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迎春
摘 要 “国际结算”作为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讲授国际贸易中货款结算的知识。课程的讲授方法因不同的教学目标导向而不同,“国际结算”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涉外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是适应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需要的。如何在强调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下,合理地利用好双语教学模式,有效地控制课程双语教学的环节,需要对课程双语教学的边界进行准确定位,对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
关键词 应用能力 国际结算 双语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55
The Optimiz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i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Enhancement
YANG Ying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
Abstract As one cor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mainly deals with the knowledge of paymen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eaching method of course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teaching goal orientatio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is a strong application foreig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bilingual teaching is to adapt 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goal.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rationally use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ilingual teaching link, need to position the accurate boundary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o optimize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application ability;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ilingual teaching; optimization
国际贸易活动中,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货物和货款,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货款的安全高效的结算都是一笔成功的贸易的关键。在中国这个贸易大国中,很多高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培养定位一直主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贸易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国际结算”一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其围绕国际贸易环节中的货款收付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国际结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国际货款的支付和收取,最终能上升到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定位和“国际结算”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的要求,本科阶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国际结算”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拓展能力。[1]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涉外专业课程的常用教学方法,目前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对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各种客观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何合理地对“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边界进行科学的定位,将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发挥出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而避免这种教学形式带来的弊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1 “国际结算”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与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结算”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已经经历了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少学者名师都不断地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丰富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提升其教学效果。但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的发展更新非常快,需要紧跟实践需要来教授相关内容。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结算的实践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以英語操作为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的内容和原理,涉及到操作都必须要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首先,国际结算的规则的制定所用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从贸易术语到UCP、URC等不同的结算规则都需要掌握专业英语才能理解其含义,做到熟练运用规则;国际结算中使用到主要结算工具汇票、本票和支票都是英文的形式,票据行为的处理也是英文方式表达;国际结算的方式中的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的操作中都是使用英语;结算中涉及到的相关单据都是采用英语的形式。总结而言,结算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掌握英语的表达。其次,实践操作中与客户的谈判沟通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语言还是英语,其中关于结算部分的内容确定,最终必须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需要掌握每个表达和缩写的准确意思,才能做到熟练和灵活应用。无论是作为贸易的进口方还是出口方,能够最快地反应出不同结算方式对自己的风险、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就要做到对相应的英语表达熟练于心。所以,“国际结算”这门课程的教学,从最终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角度而言,必须采取双语教学的形式,中文讲解课程相关基础知识,英文表达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其既能掌握和理解结算的知识,又能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迅速过渡并上手。endprint
2 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双语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其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各种课程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国际结算”作为一门涉外课程,在很多高校都开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情况下,都存在对双语教学模式认识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导致课程实行双语教学不仅没有提升实际教学效果,甚至对课堂教学的控制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和错误的导向。
2.1 过分强调英语的学习,弱化了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
学校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其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的同时得到提升。但是在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过于强调英语学习的情况,其中包括讲授知识时,越多采用英语教授越好,学生学习、回答问题以及完成作业中越多采用英语越好,甚至部分老师,将专业课的教学课堂演化成外语课的教授,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做的直接弊端是:一方面让部分外语基础弱的同学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变得非常吃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时过于在乎语言的知识,而非专业的知识。以“国际结算”课程来说,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表达,托收就是COLLECTION,虽然在英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意思,但是专业的表达就是这样,学生需要的是掌握这个专业的表达,过渡的语言知识的解读一则使教学目标偏离,二则降低了教学效率。从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国际结算”课程本身的学习还是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目标,其应用的需要只对专业英语的表达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具体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未来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简单来说,学生掌握了结算的相关专业英语,其在贸易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就可以得到保证,而外语能力的提升则主要应该是在其他课程中训练的。
2.2 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难以形成规范合理的条理和节奏安排
