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学生视学习为畏途”之浅析

2017-11-07 23:04蒋玉萍
新课程·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蒋玉萍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性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竞争压力大,高中生厌学,无自主思考。教师应尊重孩子天性,科学教学。

关键词:教育本质;顿悟;最近发展区

俞敏洪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整的人,同时还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创新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从这个本质来看,俞敏洪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只在做一部分,即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但在人格、求知欲、创新和探索能力的教育方面,中国的教育做得还相当不够。作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及小学生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做得太多太过了,在要求学生达到的学科知识目标上,只有高目标高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发展和智力差异。

一、令人担忧的教学现实

1.被拔苗助长,竞争白热化的小学生

我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考了60分。这份期中测试卷的分值分布是:基础题70分,提高题30分。我女儿提高题得0分。去开家长会后知道,提高题部分全校有近一半学生得0分(四年级学生人数大约有160名左右),但最高分有97分。提高题部分属于奥数类题型,学校基本不讲。

语文93分,最高分97分,获三等奖。相差2分即相差一个等级。

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回来之后,我最深的感触有二。第一,学校在鼓励学生外出报辅导班,是助拔苗助长之风。第二,竞争惨烈。小学抓成绩不可谓不严,老师对成绩不可谓不重视。

2.思维混乱、严重厌学的高中生

期中考试结束后,有家长拿着自己孩子的成绩来找我,“天哪,怎么才20分?我们孩子还在外面上一对一家教呢。班主任老师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呀?”我深觉无法安抚好焦虑的家长。

我还认识一位学生,从幼儿园开始一路请“一对一”家教。幼儿园大班是为了考民办小学,后来为了学得更好,每个学期的新课都提前在假期里先上一遍。就这样学了10年,家长为之付出大量金钱和时间,该学生却没考入普高,以极低的分数进了一民办高中,而其本身早已厌倦学习,痛恨家教。

二、尊重孩子天性,重返教育正途

1.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试错过程

现实中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个问题总想不明白,查阅了公式定理、相关例题,还是不得其解,但突然在一个点上就明白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顿悟”。顿悟的产生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刺激情景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另一个是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构成新的完形[1]。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来源于他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如果一个人不能辨别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就不能学习,学习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2]。

观察一下我们小学生的作业,老师把学习当成了试误,不断练习,找出错误,订正错误,再进行练习,找出错误。这样果真有用吗?若有用,高中教室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听不懂,学不进去的学生了。在学习上,大人们一开始就用尽全力制造孩子的学习压力。成绩从娃娃开始抓起,越小抓得越狠。结果是,会学习的始终处于竞争的白热化地带,不会学习的早早就开始自我放棄。在只注重卷面成绩的成长环境下,这些孩子早已习惯了上课假装在听课,自习假装在学习。在本该自我开始觉醒的高中阶段,却早就丢失了思考能力。

因此,学习不是不断地试误,而需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空间和时间去顿悟。教学不是一味地给予,给予知识、给予正确答案,而是跟学生一起打地基,垒砖加瓦,建造一个知识框架。

2.教学要创设最近发展区,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目标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创设最近发展区,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目标。通俗点讲就是给学生确定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3]。

回到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上来,一份50%学生得0分的提高卷为什么会出现?这是明目张胆要学生害怕数学、畏惧数学,让孩子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提前湮灭。

建构主义的重要奠基人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发端于客体,也不发端于主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动作(活动)的过程之中”,“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既要选择教材、知识、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只有学生被唤醒,对知识有感知,这部分知识才能纳入学生的知识框架中。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知识,将超出学生的感知范围,从而导致无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要能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太大的压力,使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

学生的心智发育及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及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心智发展现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避免对低年段的学生实施“拔苗助长”式的补习,不要对高年级段的学生实施车轮式刷题训练,让学习成为一种苦役,让学生在学习上早早就体验到“习得性无助”感。

如此方能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在求学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
浅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