爱笑”,一个是“爱夸赞学生”,但是,空口说无凭啊!我特别佩服刚才有个女同学,她说了很多细节。能够抓住你喜欢或者尊重的人的细节并说出来的人,才是让我很佩服的人。
二、多件事情,一条线索
师:大家刚才说了很多王老师的特点,特别保留了王老师的“爱笑”和“爱夸赞学生”。能不能举出一些我们跟她相处时发生的事例来证明,她的确是爱笑的、她的确是“喜欢夸赞学生”的。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生:王老师不管好学生,还是成绩并不是特别好的学生都会夸赞。比如说,你这一次进步了,或者说你经常不写作业,但是这段时间作业交得很勤而且完成得不错,王老师都会表扬。endprint
师:刚才一下子讲了那么多事儿,能不能讲一件你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
生:比如说每周评“日记周之星”。有一位同学平时表现不怎么好,但是有一次,老师觉得他的日记写得有进步,为了鼓励他,老师表扬了他,并把他评为了“日记周之星”。
师:我明白了。我把“夸赞日记写得不太好的学生”作为素材写在黑板上。好,请坐。谁来继续说一说。
生:上课的时候有些人不喜欢举手,但他如果举手,老师就会眼睛里透着喜悦,然后看着他。在他发言后,老师还会使劲儿表扬他。
师:王老师喜欢在上课时夸奖积极思考、积极举手的同学。她关注到一个非常好的细节——用目光来夸奖,很不错,“夸奖举手的同学”(板书)。好了,第三位,这位女同学。
生:老师给我们上《老王》那节课的时候,有同学说,老王“嵌在门上”,为什么要用这个“嵌”字呢?我就在下面很小声地说,没有力气,老王没有力气。老师说对,然后对我大加夸赞。感觉王老师当时很兴奋,就像是考上大学那样子的 感觉。
师:哈哈,这位女同学把当时的场景描绘得非常生动,而且还说了她自己心里的一些感受,“像考上大学的感觉”。好,这个应该怎么概括呢?应该是“夸奖回答问题有见地的学生”。如果继续说下去,可能还会有很多关于王老师喜欢夸赞学生的一些事例。我觉得写王老师“爱笑”的事例,可能比较难写。你们能够在短时间里面回忆起来王老师比较爱笑的场景或者一些事件吗?我发现这个男同学应该是王老师的贴心粉丝哈,一讲到王老师就特别兴奋,你来。
生:就在刚刚,王老师看到我们这边讲得很有趣,就笑得很開心。
师:微笑着看学生上公开课。这孩子真机灵。好啦,“微笑着看学生上课”(板书)。好,第二件事例,后面这位戴眼镜的小帅哥,你来。
生:王老师的爱笑就体现在,每当她上课,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基本上都是保持微笑,也总是很平静地说“上课”。
师:王老师不仅喜欢微笑着看大家上课,而且喜欢微笑着上自己的语文课。好,“喜欢微笑着上语文课”(板书)。我们能不能稍微把角度换一下,有没有在非上课的时候也能看到王老师笑的?那位小女生,手举得特别高,你来。
生:有的时候,有些同学会去王老师的办公室谈心,然后聊着聊着,老师就会突然笑了 起来。
师:明白了。谁能帮我概括一下,这是王老师什么场景下的一种微笑?
生:课后。
师:课后就太普通了。
生:日常生活中乐观的微笑。
师:乐观呢,又太虚了一点点。“聊天时候的微笑”,是不是?交谈有的时候显得太正式了,你有没有觉得呢,聊天很随意,随意的时候都能够保持一种微笑,那说明王老师已经甜到每个同学心里去了。好,那我们可以说是“喜欢微笑着聊天”(板书),还要不要往下写?
生:不用了。
师:为什么不用了?你来。
生:因为,因为老师在黑板上写不下了。
师:黑板写不下了。(笑)有没有更充分一点的理由?