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中,老师可以按照一种语言方式授课,只要集中精力安排课程进度,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等。但是在双语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因为双语的表达,导致授课条理和节奏受到影响。因为教师需要兼顾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安排教学进度和重点难点时,分配课堂时间上都受到了制约。就“国际结算”这门课来说,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前提下,教授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论知识等适当弱化,在操作流程讲解,案例分析讲解,实践模拟讲解上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专业术语表达、流程讲解中的专业知识、单据内容的讲解应当以英语为主,毕竟这些在实务操作中都是全英文的面目出现的,同学们在学习中以英语的方式来理解和领会,到实务操作时,便可顺利接受和过渡。对相关规则的解释、案例的讲解分析时可采取中文讲解,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也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部分教师难以做到合理地分配授课时间,同时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模式切换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课堂控制的节奏混乱。部分教师在课前课后没有安排专业英语的预习和复习内容,每部分课程结束,也没有安排适当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和巩固,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问题,而教师却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使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好。
2.3 授课方式单调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兴趣不足
部分教师在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后,并未能照顾到学生因为课堂授课语言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学习压力,完全按照以往的授课方式,只是把授课语言变成中英文双语的模式而已,忽略了学生在听课中的语言转化环节产生的新的学习障碍。尤其是部分老师的英语口语表达效果并非很好,带有较重的口音,或者发音不准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大的冲击。部分同学曾表示因为上课在听双语教学时,无法听懂教师的表达,而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减,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是很正常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教师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同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支持,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教师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专业英语词汇很多,除少量部分在“國际贸易实务”中有涉及外,其余都为新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量很多,很难在课堂上直接消化。如果教师仍然完全按照课本知识教授的方式进行,学生一则在学习理解进度上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很多,教师授课时自己可以熟练自如,但是学生的理解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即便当时能听懂和了解,真正做到熟练掌握也需要其他教学方式加以巩固,加深印象,才能做到真正灵活掌握并学以致用。二则学习时有了难度自然对其学习兴趣是一种打击,所以双语教学反而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 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课程双语教学方式的合理优化
“国际结算”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应当在这一导向下合理界定教学边界,改善教学效果。
3.1 对课程核心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合理规划双语教学时间分配
“国际结算”课程涵盖的专业知识范围广,包括国际结算发展与演变、国际结算惯例、国际结算系统、国际结算工具、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融资与国际结算单据等知识。其中以国际结算工具、国际结算方式和国际结算单据为重点内容,国际结算系统和国际结算融资为难点内容。按照实践的需要,重点内容在实践操作中都是英语的形式出现,所以讲授应当以英语为主,难点内容应当以中文为主。通过合理安排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做好教学中的时间分配,重点和难点内容时间上多分配一些,其余内容适当简化与压缩。如此可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进度与节奏,学生学习时能做到目标明确,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专业英语知识的考察,避免教学效果失真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效果如何,常常因为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关注不够而失真。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教授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掌握情况的考察。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学习中存在困难,学习效果差,但是碍于面子,未必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学习情况。以“国际结算”为例,全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记忆专业英语表达,难免增加课堂听课压力,内容中文听得懂,未必专业英语表达也能听得懂,即便听得懂,也未必记得住。因为教学目标的多元要求,难免从学生反馈的效果信息会产生误导,比如学生说听懂了,不代表其记住了,说记住了,不代表其会应用了。所以,拓展课堂教学的维度,加强课前的预习、课中提问抽查和课后习题练习的专业英语考察,以便及时跟踪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进度和方式。endprint
3.3 采用多渠道、多模式专业英语教授,提高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要比简单学习语言高,通常是不反感的。但是如果教师对教学中双语授课的边界界定不清,授课方式单一的话,难免让学生学习时存在比单纯的语言学习压力更大。所以在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导向下,采用课堂专业英语授课,配套全英文的教材、全英文习题、全英文试卷,提供实践中使用的最新的全英文的单据进行讲解,课程后半程采取实验模拟操作的方式加以巩固。如此一来,从授课的语言、辅助的资料、考察的要求和实践的模拟中都融入了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学习知识的体系是全方位的,接受知识的方式是立体的,学习的热情和效率会大大提高,最终从知识学习到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的过渡也会非常快速地完成。
4 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改进的辅助措施
“国际结算”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而要提升双语教学的效果,除了教师应当掌握足够的教学技巧,改进教学方式外,提供完善的教学辅助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以上的分析,以下對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改进“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提出若干辅助措施建议。
4.1 选取全英文教材,全英文的习题集和配套中文的参考资料
教材的选取和习题集的选取之所以要用全英文,这主要是由于外贸的工作语言环境也是以英语为主,使用全英文的教材和习题,有助于同学在学习中自觉以英语的思维考虑问题,适应语言理解方式。从学习的方法上而言,学生容易在所谓的“双语”教材中避难求易,自觉地阅读和选择用中文的方式去理解,这有助于学习专业知识,却不利于将来的实践能力的提升。选择的参考资料应以中文的参考资料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参考资料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一般是对相关难点、重点的解释和延伸,选取中文的参考资料,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有助于解决相应的问题。
4.2 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采取全英文模式进行,强化专业英语学习效果
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有约束性的要求,形成一定的导向性压力。基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虑,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采取全英文的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形成以英语方式记忆学习和运用学习内容的好习惯,毕竟考察以此为要求;另一方面可不断地巩固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课堂测试应当每隔一个学习专题就进行一次,便于教师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同时提示学生重点学习范围。期末考试的形式以全英文为主,答题可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让学生选择以中文或者英文答题,比如问答题,学生可选择采取中文答题,但是单据制作类的题型的都要求全英文答题,如此都是从实践操作的需要考虑来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4.3 利用实验实训的模拟实务环境,加强学生应用操作能力的提升
实验实训最大的好处在于模拟最接近实践操作的情形,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实验软件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并模拟操作。“国际结算”课程的核心内容中的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和结算单据都可以在实验实训中直接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以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下,自己制作结算工具汇票、支票和本票;模拟电汇、托收和信用证几种结算方式的流程,分析其中遇到的问题;制作结算中使用到的提单、保险单、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等单据。这样可以全方位地以实务操作的形式让学生现行感受到实际结算的工作内容,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4.4 将双语教学的目标与实践操作案例结合,让课程教学贴近实践
无论是双语教学还是单一语言教学,对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通常其知识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变化较快,一则是社会发展、技术更新较快;再则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灵活创新较快。所以简单的知识传授只能使学生明白原理,远远还达不到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尤其是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制于专业知识和语言学习两大目标的约束,学习的压力很大,学校目标更加多元。要切实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将案例不断地融入相应的章节内容讲解,则可以既让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灵活,接近实践,也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放松学生学习时的压力,便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习的热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项目基金:2016年度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63154
参考文献
[1] 张宇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下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经济,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