生:事太多了,写不好。
师:事太多了写不好还是写不完?写不完,写多了反而也不好,是不是?三件事情就够了。好了,孩子们,实际上刚才老师在听你们一件一件地讲“王老师爱笑”,包括“王老师喜欢夸赞学生”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受:做王老师这样的老师特别幸福,因为孩子能够牢牢地记住老师的一些非常具体的细节。被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是做老师最幸福的一件事情。我替王老师谢谢大家。祝福你们,也祝贺你们拥有一位非常好的王老师。好了,刚才在听你们讲王老师优点的时候,我突然间隐隐约约地发现大家能深深地记住王老师,绝不仅仅是因为她爱笑,爱夸赞学生,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有点难度,看谁最先发现。好了,这位男同学。
生:王老师待人平等,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分好学生和坏学生。
师:他说是待人平等,那我们这六件小事里面有贯穿着待人平等吗?
生:有。
师:有,但不明显。现在我来告诉大家,你们真正喜欢王老师的原因,是王老师对大家有一种无微不至的,平等的关爱。真正能够把六件事情串联起来的,就是王老师对大家的这种关爱。老师想让大家把这六件事情写一下,但时间有限,我们每个小组选一件事儿。在写这六件事情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必须要牵涉到的,你们说是 什么?
生:关爱。
师:好,五分钟的时间,开始。
(学生写作五分钟)
师:好,请大家停下来。本来是想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但是我看大家写得非常投入,不忍心打断大家,就多给了大家一分钟时间。现在我们哪位同学愿意来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读)
她的微笑总是挂在白皙的面孔上,无论在什么时候。上课铃响,她脸上的笑容伴着轻快的步伐出现在我们面前。“起立,老师好!”我们拖着长音百无聊赖地望着老师。要是换成数学老师,还指不定要怎么数落我们呢,但老师依旧是那么和蔼可亲地望着我们,仿佛视如己出。
师:很具体,很生动。“微笑着看着孩子们喊起立”和“微笑着看学生上课”,有一点点差距。把内容稍微更改一下,换一下。来,下一组选一位同学读一下。
(生读)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此时,语文老师亲切地走了进来,和气地跟我们说背什么什么。我们背完,她就微笑着打开了课件,仔细地,仔仔细细地,跟我们讲解课文的内容,每问到一个问题,她那微笑就更平静,更加动人了。每一个回答完的同学都能感觉到王老师内心的激动,此时的微笑已经从平静变成热烈了。
师:这是在写上课时候的一种微笑,而且把王老师对学生的那种关爱通过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不错。来,大家听一下他写的,“喜欢微笑着聊天”。
(生读)endprint
一下课,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教室,直奔王老师办公室。王老师正在改作业,发现我来,一下从改作业的严肃脸庞,切换成一如既往的笑脸,眼睛都笑得弯成了一个月牙。她起身,和和气气地问我:“你来这里干什么?”我说:“我来看看王老师在做些什么,关心一下呗。”王老师笑着走过来拍着我的肩,把我扶到沙发上,开玩笑地说:“有这么好心吗?”
师:有几个细节让我特别深刻。第一个,笑得跟月牙一样;第二是“把这位男生扶到了沙发旁边坐下”。非常体贴,非常温暖。那么这一小组 谁来?
(生读)
王老师喜欢夸奖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举手,她一准会特别高兴。当你说的那句话一语中的的时候,王老师就会说:“哎呀,你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手上因为兴奋还会加上动作。对,就是这样,极其激动的语气似乎要把人捧上天一般。要是你说错了一些,又或是你说不到点上,王老师依旧会表扬你,“你说得不错,不过还差那么一点。”然后去详细地给你纠正错误,特别温柔的语气像在跟自己的孩子说话一样。
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跟学生说话,言下之意,你们就是她的孩子。多好的老师!读得非常好,也写得非常好。
三、一个意象
师:刚才老师提醒大家在文中要把情感流露出来,实际上,你们在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来了,也写得很好。那么今天老师呢,想教大家一些难一点的东西,看能不能够找一个非常具体的事物,来承载着老师对我们的那种关爱。今天开课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她讲到的是什么?酒窝。还有一位同学好像讲到了目光。这都是从王老师身上发现的。这让我联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他抓住父亲的背影来揭示父亲对我的爱。在我们和王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大家熟悉的一个物件,也可以承载着我们跟她之间的情感,例如我们学过的《羚羊木雕》《阿长与山海经》。还可以继续思考,在我们和王老师之间交往的过程中,有没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某一处景物,可以记下她关爱你们的那些瞬间,例如流云,天上一朵云彩,晨光里的灯光,深深的一抹绿,等等。也就是说,王老师对大家的爱,能不能找一个非常具体的东西承载起来?你来。
生:笔,写字的笔。考得好的时候,王老师会送我们一些笔。
师:哦,在这个事情里面都可以贯穿,是不是?
生:是,还有书签。
师:还有书签。笔和书签,是具体的事物了,好,你来。
生:老师办公室里的那把扇子。那把扇子是需要一个东西立着它的。我们比较顽皮,每次去她办公室就会把它拿下来,但是放又放不上去。老师说没关系,你放那儿,一会儿我来吧。
师:看到扇子就像看到王老师,捏着扇子就好像拥抱王老师,是不是?非常好,请坐。刚才我们更多地是从老师身上的某一个特征,或者老师的某一个具体事物来揭示王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下,有没有某一处熟悉的地方,留下过王老师跟你之间的那种真情故事?来,你来。
生:我们学校的生物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七年级的时候,她带着我们全班去那边观察,看到了什么事物就让我们写下来。然后让我们在玩中学到怎么写作。
师:最后稍微难一点点的,有没有某一处景物,也可以代表王老师跟你之间的那种真情或者她对你那份沉重的爱呢?这个是高难度的了。
生:7点半的灯光。
师:7点半的灯光,很诗意。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一次,我作业没写好,然后被老师留到了七点半。七点半我离开的时候,回頭看了一下,王老师办公室那个灯还亮着。
师:刚才这个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当我们选择这一些能够承载着王老师特殊情感的具体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标题就耳目一新了。例如“7点半的灯光”一定能够入理,好,你先请坐。还有没有同学能够快速地想出一个特别有诗意,有味道的,又能承载着王老师对你们那种爱的题目来?
生:路边一束美丽的鲜花。
生:深夜的夸赞。她QQ动态有时会发表一些她眼中认为这些人怎么样的文字。
师:这个深夜,很有意思。好了,我把它的顺序稍微调整一下,“夸赞在深夜”。好了,刚才这位男同学,你站起来,我们这节课马上结束了,我想让你用两三句话描述一下,你印象里面非常深刻的7点半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要把王老师对你那种爱描写出来。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助他想。如果是写7点半的灯光,你会怎么描述呢?你说一段我也说一段。开始,是你先来,还是我 先来?
生:老师,你先吧!
师:行。这里面有一个题目是“晨光里的灯光”,是我女儿写我的,她写我早上起来读书的样子。然后中间呢,我曾经教她这么写过灯光:“每当我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朝书房那一角瞥去,我总能看到在暖暖黄黄的灯光下爸爸的影子。那暖暖的光照在爸爸的脸上,照在爸爸的身上,也照在了我的身上。”仿照例句,你来说一下关于王老师的“7点半的灯光”。
生:回头看,那朦朦胧胧的灯光下闪烁着一个朦胧的黑影。那个影子在抖动着,仿佛在奋笔疾书……
师:好,请坐。只要在我们文章的六件事情里面,巧妙地点到你题目里面那个意象,它就有特别的含义了,就已经承载着王老师对你的爱,包含着同学们对王老师的爱和感激了。好,大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回去后写一篇王老师的文章。会写了吗?
生:会了。
师:好了,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谢谢你们。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教育科学研究院;518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